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评价方法

2019-05-23 02:19吴文海易帆孟宏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辣椒素屏障乳酸

吴文海 易帆 孟宏

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 100048

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化妆品安全问题的复杂化,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的发生率逐渐提高,加之人们对健康护肤的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SS问题。同时,相关专家也意识到解决SS问题的重要性,并针对SS的发生机制和判定标准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以更好地筛选SS人群和评价皮肤的敏感度。本文从评价方法的形式和SS的发生机制这两个角度出发,总结SS的评价方法,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更多评判SS的思路,更好地评估化妆品对SS的改善效果。

一、SS

SS表现为皮肤的耐受性差、反应性高,但SS的具体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内外专家指出,SS是指对于一般刺激(正常状态不出现异常感觉,包括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的刺激)出现不适感觉(如刺痛、烧灼、疼痛、瘙痒和麻刺感)的一种综合征;该不适感不能被任何皮肤病相关皮损所解释,皮肤外观可正常或伴有红斑;SS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尤其是面部[1-3]。

年龄、地域、季节和种族等因素可影响SS的发生,调查发现法国、荷兰、韩国、墨西哥等国的SS人群均占有较大比例,且女性占比高于男性,但年长者占比低于年幼者[4-7],夏季比冬季更容易出现皮肤敏感[8],不同种族的人群对不同刺激物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9]。此外,油性及干性皮肤比正常皮肤更易出现SS症状,有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病史的人皮肤更容易敏感[4,10]。国内不同地区SS人群比例存在差异,如北京、广州、上海的受调查人群中自感为SS者分别占17.12%、22.39%、9.1%[10]。

二、SS的评价方法

SS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评定、半主观测试和客观评价,如表1所示。

1.主观评定: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其内容主要根据SS的症状和可能诱发这些症状的影响因素来制定。

迈阿密大学Baumann曾设计一套SS分型问卷[11],但在中国的适用性不强。栾梅等[12]基于鲍曼问卷编制了包含14个问题的自我评估问卷,从面部症状、环境、情绪、饮食、化妆品、生理因素、佩戴饰品、剃须后症状、有无过敏史等多个影响因素分析,且问卷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均优于鲍曼的SS问卷,更适用于中国人皮肤。Xu等[10]根据受试者对自身皮肤的主观判断,将其分为非常敏感、敏感、轻微敏感和不敏感组,并通过9 154份受试者的问卷来分析SS人群的皮肤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发现男性受试者中自我判断为非常敏感和敏感者的平均比例为8.62%,女性受试者为15.93%,<25岁人群为16.44%,>50岁人群为9.73%。主观评定的方法适用于大样本量数据的收集,但以主观感觉判断作为评价的标准没有很好的说服力,一般将主观评定、半主观测试及客观评价相结合来进行评判。

表1 3种敏感性皮肤评价方法的比较

2.半主观测试:半主观测试是现阶段判定SS的主要方法,如乳酸刺激试验用于屏障受损型SS的判定,辣椒素刺激试验可评判神经源性SS。其评价标准以受试者产生不适感的评分为主,依然存在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

乳酸刺激试验:常用于SS的评估,将一定浓度的乳酸溶液通过棉签或滤纸涂抹在受试者的鼻唇沟处或面颊部,分别在0、2.5、5、8 min时询问受试者的刺痛感觉,按照4分法评分,刺痛感累计3分者记为乳酸刺激阳性[13]。Querleux等[14]研究发现,脑部活动情况与乳酸刺激程度一致,通过功能核磁共振图像扫描脑部发现,敏感组在两半球的感觉运动皮层和双侧背额叶-顶叶区活动度均高于非敏感组,说明敏感组对乳酸刺激的反应表现出高主观敏感性。乳酸刺激试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刺痛的程度在不同测试部位和不同剂型的乳酸探头中存在差异,鼻唇沟和额部的乳酸刺痛程度明显高于面颊和颏部,单一部位的刺痛评分不能很好地反映整个面部皮肤的敏感状况。此外,油包水的剂型比水包油乳酸探头所引起的刺痛分值低[15]。

