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2019-12-27 01:49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模具教学模式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高职模具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其覆盖面宽,使用面广、动手操作性强,是模具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微课”凭借其短而精的优势,在高职院校的很多课程中得以应用。实践表明,以“微课”等数字教学资源作为依托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灵活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也有明显的改善。本文拟对《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运用翻转课堂,充分体现微视频教学资源的优势,以“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课堂讲解、师生共同讨论”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1 翻转课堂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是来自欧美的教育理念,实则为颠倒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重新调整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学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由教师要学生学变为学生主动学。在这种教学理念下,课堂的时间显得尤为宝贵,主要用来让教师解决学生在课外学习知识时所遇到的问题。[1]学生要完成《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必须掌握冲裁模、拉深模、弯曲模这三大类常用冲压模相关的理论知识,课堂上主要从压力机设备、变形机理、零件质量问题、模具结构类型、工作零件尺寸计算、模具工作原理等方面依次介绍。

分类多、内容多、查表多、计算多是《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特点。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进行课程设计,每位学生的设计均不相同,加上设计的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件,仅靠课堂上老师讲解,难以完成设计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将翻转课堂引入课程设计中,通过观看模具拆装和工作过程的微视频,学生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先自学进行查表计算,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学时有限、教师在课堂中无法让学生进行亲自动手的弊端。学生可以将做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先思考自主寻求解决方法,实在无法解决的集中到课堂中,向教师进行请教,并将自己的尝试结果在课上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身份的反转,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空间。

这类教学形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更能够使教师对每位同学的知识薄弱点更加了解,能够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有重点地讲解难点。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颠覆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更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数据,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2 以微视频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一般是安排在理论学习之后,为期两周,设计一副冲压模具,包括模具的装配图、零件图、工艺卡、设计说明书,要求模具结构合理,所绘图纸按照国家制图标准,尽可能在设计中有一定的标新立异成分。运用翻转课堂,通过微视频在课前进行"信息传递",使学生不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有可参考的对象,根据自己的零件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还能自查设计资料的正确性。

2.1 模具拆装微视频

笔者所在学校模具专业学生在大一就安排了模具拆装实训,以便了解和认识模具。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冷冲压模具的拆装微视频,不仅能回忆当时的拆装情景,而且能进一步了解模具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冲压模具上各零部件的作用。在模具的拆装过程中,某些零件间的配合关系是用什么工具保证的、有些模具表面的加工要求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的等等注意事项,通过模具拆装微视频,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及模具零部件装配有全面的认识。[2]

2.2 模具工作过程微视频

冷冲压模具分类较多,按工序特征分类有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型模等;按工序组合程度分类有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按冲模有无导向装置和导向方法分类,可分为无导向的开式模和有导向的导板模、导柱模;按送料、出件及排除废料的自动化程度分类,可分为手动模、半自动模和自动模;按卸料方式分类,可分为:刚性卸料式和弹性卸料式等模具。对于一副冲模,上述几种特征可能兼有。因此,冷冲模的模具结构是多样性的,但是模具的工作原理是不变的。

学生通过观看模具工作过程微视频,能够根据自己的课程设计零件特征,选择适当的模具结构加以成型,这有利于改变大部分学生一拿到课程设计题目一脸茫然的现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水平,既可以采用冷冲压模具中最简单的单工序模(如冲孔模或者落料模),也可以采用多工序的复合模(如冲孔落料复合模和落料拉深复合模)和级进模。

2.3 课程设计指导微视频

为了使大部分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有一定提高,教师录制相关的课程设计指导微视频,针对课程设计中的每一个设计步骤,例如压力机设备校核,视频的时间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视频后面紧跟三到四个小问题,这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通过从简单到复杂零件的冷冲模课程设计指导微视频,能够让学生感到模具设计想的没那么难,只要按照微视频的设计过程就能进行中等复杂模具的设计。

2.4 课程设计纠错微视频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是采用3至4人一组、每组任务各异的模式进行,一组内提倡求同存异,“同”是指生产的零件都一样,“异”是指不同的模具结构。针对课程设计中会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录制课程设计纠错微视频,让学生能够自查模具的结构及制图问题。例如在编写设计说明书时,纠错视频从字体、字号、章节、图标、参考文献的编写上演示何为规范;在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时,考察的是学生对《工程制图》的绘图原则、《模具材料选用》的材料选用、《零部件精度检测》的尺寸精度、《机械基础》的结构原理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将绘图时常出现的问题,该如何改正,为何要这样改等录成纠错视频,学生在绘制时有所参考,有利于减少出错的地方。

3 教学效果

通过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课程设计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引入多种微视频,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不仅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支持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自行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在课前就提供了相关微视频,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消化,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工作任务的剖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间的合作、商讨等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处,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教学效果显著。

4 结 论

职业教育理念需要不断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固化思维模式;教学课堂需要不断创新,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想做好《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翻转课堂完美地运用到课程设计前期准备、课程设计中期检查督导、后期课程设计问题解决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模具的学习好奇心,能更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模具教学模式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欢迎订购2020年《模具制造》合订本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asiamo1d2021广州国际模具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熔断型端子压接模具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