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驾驶人驾驶素质的培养

2019-11-27 12:38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胡建川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教练员教学方式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胡建川

驾驶培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劳心、劳时、劳力。在驾驶培训过程中不仅要传授驾驶操作技术,还要关注学员的心理变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练员与学员能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完成驾驶培训工作,培养出更多心理素质良好的驾驶人。

1 学员的性格分析

不同学员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教练员需要根据学员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有的学员思维灵活,反应迅速,学习能力较强,对于这类学员,教练员只需要稍加指导即可。有的学员对于学习驾驶有抵触心理,缺乏学习兴趣,对于这类学员,教练员应先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再指导他们的驾驶技术。有的学员虽然思维不够灵活,但是踏实稳重,乐于助人,因此教练员可以考虑让这类学员帮助指导其他学员。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员的优势和长处,可弥补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性格类型不同,在驾驶中的表现也不同。内向型的学员不愿与人交流,例如在练习倒车入库时如何控制转向盘,内向型学员喜欢独自思考,不愿与他人交流,可能导致学员思考很久也不会正确操作,从而打击学员的学习兴趣;外向型的学员乐于与人交流,遇到问题喜欢与人讨论,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会冲动行事,例如未经思考就盲目变道。对于内向型的学员,教练员应主动与其交流,了解他们在驾驶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帮助他们,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外向型的学员,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杜绝一时冲动而对自己或他人带来危险。

2 调节学员的心理状态

在驾驶培训过程中,教练员除了要教会学员必要的驾驶技术外,更要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要密切关注学员的心理变化,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模式。教练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调节学员的心理状态。

(1)减轻学员的压力。一些学员的心理承受力较差,在出现错误操作后,如果被大声训斥,会使学员产生恐惧心理,长此以往,就会有心理阴影。教练员应当克制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寓教于乐,尽量缓解学员的压力。

(2)培养学员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对于在驾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按照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也许会陷入困境。相反,如果能通过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较好的结果。在驾驶培训教学过程中,一个项目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员有选择的权利,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3 良好驾驶心理素质的培养

(1)克服紧张心理。在驾驶培训过程中,学员极易出现紧张心理。导致学员出现紧张心理的原因有:不熟悉学习环境、不懂驾驶操作步骤、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等。紧张心理易给学员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学员失去学习驾驶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应密切关注学员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学员出现了紧张心理,应采取措施,使学员能够正常完成驾驶教学任务。例如:在道路驾驶训练中,遇到车多、行人多的路段时,学员极易紧张,不敢操作。这时教练员就应告诉学员需注意的事项,鼓励学员大胆操作,消除学员的紧张心理。

(2)克服急躁心理。接受新鲜事物较慢的学员容易产生急躁情绪,会在驾驶操作中出现问题,造成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练员应适时改变教学方法,如暂停该科目的教学,转为其他教学内容,使学员摆脱挫败的环境,转移注意力,待心态恢复平静后,再进行该科目的教学。如进行侧方位停车教学时,有的学员练习两遍即可学会,而有的学员练习多遍也不能掌握,这时教练员就应改变教学项目,如进行直角转弯的教学。待学员的心理恢复平静后,再进行侧方位停车的教学,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克服傲慢松懈心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因而获得教练员和其他学员的夸奖。于是这类学员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骄傲与松懈的心理。针对该情况,教练员应当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如适当提高教学科目的难度。例如,在进行科目二教学过程中,对于掌握较好的学员,教练员就应提高要求,要求其在考试中获得满分,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学员出现傲慢松懈心理。

(4)克服犹豫心理。性格原因导致一些学员在处理问题时不够果断,在训练时,遇到情况就迟疑,如该变道不变道,该减速不减速等。对于这种情况,教练员应重点训练其观察并准确判断交通情况的能力,以及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5)克服恐惧心理。在驾驶教学过程中,一些学员会出现恐惧的心理。造成学员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有:性格方面的胆小怕事、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教练员的严厉批评等。例如当发现有学员产生恐惧心理后,教练员应及时了解学员的情绪变化,与其进行交流,开导学员,使学员消除恐惧心理。例如,在倒车入库训练过程中,一位学员因操作有误,受到教练员的严厉训斥,便对倒车入库项目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敢再进行练习。当教练员发现这一情况后,应告诉学员训斥的原因,并鼓励学员勤加练习,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

4 结语

教练员在驾驶培训的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学员的心理变化,根据学员的不同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员能快速走出心理阴影,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培训出更多合格的驾驶人。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教练员教学方式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