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运用策略

2019-12-23 07:13杨姣
教师·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生活资源信息资源

杨姣

摘 要:对教育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各学科教师的基本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高效数学课堂构建、教学目标达成以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教育资源来优化与充实小学数学教学。文章从教材资源、生活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方面研究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运用的策略,与教学同仁共同商榷。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材资源;生活资源;信息资源;教师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073-02

一、引言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开发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中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的观念,因此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改变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式。

二、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课程资源

叶圣陶认为,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要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能力。教材的编者费了很多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了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一是典型例题的吃透、精讲。教材中所选择的例题都是经典例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能够迁移引申出诸多的数学模型,如“平均数”教学中的男女生踢毽子比赛成绩的统计、“分数的基本认识”中的数形结合等。教师在案例选择时不应舍近求远、舍本逐末,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拓展延伸。而应通过对教材中经典案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典型例题的数学思想,从而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是对经典板块的重视讲解。新版教材更加注重“数学活动”“核心素养”“德育素材”等在教学中的渗透,部分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密切的直接性关联,如“植树问题”“鸡兔同笼”等都是经典的数学模型,蕴藏着深厚的数学思想价值。另一部则非知识性迁移,如“数学家的故事”等板块,则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道德情感。这些都是有益的教学板块,需要教师深入解读和灵活运用。

三、延伸课外,挖掘有价值的生活课程资源

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课堂。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反映社会实践,要应用于社会生活。数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十分接地气的。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与课堂讲授,而应该延伸至社会生活,并挖掘生活中鲜活的、生动的数学知识,将其与教材相互映射。

一是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创设。即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学问题来设置情境,达到建立书本与知识运用之间的联系,消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比如,“小数乘法”可以代入买菜的生活化情境:“黄瓜5.6元\千克,找奶奶买了2.5千克黄瓜,需要支付多少钱?”又如“圆柱体积”的教学中可以代入粮仓体积计算的生活化情境:“王大伯家有一个圆柱形的粮仓,已知半径0.85米,高2.4米,若每立方稻谷容量为1200千克每立方米,那么他家的粮仓可以装多少千克稻谷?”以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既能消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二是開展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实践的数学研究载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的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比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后,要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调查小区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量,并制作出条形统计图,发现用水、用电最多时段的规律并撰写调查报告;还可以让学生统计家庭的每月日常生活开支的数据并制作条形统计图,为家庭的科学消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教师通过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教育价值。

四、依托网络,挖掘日新月异的信息课程资源

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其与教学的不断融合,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各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与传统课堂的融合有效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必须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潮流,并乐于尝试学习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应用软件等,走在时代教育的最前沿。

一是深入挖掘多媒体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催生了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载体,开阔了学生眼界,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教学氛围,如在教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教师可以开展“数兔子”的多媒体动画演示游戏:一个空的小房子,右边门进来小兔子,左边门出去小兔子,如第一次进来3只,第二次进来5只,而后出来4只,又进去3只……即反复进进出出几次,之后教师要学生猜猜房子里还有多少只兔子。随后教师再逐步加大难度,数字逐渐变大,进出的速度加快。这种多媒体动画游戏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了其思维,使其大脑在不停地运转中,紧张刺激而不失乐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数学家的故事,通过网络进行人物的相关信息搜索,让学生能够了解教材之外的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再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优势进行重难点突破,如在“位置和方向”的教学中出示一张城市地图,不断切换两个地点,让学生反复练习位置与方向的习题,做到熟能生巧。

二是挖掘和利用微课的教育优势。微课又叫慕课,是通过视频化教学手段,以5~10分钟的教学时长呈现某一知识点教学的方式。微课能通过便捷的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载体进行播放,充分利用了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知识的难度逐渐提升,学生也面临着小升初的考试压力,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视频来就其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视频化教学。如“多边形的面积”一部分的教学,运用微课视频,能够将整个知识章节分解为几个小的知识点:常见的多边形、多边形与三角形/四边形的关系、面积的切分计算,这样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提升自我,提高教师自身的育人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资源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以及教师自身形象都对教学产生极大的能动作用。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育人者。

一是树立良好形象。俗话说:“親其师而信其道。”可见,“亲师”是“信道”的前提。在现实中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如果学生对某教师有喜爱的情感,那么对其所教授的学科也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迁移;反之,如果不喜欢某教师,则也不喜欢其所教授的科目。因此,教师要挖掘自身的育人价值,就先要树立起自身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教师温暖的微笑、柔和的语气、关切的眼神、温柔的抚摸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耐心的教导、任劳任怨的态度、严谨治学的精神都会让学生受到感染;教师关心后进生、一视同仁的师者仁心让学生备受鼓舞……这些都会让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使其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崇拜感,对数学的学习也会更热爱。

二是内练教学水平。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教师发展的内核,是最本质的东西。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时刻处于学习和“充电”状态,让自身具备前沿的教育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笔者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名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认真撰写导学案与教学设计,积极参加赛课和微课题研究,参加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参加县市级的教学比武等,不断学习和提高,与同行前辈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积极采纳好的教学方法为己所用。经过不断学习,笔者撰写的导学案“数学思考”获湖南省二等奖,论文《浅谈小学数学习题的设计策略》获益阳市一等奖,在2019年度湖南省益阳市小学数学教学比武中执教“克与千克的认识”,荣获一等奖等。教师只有不断锻炼内功、加强学习,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

六、结语

总之,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是每一位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无论是校内课程资源还是校外课程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教师必须树立课程资源意识,然后不断尝试对课程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重点从教材资源入手,深挖教材。要将知识从课堂延伸至生活,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资源;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让教学跟上时代发展方向;要重视自身的资源价值,不断学习和提升,让自己具备更高的教学技能与水平。当然,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几个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有效挖掘与利用,让课程资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发军.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整合[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162.

[2]余振兴.刍议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6):1-7.

[3]邹权伟,康世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5):69-73.

[4]田淑香.小学数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17(9):231-232.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生活资源信息资源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引教材活水,滋养学生作文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