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1-10 02:22吴呈珂申聪聪
科教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专业课育人

吴呈珂 申聪聪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0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对我国青年一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将专业育人与思维育人相结合,融思想政治教育于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二者形成同频共振的协同效应、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既契合当前的课程思政理念,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思政在高校化学分析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最早源于上海的学科德育,即将德育内容科学有序地分解到各门课程中,使各学段、各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后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全员、全程、全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在思想政治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中深入挖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可以说,课程思政的提出,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为一门开设时间较早的基础课程,分析化学是环境、化工、地质、医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和学科基础课程,不仅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对学生专业课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其课程中的方法原理、实践应用等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和思政元素,将其充分渗透融合于课堂教学内容,既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为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支撑。习总书记强调:高校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依靠思想政治课堂“单兵作战”,其他各门课程也都要发挥发挥育人的功能,这样才能使德育全面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据调查,当前我国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学生都需要学习分析化学,可以说,分析化学具有广泛的受众,这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和技能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实现教书与育人同向同行。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在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既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 课程思政在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措施

第一,提高教师的政治文化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必须首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只能教给学生知识,如何更好地运用知识,使之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则离不开正确的思想价值的引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专业性和实用性极强,具有深厚专业知识背景的分析化学课教师,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外,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因而,分析化学专业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这是在分析化学专业课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也是做好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学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分析化学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专业课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还要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精神和理念。因此,首先,分析化学专业课教师应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水平,以自身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分析化学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责任感,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元素,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将教书育人贯彻落实到位。最后,分析化学专业课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精神和理念,打破思政教育和专业课学习“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第二,要深挖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批判性和理论继承性,其分析理论、方法原理和实践应用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深入挖掘这些哲学原理,并将其贯穿于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具体来说,分析化学中的思政元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化学实验中的辩证关系。如现象和本质关系,甲醛法定氮滴定和高锰酸钾法滴定从现象上看,二者是一样的,但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却是完全不同的:甲醛法定氮滴定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溶入导致微红色溶液褪色,而高锰酸钾法滴定则是因为高锰酸钾用量过大导致微红色溶液褪色。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操作规范,要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还要教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如质变和量变,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浓度相同的一定量的氯化钠滴定,滴定曲线和突跃范围的变化就体现出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飞跃的质的变化,教师在实验时应使学生明白任何事物的变化都要经历量变、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人的思想认识、学习进步等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如可能性和现实性,人们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按理论判断应该是正向进行,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如理论判断的进行。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只能无限接近真理,却永远无法穷尽真理。所以面对实验中的可能性,不要直接予以否定,而应该从多方面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尝试。二是理论知识中的哲学原理,如普遍联系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分析化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之间也存在普遍联系的现象,溶剂笼的形成、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测定、吸光度与透光度的相关性等等,教师在讲解这些专业知识时要深挖其中的哲学原理,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使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如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就如化学中的酸和碱、混合物和纯净物、亲水性和疏水性等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利因素可以转化为不利因素,而不利因素也可能转化为有利因素,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第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长期以来,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分析化学教学,这种方式虽然能确保知识的有效传授和掌握,但却无法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更有甚者易形成“满堂灌”。为提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线上线下互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一是案例教学法。分析化学是一门表征和测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在讲解“络合滴定法”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滴定方法的原理,教师可通过对生活饮用水硬度进行测定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升教学的育人效果。二是问题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先学习理论知识不同,问题驱动法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如在讲解化学需氧量测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对环境进行检测”,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从而既实现教师从原来的“演员”变成现在的“导演”,而学生则从原来的“旁观者”变成现在的“演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实现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寓思政元素于专业知识的目的。三是,线上线下互动模式。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媒介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样。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新媒介等资源,合理布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潜藏在知识中的德育教育。

分析化学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开展思政工作,既是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立德育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寓课程思政于专业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专业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