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视阈下建立研学导师评价体系的探索
——基于研学导师与传统导游的比较研究

2020-01-10 02:22曲小毅孟妍红
科教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导游员研学导游

曲小毅 邸 磊 孟妍红

(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 100120)

1 研学导师内涵

在国家旅游局出台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明确提出研学导师(Study Tutor)是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

研学导师这一代名词的提出促成了新职业的诞生。研学导师作为复合型人才要在学生出行前调研学校需求、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校本文化及目的地资源特色策划研学旅行活动主题,开发包含前置课程、现场课程、拓展课程在内的教育方案、并在学生集体出行、集中食宿的交通工具上、各个研学基地及酒店中实施教育方案,对学生的体验探究活动进行指导,以实现拓展视野、提升探究能力、打造高阶思维、深化爱国情怀等教育目的。

2 研学导师与传统导游的比较研究

导游和研学导师的工作内容有共通的地方——都服务于出行者在异地的活动,都要落实旅游企业与出行者签订的活动方案,都要与酒店、交通工具、景区等供应商进行沟通接洽等。因此,导游员具备了向研学导师转型的先天优势。

但两者的业务性质存在本质差别。导游员是游客旅游活动的向导,而研学导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向导。研学导师与传统导游在工作对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行为规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1 工作对象和服务时间的差异

传统导游的服务对象为大众旅游者,以休闲、审美、愉悦为目的,成团的时间多为节假日。导游接团后落实接待计划,进行引导、讲解和安全提醒等,给游客自由活动时间,在签订责任书的情况下也允许游客脱离团队自由活动。研学导师的服务对象是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中小学生,需要全程陪护,绝不允许学生脱离团队自由活动。即使是自由探究时间,研学导师也必须全程无声关注。研学旅行活动时间大多避开节假日,在学期间进行。研学旅行以教育为目的,研学导师要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课题,形成成果。工作对象的特定性及活动目标的指向性使得研学导师的服务难度远高于传统导游。

2.2 工作流程及内容的差异

2.2.1 行前服务内容的差异

导游员在接团前要做知识、物品及思想准备等,但服务的提供是在集散地与游客相见后才开始。研学导师不同,除了进行上述准备外,还需要在行前亲临学校,讲解前置课程,介绍研学目的地背景知识、出行要求等。并向家委会介绍保险购买事宜。

2.2.2 沿途服务内容的差异

导游员在游客从客源地向目的地转移的交通工具上、目的地酒店与景点间转移的途中要进行沿途讲解并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以增加旅途趣味。但娱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较随意,大都由导游员视游客情况即兴发挥、自主安排。研学导师则不同,要在交通工具上看顾好每一个学生,禁止学生随意换座位,随意走动,实时清点学生人数,并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手册的学习。向目的地转移的途中研学导师不仅仅要进行沿途导游讲解,更要介绍与研学对象相关的背景知识。还要说明到达研学基地后的研学任务和注意事项,并反复强调安全禁忌和活动禁忌。所开展的娱乐活动也必须经过事前策划并具备教育意义。

2.2.3 现场活动服务内容的差异

地陪导游员会在导览的同时进行讲解。为调动游客的游兴,导游讲解在客观性、准确性的前提下会适当弱化知识性,增强趣味性。专业知识、逻辑推理少一些,异文趣事,传说故事多一些。研学导师则截然相反。解说词讲求知识性、主题性,所有的讲解和导语都要围绕研学任务进行,对背景知识的讲解不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水平,要体现深入性、细致性,并根据学段特点进行细分。对小学生的讲解语速要慢,要多举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对初中生的讲解要侧重启发性语言的使用,引导学生经过思考、辩论后自己生成答案。对高中生的讲解要善于留白,给学生自我考察留下空间。

导游带团时会给游客自由活动的时间,导游员交待清楚集合时间和地点后不必跟随游客。研学导师也要为学生留出自由探究的时间,但学生的探究活动片刻不能离开研学导师的视线,导师要进行全过程的无声关注,确保学生安全,并配合学校带队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对部分探究成果进行收集。

2.2.4 行程结束后的服务内容差异

行程结束后,导游员要致欢送词、送站。研学导师要多次提醒学生收集、整理物品并做最终检查。此后,研学导师要对学生的过程资料进行整理,以视频和音频、图片集等形式反馈学校。

2.3 行为规则的差异

导游人员饮酒量不能超过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但研学旅行中,研学导师不得饮酒。研学旅行中,研学导师必须寸步不离学生,眼睛要全程关注学生。学生用餐时要指派专人把守各个出入口,防止学生走出餐厅。在参观游览时要全程监控,防止任何一个学生走丢。学生回到宾馆就寝后,研学导师还要进行查寝的工作。这些都是传统导游工作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传统旅游中导游员倡导游客购物,对游客购物的花费不会有任何限制。但研学旅行中,研学导师要对学生购物金额进行控制,并对过度购物行为进行规劝。

3 研学导师考评体系的建立

目前,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研学导师考评体系的建设尚在探讨中。借鉴传统导游员的考评体系,建立对研学导师的准入资质考评体系和服务过程评价体系。

3.1 准入资质考评体系的建立

可以借鉴导游资格考试的方式,通过笔试和面试两环节实施研学导师的准入考评。对笔试和面试划定分数线,并设定不同权重,最终加权平均形成总成绩。成绩合格者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权威认证的研学导师考核机构颁发研学导师资格证书。

笔试部分应该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政府文件的核心要义纳入考核范围。同时还应该设定概念解析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考察应试者对研学课程开发、实施等问题的理解能力。如:传统旅游与研学旅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研学导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实质、作用及设计要求等。

面试部分采用模拟现场的方式,考察应试者生成研学旅行主题的能力、设定目标的能力、甄别资源教育价值的能力、现场引导的能力、讲解的能力、与酒店等部门有效沟通的能力、处理各方矛盾的能力等。

3.2 服务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传统导游的考核方式十分简单,在行程结束后由游客代表填写调查问卷作为导游考核的内容之一。另外是否接到顾客的投诉电话也是评价导游服务过程的一大参考。

研学导师的考核标准应该高于传统导游。首先,评价的主体比之前更加多元化。研学导师要接受学生群体、学校带队教师、旅行社的多方评价,还要进行内省式的自我评价,将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通过现场发放、在线链接等方式向上述群体发放评价量表。研学导师的自我评价采用撰写服务反思的方式呈现,反思中要包含自己的经验、教训、优势、不足及对此次活动的改进方法。

基于研学导师与导游的比较研究,生成研学导师的服务过程评价量规:研学旅行开始前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详细研读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方案;在服装、票据、道具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物质准备;行前课的讲授准确无误,回答学生及家长提问准确、耐心;向家长宣传了保险购买事宜;带领团队外出研学期间能够与教师、学生、酒店、研学基地等各方进行愉快、有效沟通;讲解的过程中能够用规范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言,讲解清晰生动,语速适中,引导科学有效;对学生的安全进行全程无死角的关注,没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醒,态度亲切和蔼;回答学生提问耐心、细致、及时、准确;处理突发状况时镇定从容,符合规范程序,以学生为先;全程对学生的探究、体验过程进行记录;研学活动结束后及时提交学生测评量表和记录研学旅行过程的视频和图册。

蓬勃发展的研学旅行呼唤专业的、有资质的研学导师群体。广大导游员发挥带团、控团优势的同时,要努力提升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实现自身的转型和蜕变,助力于研学旅行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猜你喜欢
导游员研学导游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分析导游员与游客会话的合作原则
研学之旅
黄希川
桂林市大学生导游员预约服务平台构建探讨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