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与低年级品德课堂的融合策略探究

2019-09-10 07:22肖燕灵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品德教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

肖燕灵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能否积极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的质量。”文章旨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情,将绘本教学渗透进品德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得品德课更有育人的味道,以期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绘本阅读;低年级学生;品德教学;教学策略

由于品德学科的生活性、社会性极强,需要教师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而绘本具有图文并茂、短小精悍且易于理解的优点,最重要的是绘本往往能够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应用于品德教学中。

从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具有直观性,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绘本对他们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借助绘本,教师以情感人、以爱动人、以德育人,可以增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也给品德课锦上添花。笔者尝试将绘本阅读与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紧密融合,通过各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一、共读绘本,渲染氛围,注重体验

由于绘本文本短小精悍,内附有大量精美、生动的图片,极具故事性,再加上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所以绘本对学生产生的魅力是无穷的。因此,用绘本导入课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在应用绘本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绘本与教材内容的匹配性,筛选出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绘本进行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并了解直接动因。因此,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绘本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情感,体验情感,在情境中互动、思考,从而创新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我不拖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绘本故事《佛朗索瓦与消失的时间》进行导入,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时间流逝的惋惜感,体会小弗朗索瓦的惆怅,使课堂快速进入状态,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做事拖拉带来的后果,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充实自身,达到课堂的情感目标。

二、品味绘本,联系生活,引起共鸣

在品德教学中,让学生切身体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绘本故事生动的情节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参与体验教学,从而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实现情感的共鸣。教师利用绘本进行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换位思考,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思考。例如,《家人的爱》一课,课程的目标是“体会家人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察父母长辈对自己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感知觉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无法确切说出“爱”的感觉,甚至有的学生会因为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而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对于这种“当局者迷”的情况,教师让学生在感受、探索父母的“爱”的同时,适当引用别人的“经验”,比如利用《我爸爸》《我永远爱你》《我的奶奶是超人》这些绘本进行教学。《我奶奶是超人》这本绘本从未谈及“爱”这个词,但是学生能够从绘本的内容中感知“爱”是无处不在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才恍然大悟,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竟然是这样的无微不至。

三、细酌绘本,引发思考,内化品德

绘本通常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其故事情节往往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联想并回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其思考。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品德的迁移内化做好铺垫工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绘本,找出绘本中耐人寻味的片段进行品读。例如在《分享真快樂》这一课中,笔者引入了绘本《石头汤》,这本绘本的书名有点奇怪,学生可能会想,这个故事是介绍用石头煮汤吗?鸡可以煮汤,鸭可以煮汤,冬瓜火腿、番茄和蛋可以煮汤,石头怎么煮汤呢?这个故事正是说三个和尚用石头煮汤。这三个和尚的名字叫阿福、阿禄、阿寿。他们在旅行的路途中,边走边谈着猫的胡须、太阳的颜色和一个人怎么才能得到快乐。正是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思考:原来分享的意义这么大,分享又是那么令人快乐。另一方面,绘本具有主题明显、趣味性强且易于理解的特点,能够清楚讲述故事的主线并突出重点,能够对教师所讲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起画龙点睛之效。学生沉浸在绘本中,从故事中的人物去寻找自己的影子和学习榜样,从而学到为人处事的方法,这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也有帮助。由此可见,教师把品德教育和绘本故事进行有机融合,使这些文明的言行自然地根植于学生心田,既提高了学生对道德标准的认知,又提升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比“灌输式”的德育效果更好。

四、填充绘本,知行合一,塑造行为

经验告诉我们,绘本中的主人翁的想法总是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如何利用绘本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思考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与学生共读绘本时,教师找到绘本中主人翁的积极做法并顺势提问:“如果你是主人翁,你还可以怎样做?”,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还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困难,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铺垫。学生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会激发并促进他们向故事中优秀的人物学习,在生活中学生也会不自觉以其为榜样并努力向其靠拢。在《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中,笔者与学生共读了《书本医生》这本绘本作为课程的导入部分,学生对故事中的主人翁给图书“治病”的行为赞不绝口,而对“伤害”书本的行为进行谴责,纷纷表示也要参与到书本的爱护和修理的行列中去,争先恐后地要当一名“书本医生”。由此可见,学生在内省过程中,认识了良好品质,在无声的浸润中,教师播下了良好品行的种子,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创编绘本,发挥想象,激发创造

绘本一般篇幅较短,有些故事在精彩处突然结束,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许多猜想的空间。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大胆地对绘本情节进行创编,开展创造性的续写活动。例如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讲的是,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要求上船一起游河。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后来,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学生一致表示不期待这样的结尾,他们希望故事中的小朋友和动物们能够遵守规则,再开展一次开心的游河之旅。于是,笔者就倡议给“游河”活动写续集。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节,认识到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守纪律。该续写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达成了课程的目标。这样的创编活动还有很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内化了行为准则。

通过把内涵丰富的绘本与学生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进而开展各种品德课程活动,学生就有机会融入生活实践活动和社会中,从而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在“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的过程中逐渐内化并形成良好的品行与习惯。总之,绘本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以绘本故事为教学载体,以兴趣为支撑点,以指导行为为目的,将品德教育无痕地渗透其中,会对学生的品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又绿.让德育植根儿童生活——温州市瓦市小学“品德+”特色课程探微[J].中小学德育,2017(04).

[2]吴映.植入绘本,让品德课鲜活起来[J].中小学德育,2014(04).

[3]林圣洁.绘本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Z2).

[4]冯林军.构建小学低年级“绘育”校本课程探微[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08).

猜你喜欢
品德教学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视情商因素 促进和谐教学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品德教学量化评定的应用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品德课聚焦教学目标策略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