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 微笑成长

2019-03-18 11:53郗莉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适性办学特色

郗莉

暑假,一个让孩子们期待与向往的漫长假期,趣味满满而又令人难忘。为了让孩子们在假期里不只有欢乐,更有成长,渭南小学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特色课程。

第一部分 特色课程理论之基

一、“适性教育”办学理念

“适性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对其的诠释。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顺应学生为规律,以发展学生为归宿。

二、“适性课程”课程理念

“适性课程”的设置是在“适性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整体设计与规划的。学校会根据学习者的差异进行可供选择的课程设置,学习者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人格、兴趣和能力的不同,灵活地选择课程。“适性课程”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课程,是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课程,是推动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

第二部分 特色課程课程目标

一、培养目标

爱诵读、会交际、善书写、乐动手、能演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践探索、体验传承的精神与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适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特色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特色课程结构

暑期特色课程(“微笑课程”)以“适性课程”为基石,以“拓展性课程”为依据,是一种综合性课程,是学校“适性课程”特点的体现,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体现。

具体框架如右:

二、课程设置

此课程设置以天为单位,每天一课时,每课时根据学科特色与内容设置适合时长。学校以微信平台公众号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包括关注该平台课程的全市、全省、全国学生)进行课程推送,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课程。

第四部分 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课程开发路径

1.与“办学特色”相结合——明晰课程价值化

我校办学特色鲜明,为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资源。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促进办学特色更鲜明发展。

2.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提高课程过程化

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日常的校本研修工作中酝酿、开花。每周有主题的教研组专题活动,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辟途径。将“适性课程”进行个性化特色处理,推动特色课程资源走向最优化。

3.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促使课程研发规范化

学校每年课题立项众多,成果显著,将特色课程融入其中,进行整合,既能为立项课题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又能使特色课程的研发更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

4.与专业特长相结合——促使教师发展专业化

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扎实、工作主动性强、学习力十足、执行力得当,引导教师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开设与学科相关联的特色课程,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又稳妥强劲地开发与实施了特色课程。

二、课程实施特点

1.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让特色课程更具灵活性

特色课程借助微信这一广为应用的平台实施。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了常规的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式。其可重复性也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比较传统课程,特色课程更具灵活性。

2.按需选课,特色课程更具针对性

每天的特色课程内容不同、穿插进行,既有广受欢迎的普及类课程,如诗词、书法,又有比较小众的更具专业性的手工、戏曲。在特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没有强制性要求,并不压制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主动性,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3.个性展现,特色课程更具激励性

暑期特色课程集诵读、英语、书写、手工、戏曲于一体,综合学习,多项整合。学生学习结束后,作品的完成更能增加其自信心,展现个性。学生能做事情,能做好事情,能展现才能,便是对自我最大的激励。

4.及时反馈,特色课程更具有效性

特色课程的显现性,让课程的学习效果能够被及时反馈。及时反馈,让特色课程的学习更加高效。

第五部分 特色课程评价

一、教师课程开发评价

1.过程系统、具体、更专业

特色课程的推出,首先由教研组集体商讨、系统规划;其次上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进行把关;推送前,再由教研组长审核、提出建议或意见。

规划需在暑期开始前完成,每期间隔时长为一周,一周之内,所有把关流程必须完成。

2.考核明确、清晰、有梯度

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组织科研、教学、德育等部门对暑期特色课程实施进行考核,分优秀、合格、改进三个等级,给予一定奖励或处理。

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

1.成果展示,个性展现

特色课程采取成果展示的形式,于开学初由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进班考核。考评形式多样,根据课程特色进行,展现无处不在。

2.多元评价,多种激励

特色课程采用“四维一体”评价机制,即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在考评展示多种形式开展过程中,学校组织“四维评价团”,严格按照每一项考核标准进行评价。

第六部分 特色课程保障

一、思想保障

坚定明确的“适性教育”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为特色课程保驾护航。

二、组织保障

以校长为核心,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实践经验,能充分发挥整体参与的团队优势。

三、制度保障

通过研修制度、监督制度、评价制度等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四、经费保障

学校对参加特色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小学

猜你喜欢
适性办学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学校教育空间设计的三个关注维度——以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适性教育”为例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的物理课堂需要“三原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