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的教学构建生态课堂

2020-09-10 06:06唐灏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化学生活化

摘 要:生态教学倡导构筑系统、整体、联系、和谐的课堂教学,其重要核心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所以生态课堂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真实生活化教学情境,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有积极生命情态的人.以一节江苏省化学优质课为例,阐述了如何用生活化的教学构建一堂生态高效的化学课.

关键词:生态课堂;生活化;核心素养;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0-0088-02

作者简介:唐灏(1985.3-),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平衡的生态课堂必须是生活化的课堂.在生态课堂中,需要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把教师还原为真心真意、有真情实感的人.营造一种“生活态”,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生态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处在一种“亲临现场”的主动状态中,学习成了有生命意义的生活.

生活化是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既是源泉,也是目的,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因此,在了解初中化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其核心素养,重视化学学科教学中的生活化问题处理,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相互融合.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构建生态课堂奠定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及教学计划制定、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化学学习中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化学学科生活化问题教学.具体表现在:

1.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及教学大纲要求,注重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并根据生活现象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引导学生们能够注重化学知识学习与掌握过程中处理生活问题,并解释生活现象,确保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理念先进性;

2.加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运用,将化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加深对不同化学知识点的理解;

3.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应将生活元素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模式及环境中汲取更多的化学知识.

比如,人教版第十二单元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节课,一般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书本知识划一下重点,然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就可以了,本节课的内容中考最多也只会考到2分,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这部分内容.但是21世纪的中学生除了需要好的成绩,还需要更好的面向未来.面向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就提到的全面发展包括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其中自主发展就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然而这节课就是能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饮食搭配和从体外摄取必须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教材在调查与研究栏目中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就是让学生意识到每一种营养物质都有一个合理的摄入量,还能够指导学生一日三餐如何合理搭配.通过收集某些化学物质引起毒害(如吸入有害气体、误食有毒物质、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物等)的资料,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避免摄入有毒有害物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创设真实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实现生态课堂搭建平台

基于化学学习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初中教师能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活场景创设,引导学生们理解各个化学知识点.具体表现在:

1.在開展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开展必要的调查分析工作,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及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等,进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为课堂教学中生活场景创设提供保障.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出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场景,确保课堂教学计划的深入推进;

2.针对初中化学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应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们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理解不同的化学概念;

3.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化学学科与生活现象紧密地连接起来,实现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场景再现,提高学生处理生活实践问题的化学学科综合能力.

比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节课以设计食堂菜谱为线索展开教学,学生和教师一起设计菜谱,由教师设计的菜谱展开对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教学,学生从一开始只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菜谱,到学完本节课后,学生会从营养搭配的角度上去选择菜谱,希望学生能够在意识上和在今后的习惯上对饮食搭配有所改变.在糖类的教学环节中,通过给学生品尝熟土豆的味道,活跃课堂气氛,并且真实感受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过程,加深印象;另外创设分析为糖尿病人推出的无糖饼干的情境,让学生明确糖类和日常生活中的糖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糖尿病人也不可以对吃所谓的无糖饼干;在油脂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分析青少年的肥胖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的重要性,并且提倡经常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在维生素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经常吃的VC泡腾片介绍维生素C,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节课的教学思维导图如下: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贯彻落实生态课堂理念

初中化学教材中所述的内容与日常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学生化学实践能力培养及提高非常重要.因此,为了达到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要求,实现化学教学中生活化问题的有效渗透.这些措施包括:1.教师应重视生活化问题的化学方式灵活使用,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对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要点进行深入挖掘,提高他们化学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由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化学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们通过对生活现象的阐述及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激发化学学习方面的求知欲,进而自觉地通过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及思考,理解不同的化学知识点;3.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生活化问题教学理念、方式的高效利用,并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化学学科学习效率,并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比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节课一开始由《舌尖上的中国——无锡美食》的视频将学生的思维直接带入饮食主题,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以flash动画方式展示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在酶的作用这一教学环节中,设计了生、熟土豆分别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学生分组实验.采用微型化、生活化的实验器材,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盒代替烧杯,用滴眼药水的瓶子代替试剂瓶和胶头滴管,不但节约药品,更贴近学生生活;在甲醛使蛋白质变质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如何鉴别甲醛浸泡过的鱿鱼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解决了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真实的感受到这是一节有用有收获的化学课.

生活是自然真实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自然真实的.追求生态课堂的和谐融洽,让师生情感沟通交融,才智共生互赢.生态课堂下的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把生活的真实情境搬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生动、活泼、新颖的教学方式,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就能创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自由的生长,因而这样的课堂是幸福的,学习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罗志定.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01):117-118.

[2]曾晓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09):265-266.

[3]吴新建,张贤金.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7(06):115-117.

[4]尤月虹.发展中学生化学核心概念理解的实践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04):64.

[5]周士勤.生态课堂的基本涵义特征及认识[J].教育科学论坛,2007(1):40-41.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初中化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