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
——以九江职业大学为例

2019-12-27 01:49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院校职业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九江 332000)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与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的职业教育教师[2]。教育部从2010年起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且在2018年调整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以下简称比赛),通过比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如何发展与成长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课题。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1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使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技术性、应用性和社会实践等属性是其主要特征[3],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素养要求,包括:

1.1 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文化、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知识,具备在长时间实践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专业态度、素质,并且要能在课题设计或者课堂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1.2 教学设计要求

通过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现代企业文化和技术要求开发和重置课程整体设计是高职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能力要求。理论知识辅助实验实训,实验实训验证理论知识,综合项目实训检验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这些是课程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1.3 课堂实践要求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不能采用传统高校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一言堂,学生全程听”的教学模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通过理解学生和分析学生的能力和性格,寻找适合本专业或者本课程学生的教学方法,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这也对高职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大量的青年教师加入到高职教师队伍中,他们大部分都来自于应届毕业生。通过了解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发现问题与不足,才能“对症下药”,找出改善问题的方法和切入点。

2.1 专业素养问题

首先,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拥有高校教育经历,毕业后直接从“校门”到“校门”,无企业工作经验,导致专业实践技能不足,对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了解和认识不足。

2.2 课程开发能力问题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和开发需要结合市场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青年教师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真、仔细的认识和剖析,忽略了课程体系间的关系,缺少了定位课程整体目标的能力,对于安排和规划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设计和实施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等方面能力不足。

2.3 课堂实施能力问题

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青年教师为非师范生,缺乏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研究,在传统高校中接受到的教育教学方式与高职院校采用的不一致,导致青年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对学生定位不够准确。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自控能力方面低于普遍高等学校的学生,青年教师如果没有准确的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特性,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师觉得自己教的认真又辛苦、学生没有兴趣学”的落差,最终形成职业倦怠感。

3 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作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推动信息教学应用的常态化,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4]。通过比赛的方式,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发展。

3.1 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根据比赛 “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核心技术技能操作”和“创新能力”等要求,促进青年教师研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专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国家规范、学习行业新标准和分析职业素养等内容,促使青年教师能将所知的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行业对岗位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青年教师通过观看、学习和分析全国历届优秀获奖作品,发现和调研产教融合的新趋势、企业技术新发展,提炼出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人文素养和职业态度,补充自身行业认知,对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当专业素养有了提升后,会进一步认识此行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在教学方面除了课本表面的理论知识外,还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新趋势和新技术,指导学生在实训实践中更贴合行业发展,避免企业用人标准和学生培养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让青年教师能够主动地思考、寻找和调整上课教学方式和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3.2 有利于青年教师改进课堂实施方式和方法

根据比赛对课堂实施“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解决方法”、“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资源”、“实现师生、生生全面良性互动”和“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等要求,促进青年教师以专业为起点,以学生为中心,规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社会需求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青年教师学习和使用依据大数据的学习分析、诊断和评价等方式得到的相关数据,琢磨和探究教学理念,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实施;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恰当的信息化技术与科技技术的辅助下,促进教学流程再造,突破教学重难点;青年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和协作性等多方面要求,结合信息化技术,适当支持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实时得出教学评价结果,帮助青年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3 有利于青年教师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比赛虽然是重点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和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但是从点辐射到面才是比赛的最终的目的。通过学习和分析全国历届优秀获奖作品不难看出,作品不仅仅从一个教学任务的角度来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再开发,而是从一门课程或者一个课程组的角度分析和设置教学任务,再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案例进行详细的设计参赛。青年教师通过团队合作参赛,从其他骨干教师中吸取教学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教学方式方法,敢于进行课堂改革。通过一次课堂的改革,反思和规划一门课程的教学革命,从而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4 结 语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不难看出,青年教师通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可以从专业技能方面、教育教学方面、课堂教学方面等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使青年教师明确学习的目标,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式方法,同时,比赛提供了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习手段,打造了社会实践学习的桥梁,从而推动了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

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虽然在参加比赛过程中会出现信息技术滥用、过分依赖、教学改革重点不明确、职业定位不明确等等情况,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青年教师在思考和成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4],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职业院校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