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益强,张 颖
徐州医科大学:1 产业管理办公室;2 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阐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青春是梦想的季节,青年人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1]。对于医学高校而言,如何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摆在众多医学高校面前的一个课题。
医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不但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为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端正自身的科学态度和提高科研素养奠定基础[2]。鼓励在校医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和素养的引导,最好的切入点仍然是要突出医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3]。以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例,学生选题的依据除了和自身所处的学习阶段和专业方向有关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兴趣爱好[4]。医学生的兴趣爱好异于其他学科的学生[5],医学课程设置相对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能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仍然是少数。所以通过某种方式激发医学生的兴趣爱好,切合学生的学习阶段和专业方向,再设计或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对医学生才有更大的吸引力。总之,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保持开放的学术思想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至关重要,每一个医学学科都有开展和医学生兴趣爱好切合的创新创业项目。
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的意义[6]。从本质上讲,国家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体验式或经历式的教育过程,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因为未来大多从事的工作都是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相关的工作岗位,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医学院校以创业项目为导向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对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也能很好地促进医学高校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医学教育的模式改革,进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目标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是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②在课程设计体系上,将更加注重科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帮其建立科学思维的模式。③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项目教学手段,让创新创业教育围绕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成为让医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④以各医学院校自身的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或技术转移中心转移转化项目为第二课堂,通过让学生参观、学习医学相关企业的运作模式,让学生认识到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完全可以做到。例如: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在2014—2016年开展了以药学专业学生为主与学校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合作,创办“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联合培养基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⑤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上,将不再局限于以理论课考试或交一篇论文作为评价手段,以项目的实际运作或模拟运行,以运行结果的好坏来评价更有实际意义。例如:学生通过去辖区工商局实际注册一家企业后,掌握了工商相关注册的手续、步骤以及学生注册企业减免相关税费的办理流程。
“学习的目的和实质在于形成和发展人的内在认知结构”,一定程度上讲,人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不断地促进人的认识结构[7]。一个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必然是多学科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创业项目的实践训练,让医学生不断地认识到多学科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规范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一个医学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必然是以医药学科为核心的多个学科,包括法学、会计学、营销学、社会学等,对待同一个问题,项目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自身的视野来观察、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多学科的、全面的、深刻的讨论和团队协作,就可能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此外,每一个参与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后,就能激发其他成员更深刻的思考,这种相互激发、相互启示的过程,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新性的成果。
近些年来,在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很多医学生都有了自主创业的经历,尤其是非医学学科的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数显著增加,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校医学生创业具有很多优势[8-9]:①自身拥有的自主性、创新意识、百折不挠的精神、踏实肯干的品质;②国家和各级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③能够积极促使大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
此外,在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也有很多不足之处[8-9]:①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实际情况存在理想化分析,心理准备不足;②知识结构不完善,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缺乏针对性,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不知所措;③资金压力大,在校医学大学生的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对于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资金短缺是最现实的问题。
综上分析,由于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在校医学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获得成功的概率要低于非医学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中更加重视创业的过程而非结果。
医学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和自身大学科技园的组织协调作用。首先,医学院校要积极组织在校医学生申报各级别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获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资金的配套措施,同时,发挥院校自身和各个二级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举办同级别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创新创业大赛;其次,医学院校要设法将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中,在学生评先评优活动中设立创新创业之星名额,按照年度计划重点支持一个或数个重点项目,从而起到引领作用;再次,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大学科技园,积极为进行创新创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场地、政策辅导、资金融资渠道等;最后,利用学校和各合作单位、实习单位,开设联合实践训练中心,搭建学生交流平台[10]。
大学的首要职责是培养人才。当前,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如何培养一流的人才成为重中之重。医学院校开展和自身学科相适应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具有多学科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创新创业团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