让生态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绽放

2018-11-30 02:34赵青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渗透方法

赵青

【摘要】音乐学科在生态教育上具有自身优势,音乐学科是形象的、直观的,对学生来讲,最易于接受和记忆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音乐学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通过聆听、演唱、欣赏优秀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生态教育 渗透方法 艺术育人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把形象、观念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采取正确的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对生命的崇敬,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生命和生活。因此,音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著名的瑞士音乐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曾说过:“艺术是由想象、思想和情感构成的,思想熔炼想象,而且赋予想象以形式,而想象使形式充满生机,情感则使思想和想象的产物高尚化,并为它们提供情感色彩。”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教育具有强烈的力量,能够渗透人的心灵,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性格变得高尚优美。可见,小学音乐教育对生态渗透教育具有独特的贡献。

音乐学科在生态教育上具有自身优势,因为音乐学科是形象的、直观的,对学生来讲,是最易于接受和记忆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

一、小学音乐教材中可利用的教育角度

以学科教学渗透生态教育的观点,在音乐教学中是有不同内容的。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从哪个角度、怎样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其实,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中,纳入了生态教育内容,其中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要求:低年级——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祖国的可爱和生活的美好,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中年级——聆听、演唱、欣赏优秀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美和自然美,激励学生大胆表现;高年级——启发鼓励学生借助音乐积极创编。音乐教学内容又包括歌曲、技能训练、欣赏三个方面,它们对于渗透生态教育各有所长。比如:欣赏课教学中,《杜鹃圆舞曲》《春之歌》中展示的生动、直观的春天景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荫中鸟》《牧歌》是对大自然的歌颂。歌曲教学中,保护生态环境,宣传绿化的有《大树妈妈》《郊游》;《小蜜蜂》《可爱的小象》对于教育学生保护动物、做动物的朋友,大有益处。在设计、创编活动中,利用废旧易拉罐,装进豆子或沙粒模仿打击乐沙球,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旧瓶子来敲击出不同的音高,既能巧妙运用各种废旧物品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又可教育学生为保护环境恰当、合理、节约运用做出贡献。这些环节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二、生态教育的音乐教学之渗透

1.情景激趣,自然融入

通过音乐教学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不仅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更为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授歌曲《大树妈妈》时,先让学生重温《春之歌》,富有春的气息的轻盈钢琴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一响起,就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大胆去想,在脑海中勾勒一幅美丽的图景,他们争先恐后地讲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清新的空气,有盛开的花朵,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通过学生所听、所想、所说,创设出心目中美的大自然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教师再进一步以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去感染学生,用充满情意的朗诵,去引发学生学唱的欲望,唤起学生的情感。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音色、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种生态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易于学生接受。

2.多种形式,兴趣盎然

多种多样的演唱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歌唱欲望,音乐课堂和谐乐章自然就会此起彼伏。如温馨歌曲《小鸡的一家》学唱中,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鸡家族中的一员,用不同的音色和恰当的动作及不同演唱形式来呈现此歌,学生从中既学会了歌曲,也懂得了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讲明道理,鼓励创新

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敢于表现,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讲明其中的浅显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海是每位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愉悦,给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从环保角度考虑,全球性的海水污染严重,导致许多海洋生物濒临灭绝,学生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讲述《大海的歌》这一课时,教师可课前让学生搜集被污染的海域境况图片,课堂上告诉学生,是由于工业废水及生活垃圾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危害海洋生物,问学生我们该做些什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们兴奋起来,在明白了道理之后,他们创编了各种形式,如旧曲新唱,呼吁人类保护大海;编排短小精悍的音乐剧来唤醒人类;创编歌谣并用身边的物品(桌子、盒子、纸)及肢体动作、吹气、喊叫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各种创编活动精彩展现,不仅完成了歌曲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4.人人参与,学用结合

儿童是活泼好动的,应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可爱的动物》鼓励学生听音乐分别扮演一种小动物,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成为它们的朋友;《榕树爷爷》在学生明白了植树造林的益处后,让学生参与到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中,争做绿化小卫士;聆听、欣赏《大海摇篮》时教育学生要珍惜、爱护环境,课后向家人多做宣传,人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做到学用结合。

三、音乐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中很多歌(乐)曲都要与当前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如观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成打击乐来模仿音乐中的各种声响及配伴奏等等,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保护生态。

(2)生态教育和音乐教学要巧妙融合:生态教育应在音乐中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不能生搬硬套。相互整合,融为一体,让学生既领会了音乐,又学到了环保知识。

(3)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音乐课不是生态环保课,是在演唱歌曲、听赏乐曲的同时自然引入生态环保教育,把握恰當教育时机短时渗透,不应时间过长,更不能简单地上成生态教育课,以免喧宾夺主。

生态教育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面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的学科课程设置中,尚无单独的一门生态教育学科。因此,在学科中渗透生态教育是学校生态教育的主渠道。学科渗透不仅是开展生态教育的好形式,还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渗透方法
试析生态教育文化平台下情境德育的有效途径
生态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中的运用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试论科技价值观
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简谈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