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规律、培养能力”中发展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探究

2019-04-30 04:22黄文模
考试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数学素养思维能力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同时数学的规律性、思维的拓展性也有助于促进和启发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本文从“探索规律、培养能力”的数学教学法出发,结合发现数学素养的目标,为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多方面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行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实际;数学素养;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学科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内容上涉及算术、几何、统计等,方法上包括推理、类比、归纳等。不同的数学知识板块有着各自特色的规律蕴藏,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也要发挥不同的数学实践能力。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锻炼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和发展起学生内在的数学素养,意即培育学生的数感意识、增强学生的空间感觉、提高其对统计数学和数学应用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等,进一步向高质量的素质教育看齐。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融入对数学素养的培育,是广大数学教师所应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

在“探索规律、培养能力”中发展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意义

探索规律、培养能力与数学素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论是数学规律的有意识探寻、数学能力的刻意练习,还是数学素养的着重培养,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促进、共同发挥影响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数学现象中的规律性、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积累方法和经验,这本身就为数学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反过来数学素养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规律探索的有效性和能力发挥的方向性。

增进师生互动、营造高效课堂。小学生在智力上已经获得了初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意识,但是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上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数学现象,激发了学生探求这些现象背后规律性问题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讨论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数学教学的互动性和交流性,而且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多渠道传播和接受,营造着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二、

在“探索规律、培养能力”中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常见误区

重技能轻知识。新课改对于发展学生探索数学规律、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提出了相关要求,但不少老师为了满足这种实践性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离开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任何的创新意识、探索能力都是空谈。规律的探索依托于具体的数学现象,能力的培养从一次次数学练习中生成。小学数学知识夯实学生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数学素养概念理解偏误。数学素养的概念既抽象又具体要求,它既是宏观上对于整体教学目标的明确规定,也是落实到具体教学环境的相关规范。不少教师常把数学素养和减负教育混淆,认为发展数学素养就是要减轻知识内容的难度、大幅度减轻学生负担;有的教师让学生经常做一些实践性数学作业以“着重发展”数学素养,比如让统计社区相关服务标准等,内容烦琐,反而是加重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三、

通过“探索规律、培养能力”来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可行路径

(一) 注重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现实生活是数学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处理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时,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比如课本中有关“年、月、日”“时、分、秒”“位置与方向”“统计图表”等内容与生活有着直接关联。不少学生最开始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对这种数形结合的知识点感到难以把握;因此这类问题要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处理。比如联系班级、同学、社区等条件来规划一个统计图设计方案,继而让学生能够理解其设计方法、达成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再者,小学数学小数和分数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其特殊的符号形态及变化让许多小学生难以直接有效运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给学生讲解。比如说到小数的加减法时,遇到小数点后数字数量不同的两个数相加减应该怎么计算呢?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买东西的场景来给学生讲解:一支笔2.5元,一块橡皮1元,一瓶水3.5元,共花了多少?学生便可以借助日常实际,顺利算出相关结果。同时教师可以顺带普及我国钱币的名称描述,区分书面和口语数学语言,确保学生在书写作业或考试答题中做到规范化。

(二) 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现象,每一个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从个人特定的角度出发,因此常常是“一面之辞”,并不能够完整准确概括其规律。因此以小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便可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不同意见的比对、共同的商量和实践,使得探索规律的过程更加兼顾多面因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小组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加深对物体的抽象认识,合作学习总结出观察全面观察这类物体的方法,培养起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

(三)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中蕴含的文化是给学生浸润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学习数学并不仅仅是跟数字、符号、图形打交道,还要能够领会到其中的文化要素。比如鸡兔同笼问题,教师通过教授解方程相关数学知识,同时还要为学生补充相关的数学文化背景。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顺带领略中国古代辉煌而悠久的数学文化魅力,在传统算术的熏陶中加深对相关问题的深刻认识。再比如学习圆周率时要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思维逻辑系统,而且丰富了课堂的文化底蕴,提升了教学质量。

四、

结语

综前所述,在“探索规律、培养能力”中促进小学数学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数学的内在规律性,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中,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数学能力融合为一体,时刻要求着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贯通兼顾,在师生互动中共同感悟数学魅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娟娟.立足学生发展,设计规律教学——例谈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教学策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4).

[2]盛凤鸣.小学数学探索规律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祖国,2017(3).

作者简介:

黄文模,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城关南区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数学素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