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课堂培育对策

2018-12-29 09:13马兴伟马霞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对策

马兴伟 马霞

摘 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关系到孩子们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外,还需要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强化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人文情怀教育,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对策

学生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同时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关键能力,并且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有着必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面临一些相对复杂、陌生的环境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展现出的能力和品质。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拥有实践创新思维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终生学习意识和高尚的人文情怀,从

而努力实现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一、关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方面。一个人的发展首先要通过这种先决条件从而达到对自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面对各种压力抑或挑战。国之根本是立德树人,只有先对人基本的素质修养进行了培育,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作为发展的核心,不可丢失的是素质修养的核心理念。在这种具有正能量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的初中化学学科也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不断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和人文情怀素养。

二、培育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基于化学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不能被忽视的,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首先要重视初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再只关注学生的表象变化,其次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这种素养,从而使学生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与能力,奠定终身学习意识,成为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以及通过化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或困惑,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运用这些能力处理来自外界的纷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1.培育自主与终身学习的意識

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一种自主学习,那么,在转变的时候首先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其次,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真正有效起来。而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更多的是建立在他们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上。化学教师在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之后,通过预留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交流讨论,从而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在讨论过程中被激发,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对化学知识加以汲取,还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能力。同时,要通过科学家勇于探索的成功事例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好习惯。19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0年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深被无机化学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的成果都收集在了一起。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最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经过不断的钻研探究,他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俗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孔子在《卫灵公》一篇中有说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就是在强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发展和提升。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生活的乐趣就是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可以使个人在飞速变迁的社会中能够逐渐融入,当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后,继而达到对个人潜能的激发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只有具备并形成一定的化学思维,处理实际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如设计合作学习的习题,“寻找代替氯气处理自来水的物质”。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对比氯气处理自来水的优缺点进行讨论,最后学生一致认为氯气处理自来水的优点是“杀菌”“价格便宜”“容易制取”,而缺点是“有气味”,“自来水中余氯对人体有害”“氯气仅能杀菌不能同时起到净水的作用”等等。所以,代替氯气的物质应该有以下特点: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具有杀菌和净水二重作用;三是对人体无毒。又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活动课,把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化学活动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一是组建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为主要目标,内容有游戏、故事会、板报、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猜化学谜语、趣味化学和学习方法介绍等;二是成立互助小组,内容主要兼有学习目的的教育、学法指导、双基比赛等,让优等生与学困生形成一帮一或多帮多的助学模式,互相启发、相互促进。这样,把化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化学知识生活化,学生学习就感觉不到枯燥乏味,而成为一种乐趣。同时,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也在不同程度提高。

3.重视学生的人文情怀教育

初中化学学科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因素,而这种人文情怀主要是指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同时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等。如教学《水》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地球上的冰山、海洋、江河、湖泊那么多,为什么还要珍惜每一滴水。同时,教师也要告诉学生,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人在一周甚至一月因缺水洗不上澡,更困难的人因缺水而无法生活。初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时,更需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绿色教育、健康生活教育、责任担当教育,使学生学会敬畏生命、热爱自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将自己所学真正回馈社会。当然,人文情怀教育的最佳效果就是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必须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意识、生活需要、知识水平等等。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那么他们就会和学生有着共同的语言,同时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比如,在一次课外活动的时,我看到几位同学在学校花池边坐着谈什么,于是我也过去,发现他们在谈论各自的兴趣爱好,我索性就和他们坐在一起,在倾听中发现其实学生的课余时间是那么的丰富,有的喜欢下棋、有的喜欢打篮球等等。这时,其他同学看我在那聊天,都围了过来跟我聊,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也讲得津津有味。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开心的样子,我的心里也增加了几分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就有意识地去和他们沟通、谈心。虽然在上课时我还是教师,但可以感觉到学生与我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开始举手了,平时上课开小差的学生也在专心听讲了。

4.培养学生质疑创新思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化学教师更要做到通过不断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和老师所讲授知识大胆提出质疑和发问,也要时刻保持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尤其在实验的创新改进方面,我们化学教师可以对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进行尝试改进,以达到让学生能够从改进的实验设计当中领会质疑的力量。将指导学生做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如:讲分子的特点时,让学生对分子的特点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通过观察现象,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书上实验仪器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仪器及药品,如在实验桌上放上了糖、注射器、滤纸剪成的苹果,对分子的同一个特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再讓小组派代表上来演示。放开手让学生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最后,在作业的布置上,除了书面作业外,又加了一个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回家后接着探究分子的特点。通过这次修改,课堂实效性大大提高了,不仅完成了预期目标,还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惊喜。如有同学设计将糖放在水中画上刻度线,然后,糖溶后观察水面变化,证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用纸苹果代替装酚酞溶液的烧杯,做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用注射器吸等体积的空气和水,再往里压,证明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态分子间的间隔等,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分子的特点理解更深,对一些日常现象的解释也更准确。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行正确评价并及时鼓励,指导学生动手设计,不断完善自己的设想。

5.设置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问题素养

当前,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初中化学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合作能力,建议教师备课时必须紧扣教材内容,首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探究新知。如讲Ca和Zn元素时,教师随即设置问题情境: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并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推理的空间,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用所学知识作出回答。要求学生从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进行思考,通过了解钙、锌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知道缺锌容易导致侏儒症,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其次,要重视提出问题。伟大的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偏离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运用物质颜色做推断题,物质A和物质B反应生成了一种蓝色沉淀C,物质A与硝酸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D,请学生根据情境描述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两个简单的问题即蓝色沉淀C是什么?白色沉淀D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并要求与自己小组成员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这样既学会了推断题的解法,又复习了前面所学的酸和碱的知识。

总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人才,让每一位孩子有社会责任感、有国家认同感、有国际理解意识,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提高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发展、学会高效学习、进行实践与创新,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路上,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沈翔.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6(29):94-95.

[2]王宝斌.深度学习: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7):49-53.

[3]陈瑞雪,陶秀梅,兰俊耀.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1(6):18-20.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