辣椒素刺激试验:将一定浓度的辣椒素溶液通过滤纸或棉棒涂抹在鼻唇沟处,询问受试者的灼痛感,根据感觉的程度进行主观评分,如灼痛感持续时间大于30 s且≥3分时,记为辣椒素刺激试验阳性[13]。Jourdain等[16]发现,辣椒素检测阈值高和阈值低的两组人群在自我感知敏感的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由于辣椒素是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的天然激活剂,而TRPV1通道的激活可促进神经源性炎症并引发SS症状[17],因此适宜浓度的辣椒素可用于皮肤神经敏感性测试和SS判定。而相比于高加索人,亚洲人对0.001%辣椒素的刺激更敏感[18]。

其他半主观测试方法:除常用的乳酸和辣椒素化学探头外,其他化学探头有二甲基亚砜溶液、薄荷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等[15]。Yokota等[19]用2.5%柠檬酸涂抹于受试者皮肤,刺痛试验评分≥3分为SS。Chen等[20]用98%二甲基亚砜溶液刺激受试者前臂皮肤,观察其出现红斑或风团的情况。

3.客观评价:主要通过仪器检测、量化指标的方式,无创性地评价SS,根据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可评价皮肤屏障的受损情况,根据血流量值、a*值(描述从红色到绿色范围内的皮肤色度)和血红素可评价皮肤的血管反应性,根据电流感觉阈值可评价神经源性SS的神经敏感度,此外,表皮中“蜂窝状”结构的深度也可用于评价SS。

表皮屏障功能降低会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21],一般通过乳酸刺激试验和TEWL、色度a*值等客观指标来评估屏障受损型SS。Issachar等[22]通过乳酸刺激试验判定SS,并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测定血管舒张作用来评估皮肤炎症强度,发现SS炎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正常皮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SS的屏障受损会使水溶性化学物质的渗透性增强。Sparavigna等[23]发现,乳酸刺激评分越高,皮肤表面纹理的不规则程度越大,提示屏障受损型SS越粗糙。Seidenari等[24]发现,SS人群面部的TEWL、pH值和色度a*值高于非敏感性皮肤(non-sensitive skin,NSS)人群,皮肤水分含量、皮脂和L*值(描述皮肤亮度)有减少的趋势。而Richters等[25]发现,SS人群的皮肤水分含量、角质层厚度与NSS无显著性差异。此外,Kim等[26]研究发现,男性SS与NSS人群皮肤水分含量、TEWL、色度和血流量值无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涉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等多种混杂因素。

外界的刺激和一些细胞因子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出现红斑,将二甲基亚砜刺激试验和客观指标结合可评估皮肤的血管反应性。Chen等[20]在研究自我感知性SS时,首先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刺激实验筛选排除低屏障功能的人群,从而避免屏障功能受损对二甲基亚砜的实验结果的影响,然后结合二甲基亚砜皮肤刺激实验与血流量值、色度a*值和血红素指标来评估手臂部位皮肤的血管反应性,发现SS亚组具有高血管反应性且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与屏障受损型SS不同,神经源性SS主要是由自身神经的高反应性导致,通过辣椒素刺激试验和皮肤电流感觉阈值可判定和评估神经源性SS。测定皮肤电流感觉阈值(CPT)的频率有2 000 Hz、250 Hz和5 Hz,对应评估的神经纤维种类和功能见表2。Kim等[26]发现,5 Hz下SS组CPT值显著低于NSS组,且局部应用辣椒素前后SS组受试者皮肤CPT值的变化大于NSS组。Yokota等[19]依据发生机制将SS人群分为屏障受损组、炎症组、假健康组(屏障完好且皮肤无炎症反应)后发现,各组SS人群的CPT值均明显低于NSS组,即神经敏感性增高。李淑媛等[13]发现,辣椒素刺激试验阳性的受试者在250 Hz和5 Hz下的CPT值显著低于正常受试者,认为CPT值可反映皮肤神经敏感性,是评判神经源性SS神经敏感度的有效无创方法。此外,当电流频率为502 Hz时,电流感觉阈值可作为瘙痒阈值来评价皮肤瘙痒的感觉[27]。

