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体育模块化教学设计实证研究*

2018-12-03 01:09马生来
运动精品 2018年5期
关键词:五年制实验组模块

马生来



就业导向下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体育模块化教学设计实证研究*

马生来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分析五年制数控专业的专业特点、岗位体能的特征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在五年制数控专业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就业的理念,建立体育模块化教学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

就业;导向;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体育模块化;教学

职业学校分为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初等职业学校是完成小学基础上开展的职业教育,目前国内没有初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是在完成高中基础上的职业学校,完成初中基础上的都称为中等职业学校[1]。五年制高职招生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所以五年制高职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据2016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2663所,而高等职业学校为1297所,中职学校共有在校生2114.79万人,占了整个职业学校人数的69.34%,中职毕业生712.23万人,占了整个职业学校毕业生的68.79%[2],中职毕业生已经成为很庞大的团体。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2010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提出:要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3]。然而在招聘过程中,却存在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困境,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求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对于未来从事一线生产的数控专业,体能是其从事未来工作重要的素质,体育素养也是个人素养的一个窗口,面向学生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本文就以就业为导向,分析专业特点、岗位体能特征及与体育课程教学关系,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数控类学生体育教学中渗透就业的理念,对其体育教学的模块化教学体系进行设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机电高职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20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等文献检索工具,检索关于高职生就业、数控专业的体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材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一份高职数控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对机电高职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2015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对高职数控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情况的态度

1.2.3 实验法

随机抽取无锡机电高职数控专业2015级2个行政班级共 84 名学生,将四个数控专业行政班级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2 人;对照组42人。根据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的情况,这两个班的体育成绩相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基本一致,差距不明显。

实验组进行体育课程模块式(包括体育基础理论模块、运动技能模块、职业能力模块)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学周期为两个学期。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就对体育课的认知态度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以保证实验前的数据控制,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1.2.4 专家访谈法

请8位职业教育的专家对体育教学模块化设计进行打分、评价,为整个的流程进行保驾护航。

1.2.5 数理统计法

对搜集回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获取一线最真实的一手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岗位体能特点

2.1.1 数控专业的特点

数控专业又叫计算机数控技术,其着重点在于人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产品营销、设备维护等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从数控专业的特点来看,其主要是进行车间的具体操作,对身体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下肢站立与负重,身体的平衡,上肢的静力、耐力和动力稳定性,腰脊椎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和稳定性,脖子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和稳定性,集体间相互配合的身体感知觉和默契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稳定性,手指的灵敏性等素质能力要求。因此针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的体能特征设计的体育课程具有目的性强、内容细、针对性强的特征。

2.1.2 岗位体能特征

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毕业生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生产管理、机械产品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数控设备安装、调试与操作,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改造及售后服务等工作[5]。具体的可以分为四类:静态站姿与坐姿,动态的变化姿势以及动态全身需要工作的岗位,其每个岗位需要的肌肉工作类型也不大相同,根据这样的肌肉的工作类型,设计了相应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岗位体能模块

岗位 肌肉体能特征 体育内容 静态站姿 腿、腰等静力性耐力 形体、瑜伽、拓展等静力性耐力训练静态坐姿 肩部、腰背肌力量上肢力量、手指的协调能力 办公室健身操、篮球、排球、瑜伽、形体训练、实心球动态变姿 腰腿力量、动作的准确性、灵敏性 足球、篮球、乒乓球、起跑动态全身 躯干力量、上肢耐力 游泳、平板支撑、拓展训练等

2.2 就业观念在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2.1 根据专业的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水平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精神,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的体能和体育知识,根据前面课题的研究成果,用人单位和高职生在对体育素养的认识上存在差异,用人单位不仅看重体育素养里的体能,还看中体育知识以及体育团队精神的把握,因此在设计体育教学时,要注重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数控专业其职业的劳动的特点是思考实验性工作,要求精确度高,不能马虎,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还有的同学从事数控器械的销售,数控企业的人力资源行政等,要求很高的形象,这些都可以通过职业体能课来进行改善。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用人单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主、用得好的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优秀人才。

2.2.2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真理,在就业岗位的选择和体育竞技比赛中竞争更加的明显,如今高职生的眼高手低就业的现状很严重,高职生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有时候害怕竞争,在任何行业中,如果学生害怕竞争就意味着失败,因为在体育教学中要设置竞争性的体育模块,比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一系列的游戏竞赛等,使得学生在一定规则和道德的约束下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为将来有效应对就业的压力打下基础。

2.3 体育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2.3.1 体育模块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专家论证

运用专家法,将基于就业观念的数控专业体育模块化教学设计预先分为三种模块,并对专家论证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最终得出基础理论模块、动作技能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八位职业教育的专家,其中六位认为这种阶段的划分非常合理,二位认为较合理。

图1 体育模块化教学设计图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现代的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知识与运动处方、现代职业病的防治等内容。

动作技能模块:发展学生的灵敏等各方面的素质,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

职业能力:该模块分为多个教学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竞争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2.3.2 体育模块教学的设计流程

体育模块的教学设计要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原则、课程结构,各模块的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逐级达成课程设计的目标。在数控专业的模块设计过程中,请专家对流程的设计合理程度进行论证:

图2 体育模块化教学设计流程与载体

图3 专家对体育教学设计的评价

由图3可知,对数控专业基于就业的体育教学的模块化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价,81.3%的人认为合理,表明本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4 就业为导向的五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实证分析

2.4.1 体育成绩

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学期教学结束后,按照学生体质健康的国家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育成绩的测试,两个学期取平均值,测试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成绩情况 N=82

成绩等级 组别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 人数 % 人数% 人数%实验组 11 26.8 27 65.9 3 7.3 0 0对照组 6 14.6 19 46.4 14 34.1 2 4.9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成绩等级按 100 分-90 分为优秀,89 分-75 分为良好,74 分-60 分为及格,59 分及其以下为不及格[6]。从表2看出,实验组的优秀、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反应实验组的教学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2.4.2 对体育教学的认知

高职生对体育教学认知态度也能反映体育课的评价情况,只有认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和满意程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体育课满意程度来看,调查结果见表3,实验组的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体育课满意程度 N=82

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怎么满意 不满意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实验组 12 29.2 26 63.5 3 7.3 0 0 0 0对照组 7 17.1 21 51.2 10 24.4 3 7.3 0 0

2.4.3 课外活动情况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一定程度上能够课堂的延后效应,反映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程度能够反映学生内部的组合程度,也可以说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内部需求和产生的内驱力,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课外活动的丰富程度进行走访调研时,发现实验组的课外活动的丰富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也明显增加,说明模块化教学对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高了体育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1]唐激华.论高职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2):7-9.

[2]裘文意.多元智能高职素质课程多维开发的视角[J].学术论坛,2007(1):1-3.

[3]刘晓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7(17):11-12.

[4]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99):9.

[5]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11.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J].江苏高教,2012 (4):17-18.

Empirical Study on Modulariz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Numerical Control Specialty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 Shenglai

(Wux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uxi 214028, Jiangsu, China)

2017年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立项课题。

马生来(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五年制实验组模块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