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理念下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践

2019-01-29 11:58钟秀宏侯建成王艳春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内分泌疾病

钟秀宏,侯建成,任 旷,王艳春

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自美国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医学院在1952年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代表的整合课程以来,医学整合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并得到了广泛应用[1]。目前,各高校吸取国内外经验,先后在整合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整合已经成为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3]。如何在临床本科基础医学教育中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避免知识脱节[4],并且有效提升医学生转化式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吉林医药学院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教改组在转化医学理念下对内分泌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3年多的整合实践证明,学生在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知识的整体性方面,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课堂效果好评率达到98%,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5-6]。

1 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总体设计和目标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精神,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教改组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7],创建并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整体上重新构建内分泌系统课程教学体系,以实现内分泌系统模块认知、能力、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认知教学目标方面,让学生掌握内分泌及代谢病临床实际问题所折射出的基础学科知识(如内分泌系统正常解剖、组织学结构和反馈调节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变特点,以及该系统常见药的药理学知识;在技能教学目标方面,通过对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病例讨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及对内分泌系统相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读能力;在职业素养教学目标方面,在理论课堂及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培养其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相关的交流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转化医学理念下重构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体系与实践

转化医学强调的是基础医学和临床相结合,倡导的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用转化医学理念进行基础及临床医学课程优化整合是医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指明方向[5]。教改组始终围绕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不同的内分泌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使学生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掌握有关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药物治疗及用药原则;通过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自觉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分析疾病的能力。

2.1 教学内容改革

2.1.1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该课程首先对内分泌系统及其相关疾病作一简介,然后对内分泌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结构、内分泌激素的功能、体内葡萄糖平衡的内分泌调节及其机体钙平衡的调节逐一讲解。内分泌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讲解后,选择重要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内分泌疾病、肾上腺内分泌疾病、胰腺的内分泌疾病),按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治疗药物药理作用的顺序进行讲授,这一阶段课程改革主要把《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有关内分泌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以使学生掌握人体内分泌系统异常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及治疗药物,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最后,为了使学生初步建立基本的内分泌系统理论体系,在整个课程结束前进行典型临床病例讨论,以加强感性认识,巩固课堂知识。教学中部分章节内容采用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内分泌病及代谢病学专业英文词汇,以使学生顺利阅读有关内分泌疾病的专业英文文献。

2.1.2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改组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8]。例如: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及其调节,这部分内容在讲述内分泌组织结构及机能调节时重点讲述,而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学和药理学部分将这部分省去,教师可在授课前给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在知识整合设计过程中,为便于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将生化部分的血糖、钙调节内容引入内分泌系统生理部分的体内葡萄糖平衡的内分泌调节和钙平衡调节中,并适当扩展临床糖尿病实验室诊断。

2.1.3注意密切联系临床后续课程如在讲到内分泌功能及调节时,把甲状腺素及血糖测定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并布置自学内容(如糖尿病实验室诊断标准以及各种甲状腺疾病实验室诊断指标);在讲到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特点时,把内分泌系统影像学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以激发学生对后续临床课程学习的兴趣;在讲述到内分泌系统疾病时,把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开始接触疾病时,就知道对于疾病应有规范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并使他们一进入临床实习就能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例如:讲授到糖尿病时,把《201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指南》通过网络平台介绍给学生。

2.1.4注意使学生尽早树立疾病预防理念“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指出:医学生应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要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因此,应注意使学生尽早树立疾病预防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充学生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基本要求”指出医学生应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此,在讲述内分泌系统药物时,让学生清楚疾病的治疗不单纯有药物治疗,还包括营养、心理和运动疗法等,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班级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

2.1.5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课程组教师相关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授课过程中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有关内分泌系统知识讲座,布置一次综述写作,将优秀学生纳入到教师科研团队中,然后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科研指导,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

2.2 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程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启发式、情景式、提问式、自主式、讨论式教学),并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模块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如甲状腺疾病(病理学部分)采用CBL教学(以病例为基础);糖尿病(病理学和药理学部分)采用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利用学生第二课堂时间采用TBL教学(以小组为基础)。在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辩证思维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

2.3 评价方式改革

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整合课为考试课,教改组通过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给出较为全面和科学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实现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模块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即围绕“培养学生内分泌系统模块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测定。形成性评价具体方式包括课堂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评语等。终结性评价为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3 课程实施体会与经验

3.1 学校给予课程整合大力支持

为了使基础医学优化整合改革顺利实施,学校派送教改组部分成员到其他兄弟院校进行PBL模式及课程整合教学学习,并在教学准备、实施阶段给予软硬件配套支持。

3.2 基础整合课程组由不同研究背景的教师组成

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教改组由基础医学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多名教师具有相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科研研究背景,这样可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该学科的科研前沿。

3.3 构建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

内分泌系统基础医学形态学部分实施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教师先讲述理论部分,然后学生观察标本验证,这对于强化所学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3.4 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分泌系统整合模块教改资料

教改组按照学校整合要求制定内分泌基础医学整合部分教学大纲,编写内分泌系统PBL案例(教师版和学生版),授课前集体备课逐步完善讲稿和多媒体课件。教改组教师利用网络及电子资源的优势,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开展网络教学,如网络答疑、布置作业与网络指导学习、网络测试等,实现与学生的全面课程教学互动,并集思广益,建立内分泌课程模块自测题库。

3.5 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改组要求各位教师重视自身各项教学技能的提高,紧抓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展现教改班的改革示范功效,同时,通过教研室教学讨论会、集体备课等途径,交流和推广教改班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在其他平行授课班中积极推广和实行教改班的最新教改成果。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内分泌疾病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基础医学背景下的“教”与“学”现状分析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