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思考

2019-01-11 15:1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实验小学邢敬雯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激励性美术课分层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实验小学 邢敬雯

何为差异教学?简言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承认每一位学生的特殊性,正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并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个性方案,以提升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对“差异教学”的呼唤愈加强烈,如何关注差异,营造智慧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美术课上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确保课堂提问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勇于回答

差异教学表现在真正的美术课堂中,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课堂提问”的差异性。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教师的美术教学如果千篇一律,过于整齐划一,势必会出现“偏爱一部分学生,忽略另一部分学生”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也会挫伤少部分学生积极性,令美术教学陷入尴尬境地。实施差异教学,首先应确保课堂提问的差异性,以课堂提问打开差异教学的大门。

学生美术潜能的激发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差异性问题引导。以往的美术课堂提问中,教师习惯于将提问“难度化”,即美术问题往往倾向于一部分程度好的学生,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适合能力强的学生,极大忽视了差生,必须进行优化。例如,在《鲜艳的包装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花花绿绿的漂亮包装纸,让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接着教师进行如下的差异性问题设置:(1)这些鲜艳的包装纸都是为包装什么东西而存在的?(2)这些包装纸有哪些特点?(3)包装纸的图案具有什么样的规律?以上的问题难易程度十分明显。对于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让其回答第一个问题,提升其信心;对于中等的学生,可回答第二个问题,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给予其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机会,这样的差异问题更有利于高效课堂构建。

二、提供丰富多元的美术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习时有所选择

差异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在以往的美术课中,教师所呈现的课堂资源过于单一化、狭窄化,这些学习资源由于枯燥、乏味,且知识范围窄,很多学生不能依据兴趣选择喜爱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效果捉襟见肘,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丰富学习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时都能有所选择,为美术课堂的积极参与提供保障。

首先,在教学中引入丰富的多形态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美术学习中,有的学生对美术中的景物,如花、草、树的描摹与绘画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则对于美术手工的制作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水墨画的学习感兴趣。这些差异性特点,为学生差异资源的引进奠定了基础。如在《校园里的花》美术课中,教师可为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花的种类”图片,这些图片展现的花有剪纸花、素描画的花、彩笔画的花、电脑绘制的花等各种资源,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进行美术创作,完成该节课的美术作业。在整个美术课中,教师要不断引入不同类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趣味生动,这有利于学生爱上美术课堂。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展自身的美术素养,汲取更多差异性美术资源,用于美术课的教学。

三、采用分层教学的现代教学方式,有效地践行差异化教学

分层教学是差异教学的有效表现,重视分层,以不同层次学生认知为导向展开教学很有必要。“分层”本身便是尊重差异,以差异为基础,构建灵动智慧美术课堂的一种方式。“分层”与“一刀切”的教学法是背道而驰的,它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并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分层教学需要教师严格按照差异性、公平性、民主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巧妙分层、规划,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有分层”。

第一,确保目标分层。有的学生绘画能力弱,美术课目标定得太高,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畏惧和退缩心理,继而降低自信心。目标定得过低,又难以激发学生发展潜能,使其常常陷入“原地踏步”的美术学习窘境。在设定目标时,教师要能够从差异性出发,为每一个层次学生量身定做“美术学习目标”,让学生既能享受美术探究的乐趣,又不至于挫伤积极性,这是必要的。

第二,美术练习的分层。美术课是一门理论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美术练习的机会很多,教师要关注“练习分层”。例如,《色彩的冷与暖》课堂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一张“雨夜行人”的图画,并创设如下的练习:(1)该幅画在表现主题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情感色调,它的色彩情绪偏向冷还是暖?(2)请根据所观察内容,画一幅具有同样色彩情绪的图画。(3)对自己所画的图画的意义进行分析,诠释冷暖色彩。以上分层练习,学生可基于自己的层次水平选择适合的练习题来提升自我。

四、重视多元评价与激励性的评价,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实施多元评价与激励性评价是差异教学的有路径。每一位学生都是特殊的,他们身上都具有可开发的无限潜能,只是方向不同,侧重不同而已。在美术课中,为了践行差异教学,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多元性激励评价,善于去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秀之处、闪光之处,并进行激励,挖掘,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首先,实施多元评价。多元评价避免了单一主体、单一方式评价的片面性,让评价更具有科学、公正、客观、平等的意义。一方面,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例如,有些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积极认真,但效果差,教师在评价中要看到学生的付出,并给予激励。同时,帮助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优化改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进行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由于学生的个体看法不同,评价往往更具针对性,这让评价更客观。其次,实施激励性的差异性评价。对于每一位差异性个体,教师的评价都要具有激励性,但又有所差异。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避免伤害自尊心,旨在提升自信心;对于性格外向,容易沾沾自喜的学生,教师的激励重在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做到既不自卑,也不自大,平常心对待。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只有尊重差异,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偏爱、不歧视、不打击,才能营造和谐的差异化教学氛围。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低下、积极性不高成为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教师要明晰每一个层次学生需求的差异,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差异性教学策略,让学生兴致高涨,劲头十足。差异教学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充分研究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现状,掌握学生学习认知,方可对症下药,提升效率。

猜你喜欢
激励性美术课分层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美术课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浅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