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9-12-27 01:49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顶岗精细化岗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顶岗实习是理论应用的关键教学环节,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的重要举措。很多学校秉承为企业服务的理念,非常重视顶岗实习。然而,由于顶岗实习主要是在企业进行,受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企业抱怨学生吃苦能力差,纪律性不强,不太服从管理。学生抱怨企业实习岗位层次和技术含量低、专业不对口等。企业和老师对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诉求之间的矛盾也很难有精准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所以顶岗实习最终的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并不是很好,往往流于形式。如何从矛盾的根源去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投入有限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一切经营方法和手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目的展开。随着人力成本的大幅提高,很多企业非常重视实习生的顶岗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岗位用工问题,还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招聘和劳务成本。由于学生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有限,企业一般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将绝大部分实习生安排到企业一线岗位。而这些岗位大多是重复性体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很难达到实习目的。轮岗也是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和行业的方法之一,但是轮岗给企业人事和业务部门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很多企业也没有完全按照轮岗的要求进行实施。实习生在企业地位较低,部分企业还存在不友好对待实习生和故意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

1.2 学校对顶岗实习的重视不够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顶岗实习涉及到学校、合作企业、学生、老师,甚至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所以对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大部分学校更加重视理论课学习,认为顶岗实习就是把学生送到合作企业,作为准员工锻炼一下即可,甚至有些学校直接由学生自己找企业分散实习。学校对实习主体责任的界定比较模糊,对指导老师工作量的认定和支持不到位,指导老师也很难投入精力,导致顶岗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

1.3 指导老师带队水平以及校企沟通能力不强

顶岗实习任务一般都是由专业负责人制定,但任务的下达则往往是通过实习指导老师来完成的。最信任的就是实习指导老师,遇到问题和困惑最先想到的也是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关乎整个顶岗实习的成败。由于很大一部分实习指导老师并没有企业现场工作经验,也没有较强的解决企业和学生之间矛盾的能力,导致实习学生对指导老师的责任心、指导水平和沟通能力并不是很满意。

1.4 学生的适应能力和逆商较低

现代大学生普遍家境较好,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吃苦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低。作为一名还没有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存在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这就需要企业和学校去面对和解决,跟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引导。

2 顶岗实习责任主体和精细化管理分析

2.1 顶岗实习责任主体的界定

很多学校的顶岗实习任务都是委托给合作企业,把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主体。企业根据用工需求来安排实习生的岗位,然后将实习生交给部门主管和正式员工一起管理。由于部门主管对具体的顶岗实习协议内容不一定知情,再加上本身的管理水平和经验有限,很容易跟实习生发生冲突和矛盾。一旦矛盾无法解决,部门主管和实习生就会找人事部门来协调,人事部门再寻求学校协助一起处理。如果实习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协调和沟通能力较弱,就很可能将责任再推给企业来处理。这样学生的实习满意度会大打折扣,对企业、学校、老师意见较大,甚至拒绝继续实习。

还有很多学校的顶岗实习是由学生自主寻找企业进行,老师对学生具体的实习企业、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等都很难把握。学生跨专业实习,频繁更换实习企业的情况比较普遍。指导老师仅仅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至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任务就很难完成,顶岗实习也就变成了“分散式”实习。

学生虽然在校外实习,学校、企业、指导老师、学生等各个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依然是在校生,学校就有义务和责任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所以顶岗实习的主体应该是学校。学校不能以各种理由推脱自己的责任。

2.2 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经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都制定了详细的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和顶岗实习计划,也跟很多行业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很多学校也开发了自己的顶岗实习平台、顶岗实习记录手册等工具。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和落实阶段,和计划还有很大差距,形式主义的成分比较大。所以如何采用精细化管理思维,对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和落实,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

