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2020-08-10 09:03李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李迪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与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背景下,德育教育成了现今各个教育机构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越发重视德育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应该在各 个教育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从小学生抓起,不断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正常开展。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更重,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断提高。小学教师不仅需要积极为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有序的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逐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做好榜样,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将作者生平作为德育教育切入点,逐步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可以从介绍课文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以人教版二年级的古诗词《赠刘景文》为例,教师在讲述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介绍苏轼的生平历史,让学生简单了解到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当时的社会背景,苏轼的抱负志向,可让学生理解苏轼的所思所想,了解苏轼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让小学生明白苏轼是在什么环境下做的诗文,诗文创作的原因,其中潜藏的情感。让学生了解苏轼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间接的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小学生对苏轼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讲述《赠刘景文》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中潜藏的情感与理想。通过这种教育方案,小学生可了解到《赠刘景文》于1090年创作,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诗文的前两句是鼓励好友刘景文需继续保持自己傲雪冰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而后两句则是安慰好友,困难只是一时的,短暂的,刘景文不能因为困难意志消沉、郁郁寡欢,需积极面对,勇往直前。通过诗文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苏轼个人的思想品德,苏轼的性格特点以及价值观念,在降低诗文学习难度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求学路上遇见困难也不要轻易放弃,需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勇敢的解决困难。

二、创设教育情境,促進德育教育的渗透

近年来,我国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教材进行了改版,在其中增添了许多具有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在其中增添了许多近年来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课文内容中均蕴含优秀的思想道德内涵,如诚实守信、爱国情怀、勤劳勇敢、勇往直前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在德育教育渗透入语文教育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德育内涵,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德育背景,让小学生在德育背景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当前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各个教育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制作教案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社会背景,利用网络搜集相应资料,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教学背景设置成视频或是PPT,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充分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小学生融入教学内容的社会背景中去,最大程度上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内容《日月潭》时,教师应在网络上搜索日月潭的风景视频,将其作为本次教学背景,同时还需要挖掘日月潭背后意义深远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视频的同时,娓娓道来日月潭背后的故事,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对日月潭风光、日月潭故事的好奇心,促使小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激发小学生对我国山水的喜爱之情,间接提高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三、课堂教学多元化,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还需变革教学方式,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始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期间,不仅要积极利用各色设备,还需要结合课文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让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促进德育教育充分渗透的同时,间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内容《三个儿子》时,教师在初步带领小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看到的儿子是哪一个妈妈的儿子?”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探究老爷爷为什么只看到一个儿子。在小学生回答老爷爷看到的一个儿子是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后,教师可适当引出“孝顺”这一优良的品德,在讲述课文的同时,让小学生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可再度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是妈妈的孝顺儿子吗,为什么?和同学们分享你和妈妈的小故事吧!”让小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回忆自己以往的行为举止,让小学生形成孝顺妈妈、孝顺亲人的思想。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该鼓励小学生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孝顺的事情,在次日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孝顺”意识的同时,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作孝顺的事情。由此,不仅可以将德育教育充分渗透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有效提高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还可改善小学生言行举止,让小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人。

结语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出综合素养高的四有新人,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品行优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开敏.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速读(中旬),2019,(9):210.

[2]朱艳.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43):41-42.

[3]李耀文.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下),2019,(12):125-126.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