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研究

2020-07-22 02:04孙远强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效能精准教学方式

孙远强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在当今“互联网+教育”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得到延伸和拓展,传统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智慧教学工具的兴起,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成为可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能够精准分析学生学情,为教师实施个性化、精准化教学成为可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的路径,在技术的支持下探索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教学。可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精准化教学已经被写入到国家的政策文件中,成为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让每一个学习者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获得充分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混合式学习

何克抗教授〔1〕提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线上的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效果。李克东教授〔2〕提出混合式学习形式上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混合,但其更深层次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或虚拟社区的混合等。可见,混合式学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网络学习空间

国内学者对网络学习空间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杨现民等〔3〕认为广义上除了专门用于网络学习服务的平台如MOOC、学习管理系统外,还可以把提供空间服务用来支持教与学的也纳入网络学习空间的范畴,即支持在线教学活动的一切平台。祝智庭等〔4〕认为网络学习空间是角色空间、资源空间、工具空间、过程信息空间要素相互沟通联结构成的虚拟空间。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网络学习空间能够为在线教与学提供支持,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开展数据驱动下精准教学的重要工具。

(三)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是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5〕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设计测量过程来追踪小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提供数据决策支持,以便“将科学放在学生和教师的手中”〔6〕。可见,精准教学的初衷是将传统的经验判断教学转向数据驱动教学,希望通过记录学生学习的全周期数据,并以此来精准地分析每位学生的学情,帮助教师实施精准的教学,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但是由于缺乏技术的支撑,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难于测量、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并且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程度也不高〔7〕,因此,精准教学的应用并不乐观。

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模式构建

传统教学环境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难以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精准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兴起和应用,能够通过工具收集学生全周期的学习数据,为实施精准教学提供了条件。本研究结合精准教学的特征〔8〕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模式特征,构建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的精准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精准学情分析、精准教学实施、精准教学评价。

图1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模式

(一)课前-精准学情分析阶段

课前教师结合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分析课前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如图2所示),围绕知识点设计学习课件。为了避免学习资源的单一枯燥,学习资料应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元素。然后,围绕知识点和学习课件设计对应的自测题以便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给学生推送学习课件。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自主自定步调学习,完成相应课件学习后,通过自测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当学生测试成绩达标则完成课前学习;当学生测试成绩不达标则继续观看学习课件,直到测试达标为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数据查看学生观看课件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长,结合学生的测试数据精准分析课程学情。

图2 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的知识框架

图3 自主开发的在线测试平台

(二)课中-精准教学实施阶段

课前测试采用了自主开发的在线测试平台(如图3所示),知识点的粒度可自行控制。通过对学生课前测试题完成情况以及课前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精准掌握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动态地调整课中教学内容。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的精准教学模式课中实施过程是:首先,通过对课前精准学情的分析,教师对难点、易错点进行分析讲解,并且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对讲解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方法完成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前学习数据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可能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尽量在课中解决学生的问题。最后,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同时其他同学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即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形成全班级的众人互动。随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解决学生疑惑。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在课堂上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任务,有余力进行应用、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的训练,又解放了教师,让教师能通过数据分析功能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指导。

(三)课后-精准教学评价阶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去评价,既不全面也不及时,而且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也无法掌握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因此评价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采用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的精准教学模式,可以记录学生全周期的学习行为数据,包括课前观看课件情况、课前自测情况、课堂考勤情况、课堂测试情况、课堂参与讨论情况等,让课堂教学评价更精准。教师能够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进行课堂的总结反思,动态调整后续的课堂教学计划。同时网络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了多种沟通反馈渠道,方便学生与教师进行实时问答、互动探讨,师生互动的空间也得到了延伸。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实施

本研究以“PHP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以真实项目网上商城为载体,课程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穿插其中,采用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前端分析

本研究选取本校17软件技术3班进行教学实践。高职学生具有理论理解能力比较弱、学习毅力比较差,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强、对项目教学感兴趣等特点。由于生源多元多样,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因而需要教师提供精准化指导。传统教学难以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也难以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二)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真实项目网上商城为载体,通过把项目划分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中,将每个知识点制作微课、PPT课件和练习题。课程内容划分如表1所示。

(三)教学过程

本研究通过构建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模式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图4所示。

(四)教学评价

雨课堂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全周期的学习行为数据,包括课前观看课件情况、课前自测情况、课堂考勤情况、课堂测试情况、课堂参与讨论情况等。每次上完课,雨课堂平台自动根据记录的学生学习数据精准推断出优秀学生、预警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使传统的经验教学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

表1 “PHP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图4 精准教学实践

四、教学效果分析

本团队在课程结束后, 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包括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

(一)学习成绩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的平均值、优秀率(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 均高于传统课堂班级(学生成绩统计如表2所示)。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ig.(双侧)<0.05,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里的对照班采用的是上一届相同专业的班级,因此成绩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混合学习中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表2 学生成绩统计表

(二)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分析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评估”〔9〕,因此,学生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解释为“学生对自身能否成功完成在线学习任务的主观评估”。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会影响精准教学模式实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普遍认为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无法很好地完成课前推送资源的学习,那么教师要提供各种支架帮助学生提高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所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量表采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谢幼如教授团队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10〕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如表2所示)。笔者利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问卷的Cronbach’sα值=0.869, 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教师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结束后,对实验班38名学生采用量表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为97.4%。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42。进一步对学生每道题平均得分进行排序,排名最后三位的题目分别是“我能够按照拟定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上网学习时间”“我经常帮助同学解决他们碰到的网络学习问题”“在上网学习过程中,我能够不受干扰完成学习任务”。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持中立态度,学生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常常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很好地完成在线资源的学习,如难以按照预定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线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等。

(三)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分析

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是指学生对采用网络学习空间实行的混合式教学的认可度。为了调查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否更喜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这种混合的教学模式,是否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本团队设计了“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量表”。经测定,问卷的Cronbach’sα值=0.937。这表明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后发现学生的平均得分为4.21,其中“我认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更好”得分最高;得分次高的是“我认为有必要开展此类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最低的是“我会及时地向老师反馈不懂的学习内容”。73%的学生认为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75.6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更加积极。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对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的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喜欢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普遍认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更好,应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但学生课前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够高,遇到不懂的内容没有及时跟教师反馈。

五、总结与展望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随着大数据、学习分析和各种智慧教学工具的兴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果。本研究将网络学习空间、混合式学习、精准教学三者融合, 构建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模式,进而依托“PHP程序设计”课程, 开展了混合式学习中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实践,并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学习成绩和问卷调查,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高,虽然学生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还有待提高,但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喜欢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模式。

后续研究将根据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精准教学模式,研究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课前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效能精准教学方式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精准扶贫二首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