3 学校为主体的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方法

3.1 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筹备与计划

3.1.1考察并甄选合作企业

实习生的顶岗实习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这就降低了学校去寻找行业优质企业合作的难度,甚至很多企业会主动找学校进行合作。因为很多企业利用实习生做廉价劳动力的动机过于明显,所以本着为教学和学生负责的态度,学校必须对这些企业进行甄别。我们首先从企业背景、规模、信誉度等角度进行粗略筛选,然后赴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企业一线岗位了解工作内容、工作强度,感受工作氛围。学校还要到企业宿舍和食堂了解学生的住宿和饮食等学生关心的问题,甚至指导老师要亲自去品尝一下学生的工作餐,如果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反映食堂有问题,我们指导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客观中立的解释。通过精细化的企业考察和筛选,为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1.2制定详实的合作协议和顶岗实习计划

甄选完合作企业,将合作相关事宜通过协议的形式落实。校企合作协议不能仅仅是一个框架协议,还要把具体的实习时间、工作岗位、岗位要求、工作内容、企业指导老师、工作时间、实习津贴、节假日休息、饮食和住宿等详细内容在协议里体现。在后续实习过程中,不管是企业、指导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章可循,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1.3选定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指导老师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面对的主要环境是企业,企业生产也会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可能对岗位进行部分动态调整。所以尽管有优质的合作企业和详实的合作协议,受学生能力和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限制,学生和企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矛盾,这时候就需要指导老师来调解,对老师的责任心、沟通能力、说服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顶岗实习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能力出众、责任心强的老师来负责。在学校工作量的认定方面,学校必须给予一定倾斜,才能够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3.2 顶岗实习前的心理动员与精细化培训

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系统性的企业工作经历,也没有吃过太多苦,所以他们在心理上既充满期待又有排斥。在顶岗实习正式开始前,指导老师需要做好实习动员和培训。在心理上消除学生的纠结心态,树立正确的实习态度和责任感。在岗位的适应、工作内容交接等方面,需要指导老师从专业角度、职业规划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顺利让学生从在校生过渡到企业准员工。

3.3 顶岗实习过程的精细化把控

正式开始实习时,指导老师陪同学生一起到顶岗实习企业。企业相关领导和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给学生举行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让学生体到会企业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学校实习指导老师直接参与学生岗位的分配和实习内容的调节,在实习一线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同时给学生精神指导和鼓励。当学生顺利地适应了实习的环境和工作内容,实习指导老师可以隔一段时间去企业看望学生,现场解决学生遇到的新困难。平时通过QQ群、微信群等沟通工具,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与企业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实习动向。

3.4 顶岗实习精细化考核、反馈与总结

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老师配合企业做好实习岗位的工作交接。为学生举行一场欢送会或欢送宴,站在企业的角度对实习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给学生颁发实际结业证明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为实习期间表现较好的同学颁发奖状或给予部分物质奖励。通过友好互动,为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为后续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好铺垫。

实习学生返校后组织学生座谈总结顶岗实习的收获与建议,填写《校外实习质量问卷》,提交实习日志(周志)、业务专题报告、《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学校根据这些资料和企业提供的《企业实习情况反馈信息表》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实习成绩评定。最后,各个专业根据具体的实习情况和实习生上交的资料,对实习基地的选择、岗位设置、实习计划的制定、实习教师的选派、实习过程的监控等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丰富顶岗实习经验,为后续的校企合作和实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4 学校为主体的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方法效果分析

4.1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指导老师的精细化指导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显著增强。在专业方面,指导老师像一座桥梁,很好地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对接,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落差和岗位不适感。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让顶岗实习的任务顺利完成。

4.2 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精细化的顶岗实习管理,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实习,实际上就是间接地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了解企业操作流程,汲取企业技术经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专业技术水平自然就得到了升华。通过与企业的交流,教师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准确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将在企业中接触到的实际案例应用于教学过程,让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

4.3 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深度融合

顶岗实习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校企合作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难题,保证了生产的连续进行,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实习场地与师资的短缺问题,保证了实习效果。通过精细化的顶岗实习管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变得更加顺畅,为以后的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校可以选派部分优秀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生产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企业也可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开发,还可以选派部分优秀项目经理进校给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实习等。

5 结 语

职业教育的理念正从追求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从理论知识灌输到素质技能培养转变。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必须由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这就需要首先从逻辑性上明确顶岗实习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学校本身。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采用精细化的的管理理念和思维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

猜你喜欢
顶岗精细化岗位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