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019-01-11 23:12
好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韵律小老鼠创造力

文 许 扬

一、音乐活动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价值

创造是艺术甚至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创造的基础就是在相同中找到不同点,在不同中找到相同点,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儿童的想象和思维相当活跃,心理学家梅斯基和纽曼还专门对儿童的创造力下了一个定义:“创造力是一种能力,它可以使一个人以一种让他人听取和欣赏他们的讲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创造力是一种素质,它可以使人类发现大自然的定义──别人以前没有能够理解的定义。”当幼儿可以创造出一种表达自己思维的方式和能发现新颖的问题时,就说明幼儿具有创造力。比如,3岁的糖糖在画开心的树时,尽管不会画树,但是她会用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树干、树叶、花等,还会用语言补充说明:“当树坐上火箭,就可以很开心了。”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只有通过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幼儿感受音乐时通常是要根据想象,将听觉和视觉产生的形象结合起来形成音乐形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比如在“小老鼠打喷嚏”的活动中,根据小老鼠这一角色,幼儿学会自己努力通过晒太阳、做运动让感冒好转。活动中选用与主题较为匹配的名曲《音乐的瞬间》作为载体,此曲为ABA三段式结构,整首曲子曲调幽默有趣,A段音乐比较欢快,B段音乐比较舒缓,相对来说适合中班幼儿欣赏以及游戏。借助A段音乐中有规律的滑音,“运用了小老鼠打喷嚏”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来贯穿整个活动,来帮助幼儿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利用肢体动作来进行表达,同时引导幼儿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用肢体和表情尽情地表现小老鼠打喷嚏的有趣情节,体会到音乐游戏的趣味性。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为小老鼠治病,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和表情来表现小老鼠病前及病好后不同的神态,让幼儿在故事情节和表演过程中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新的快乐,达到了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歌唱活动中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幼儿歌唱兴趣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并积极地探索,这是每个人的天性,也是教育活动中很好的切入点。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激发了幼儿对歌唱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去进行创编活动,并且在参与活动时积极地思考与探索,从而使韵律活动更好地进行。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为创编活动提供最大的助力。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创作,而不是一味地给幼儿灌输知识。如叙事性较强的歌曲,可以创作一个相关故事,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本身,从而展开想象,创作他们自己的动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认知层面等特点,灵活地改变教学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歌唱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韵律活动中的创造力培养途径

1.用韵律活动刺激幼儿思维

音乐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为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韵律活动不但可以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也能开发幼儿右脑的思维。当然,在进行韵律活动之前,要根据幼儿的认知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音乐。例如,在“数鸭子”音乐教学活动中,借助于幼儿数鸭子的情节,增加幼儿数小鸭子的动作,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幼儿对活动印象更加深刻。

2.用韵律活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韵律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兴趣以及动机等创造性情感特征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当幼儿在唱歌时,喜欢附带一些自己的动作、表情,来辅助自己完成歌曲的展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引导和动作创编。例如,在“森林狂想曲”韵律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模仿,去感受各种动物的不同特征,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音乐活动在幼儿园内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对音乐有一种天然的喜爱之情,在幼儿园内总能听到幼儿的歌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是不可限量的。我相信音乐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还有很多方面,我们会继续进行更多的研究,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韵律小老鼠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书的国度
追逐小老鼠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小老鼠去看海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