除了TEWL、色度a*值、CPT值等皮肤指标的测试,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也能用于SS的评价[28-29]。Zha等[30]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发现,SS与NSS的表皮厚度有显著性差异,而Ma等[31]利用RCM发现,SS与NSS之间表皮厚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SS表皮中“蜂窝状”结构的深度明显小于NSS,认为表皮“蜂窝状”细胞结构和颗粒层及棘层上部的海绵水肿可作为评价SS的新标志。两项研究中皮肤厚度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筛选标准不同,前者的受试者是在5~24个月内有SS相关症状的人群,而后者是通过乳酸刺激试验和自我评估问卷进行筛选的人群,因而表皮厚度能否作为SS的评价指标还有待研究。

三、不同类型SS评价方法

SS的发生机制主要有屏障受损、神经高反应性、炎症反应和血管反应等。Yokota等[19]根据SS的发生机制将受试者分为低屏障组、炎症组和假健康组,发现低屏障组TEWL比其他两组高,炎症组表皮厚度相对较厚,提示发生机制不同的SS在测试指标上存在差异,因此,可先用半主观测试来判定SS类型,再通过客观测试指标来评估SS,如表3。

SS可能同时存在屏障受损、神经高反应性等问题,在测试时可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分组。李淑媛等[13]根据半主观测试的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乳酸刺激阳性、辣椒素刺激阳性、二者均阳性、二者均阴性组,通过分析各组间CPT值和TEWL的差异,认为CPT值结合辣椒素试验和TEWL可反映皮肤神经敏感性的改变情况。而Raj等[32]通过辣椒素实验发现,SS与NSS之间水分丢失无显著性差异,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结构和成分有关,因此TEWL能否用于神经源性SS的评价还有待研究。此外,Sun等[33]以乳酸刺激试验筛选并用辣椒素刺激受试者的鼻唇沟处,分别通过CPT值和血流量值观察皮肤神经和血管反应性,发现刺激前敏感组与非敏感组间血流量值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辣椒素刺激后,只有敏感组的指标出现显著变化,表明SS人群易被辣椒素刺激引起神经和血管的高反应性,这也说明SS的评价应依据不同机制采用多种方法。

表2 不同电流频率刺激对应神经纤维及功能

表3 不同类型敏感性皮肤的评价方法

四、评价方法在产品功效检测上的应用

评价SS的方法经常用于检测相关产品的功效,主要有主观量表和客观的仪器测试,或者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Zane等[34]依据主观量表的标准来检测一种软膏的治疗效果,将产品涂抹面部、膝关节、肘关节和腋下等13个部位,通过使用局部耐受量表评估局部耐受性症状(灼痛、刺痛、红斑和瘙痒等)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结果98.8%的部位的耐受性评估为0级(即无刺激症状)。Schoelermann等[35]先使用含有辣椒素的乳膏进行刺痛试验,再根据皮肤的灼烧、刺痛感来评价含有4-叔丁基环己醇或乙酰二肽-1鲸蜡酯产品舒缓镇静皮肤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均能减轻辣椒素刺激产生的灼烧、刺痛感。马黎等[36]将感官体验和客观测量结合,通过乳酸刺激试验筛选SS志愿者,以使用产品前后瘙痒、疼痛及总体感觉的评分来评价即时改善敏感症状的效果,以使用产品4周后乳酸测试的感官总评分和TEWL、水分含量、血流速度及CPT值来验证产品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产品使用4周后志愿者面部皮肤的乳酸刺激评分、电流感觉阈值显著降低。丁冬梅等[37]还通过Visia皮肤测试仪来记录面部红斑绝对值,从而评价SS受损屏障的修复情况,发现SS经治疗后红斑值显著降低。

五、结论和展望

随着研究的深入,SS的评价方法将不断细化,不同类型或症状的SS的评价方法都有所不同。同时,SS的评价方法也能用于相关产品的功效检测,但SS的评价和判定方法仍未完善,半主观测试不能全面地判定受试者皮肤是否敏感,比如乳酸刺激试验更加倾向于判定屏障受损型SS,而单个仪器测试只能暂时停留于评价皮肤的敏感程度。因此,需要结合多种仪器并进行数据的深入分析,研究SS表面的生理结构和神经敏感度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判定和评价SS。此外,目前对于男性SS的研究较少,但男性皮肤容易出现痤疮等皮肤炎症,加上平时护理不当,也容易发生皮肤敏感,将来可通过调研男性护肤方式并检测其皮肤指标,研究男性SS。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辣椒素屏障乳酸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辣椒素药理活性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屏障修护TOP10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一道屏障
牛奶为什么能解辣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