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照顾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9-10-18 06:58李凤华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支持性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李凤华

云南省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精神分裂症作为精神障碍疾病之一,患病后患者往往于思维、感觉、情感、知觉、意志、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呈现出障碍的现象,更为严重会使得患者呈现出精神衰退的现象,部分患者会伴随精神残疾出现。此种疾病患者通常表现出较长病程,并且系列患者会呈现出病耻感的现象,对此有效医护方案的研究,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康复意义显著[1-2]。该次研究将选择该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明确最佳护理方式,以通过支持性护理的实施,对于患者依从性提升以及照顾者焦虑情绪的改善,奠定基础。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方式;对照组(51例):男16例,女3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69岁,平均年龄为(42.39±5.26)岁;病程分布范围为 1~10 年,平均病程为(5.35±2.33)年;观察组(51 例):男 17 例,女3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7~71岁,平均年龄为(42.45±5.2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 1~11 年,平均病程为(5.39±2.35)年;该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观察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于入组后的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期间,对照组具体为:护理人员就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用药物知识以及用药细节等进行讲解,对患者人身安全加以确保。观察组具体为:①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并且护理人员将良性沟通力度显著提升,就患者以往经历以及当前生存状态加以了解,就患者患病原因进行分析,以确保护患之间关系融洽,将距离感有效缩短,将患者陌生感显著减轻[3-4];②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就心情放松予以对应引导,并且要求照顾者需要将患者陪伴力度显著提升,以确保患者孤独感显著减少,避免患者在发病期间,呈现出行为过激的现象;每日需要合理展开自信心训练干预,主要通过准备心灵美文要求患者阅读,准备励志影视剧要求患者观看以及将积极暗示进行强化等,将患者心态进行有效调整,将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减少,最终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积极心获得显著提升[5-6];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合理展开社交技能训练干预以及疾病监控训练干预,就精神分裂症的诱因、影响因素等着重讲解,确保对于疾病先兆症状,患者可以充分识别,就病情自我监控予以指导,保证患者可以顺利完成。在常规药物宣教基础上,需要将用药细节以及用药用量宣教力度显著加强,以确保患者用药顺应性可以显著提升。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积极训练,主要利用角色扮演以及情景交际模拟完成,此外需要将患者同他人沟通能力显著提升,就其判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加以训练,以在提升其社交能力方面获得显著效果[7-8]。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以及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

1.4 判断标准

①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教育以及指导可以做到完全听从,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度;部分依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教育以及指导可以做到部分听从,对于护理工作可以基本配合,在<7 d,拒绝用药或者不安时用药次数<5次;不依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教育以及指导无法听从,对于护理工作无法配合,在<7 d,拒绝用药或者不安时用药次数≥5次[9]。

②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对于两组照顾者焦虑情绪,利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完成评定,分别于正常(<50 分)、轻度焦虑(50~59 分)、中度焦虑(60~69 分)以及重度焦虑(>70分)几方面展开。

1.5 统计方法

对于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结果,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依从性)、计量资料(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各以[n(%)]、(±s)表示,各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依从率(68.63%)、总依从率(98.04%)均高于对照组(49.02%)、(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3 7,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临床对比[n(%)]

2.2 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7 7,P>0.05);护理后,观察组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9 9,P<0.05),见表 2。

表2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临床对比[(±s),分]

表2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临床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值P值60.39±2.43 60.59±2.29 0.427 7 0.669 7 35.46±2.35 40.37±1.29 13.079 9 0.000 0

3 讨论

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医护方案研究期间,需要以促进患者康复加快为目的合理展开,使其身心健康获得显著改善。基础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无法获得理想作用效果。此种情形下,支持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实施,能够在对患者个人经历以及病情表现了解的情形下展开,之后通过心理干预、知识普及以及技能训练工作的综合开展,最终使得患者在疾病信心提高、疾病了解程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等方面获得确切效果。

观察该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依从率(68.63%)、总依从率(98.04%)均高于对照组 (49.02%)、(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观察组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照顾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罗晓玲[10]在《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表现出一致研究结论,该文中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8.08%高于对照组87.46%极为明显,分析该种结果的原因为,支持性护理方式的应用,可以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将知识宣教等进行不断强化,并且于技能训练等方面展开专项护理,更为具体化、人性化以及综合化,从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症表现的改善加以促进,进而使得照顾者内心焦虑感获得有效缓解,获得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支持性护理方式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依从性的提升,照顾者焦虑程度的缓解,效果显著,最终显著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加快。

猜你喜欢
支持性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