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2019-09-10 15:10谢猛跃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谢猛跃

【摘要】  对不少学生而言,初中物理学科知识抽象并且难度较高,电功率、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计算、运动和力、杠杆的平衡条件等内容学习难度较高,并且经过数次学习似乎也无法跨越学习的难点。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习困境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21-01

一、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过程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基础,并且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测试和检测中,更加注重对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过程的考查。对此,教师教学要遵从物理学科的特点,有效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或现象,归纳实验结论和规律,从而提升对新知识学习的理解效果,让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例如,在《杠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索是初中物理阶段的常考实验,并且如何准确认识力臂也是学生初学习的难点和困境。对此,在本节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新知、体验新知。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撬石头”这一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杠杆的五要素。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杠杆平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实验中,教师先给学生提供钩码和杠杆,并指出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就需要用实验的方式去验证。实验前,怎样调节杠杆平衡,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学生在此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认识和实验器材的特点,会认识到:如不调节杠杆水平平衡,那么力和杠杆将不再垂直,我们也就无法在杠杆上读取出力臂的长度了。这一知识是本学科乃至中考中常考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实验探索,学生也就充分认识到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接下来,开始小组实验,并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此时,有的小组进行了一组实验便可得出实验数据,其数据如下:

此时,学生也就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学生会发现,不同单位的数值直接相加是无意义的,并且仅进行了单一次实验并不足以获得普遍规律。另外,在实验中的取值过于特殊,导致该组的学生获得了错误的结论。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暴露出自己的错误。以上错误也是中考中常见的、考察学生实验分析能力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经过实验教学和学生的集体分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知识,也就让学生突破了学习中的瓶颈,有效提升实验水平和思维水平。

二、直观教学,化抽象为直观

物理是相对抽象的一门学科,也是考验学生抽象思维水平的一门学科。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更便于学生理解,以直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抽象知识。例如,在《运动和力》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想象在没有力的作用下物体仍然能夠运动,学生基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也很难想象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在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这部分知识中,学生认为是相对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帮助学生有效摒除学习困扰,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动画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推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将相同高度和坡度的斜面与水平面上的长木板对接,并换用不同的平面(木块、棉布、毛巾),观察小车在不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终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没有摩擦力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动画,分析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小车将会怎样运动。经过以上实验和动画,教师引导学生推理的直观资源呈现,学生也就认识到: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当摩擦力为0时,小车将会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也就帮助学生超越了生活经验的束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再比如,在电流、电压知识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并且没有关于电流的直观生活经验。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将电流模拟成水流,电压模拟成水压,让学生观察水流流动的情境,从而想象电流的形成。通过这种直观教学方式的呈现,能将抽象的物理内容变为直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顺利走出学习困境。

三、巧设习题,暴露学生的错误

教师教学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并追根溯源、找出症结,从而帮助学生有效优化认识和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习题,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例如,在《运动和力》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设置如下教学情境:小明同学推木块时,用1N的力推木块,木块未动。此时,摩擦力为多少?用2N的力推木块,木块未动。此时,摩擦力为多少?用3N的力推木块,木块匀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为多少?用4N的力推木块,请你说出小车怎样运动?摩擦力为多少?通过以上习题的设置,将力和运动、二力平衡知识有效融合,并且还考验学生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理解,综合程度较高,更容易暴露学生的错误,也就更容易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难点,走出学习困境。

总结

在物理教学当中,老师要重点关注知识难点,更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直观教学和巧设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物理学习难点、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 参  考  文  献 ]

[1]桑晓斌.困境探究,突破提高——初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22.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