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

2020-11-19 02:42马会闰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先验现象学海德格尔

■马会闰/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心即理也”是本体论

王阳明认为理并不在心之外,而是在心之内,心就是理,理就是心,心与理是合二为一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理代表着普遍的行为规范,同时每个人又有自心,自心具有个体性和特殊性。自心与理的高度融合使得心实现了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与个体性道德意识的统一,心不离理,理不离心,此心即理。“‘心即理’并不是为了把心客观化,而是想把理主观化,即把作为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溶化在主观思维能力之心中。”

心其实是一种主体意识,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超越一切的绝对本体,即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良知是上天赋于每个个体心中的,人一出生,心中便内含良知,这是一种先验论。良知超越一切,是评判一切的标准,良知是客观的,人世间一切事情都要以良知为准则来进行善恶判断,良知便是一切价值判断的本源。

良知作为心之本体,无所不包。从心与物的关系来看,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在即是物,心外无物。所谓的意,是心对物的一种指向,所谓的物,是被赋予了心之意义的物。心包含万物,主体通过心的意指而赋予了物意义,心体指向学习,学习便是一物,心体指向吃饭,吃饭便是一物,从而使得生活中的各类事物都被纳入到心体建构的意义世界之中。心外无物不是说本然之物离开了主体就不复存在,而是指物只有相对于主体而言才具有意义,万物的意义就是由良知所赋予的。意义世界中的万物,既具有主体赋予的意义,又有自身的自在性。

二、“致良知”是认识论

王阳明认为良知天然存在于内心,良知就是天理,万事万物的规律全部都包含在良知里面,探求真理不必像朱熹一样向外进行探索,只要向心追寻,达到心中本来固有的良知,便可以掌握一切真理。王阳明理解的格物致知中,格是更正,物即蕴含所要探求知识的载体,致也就是达到,知即要掌握正确的德性修养,格物致知就是更正错误认识,回归良知,形成恰当的德性修养。因此,格物致知并不是其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把天赋良知中本来就有的正确认识贯穿到万事万物中去,万事万物依靠良知而存在,良知就是一切真理的来源。“王阳明的‘良知’完全是一种非理性的本体存在,它对善恶是非进行把握的‘知’的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道德情感上的直觉判断,不需要逻辑推理,也不需要概念分析,不需要思考预测,更不需要度量谋划。”这种观点与康德“心为自然界立法”的观点有相通之处,一切善恶的评判标准都是个体的良知,否认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性,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良知在主体心中一开始就具有精神本体的意义,但这种本体就好比潜能,需要通过后天的工夫不断进行延展。致良知的工夫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良知作为本体,蕴含无限的真理,每一个阶段对良知的认识总是有限的,每一个新阶段的认识都是对上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致良知的工夫经过长期的量变积累就会产生质变,通过这种质变的提升,主体对良知的认识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对良知的认识有起点,但没有终点,对良知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这一过程不会终结,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

三、“知行合一”是实践论

知行合一在逻辑上是对“致良知”的延展,也可以视为“致良知”的实现途径,主体通过知行合一能够不断明晰和感悟先天赋予的良知。王阳明对朱熹割裂知与行的知先行后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他反对那种只会繁琐且空洞的思考而不去身体力行的实践的思想,也反对那种鲁莽的只知道行动而不懂得思考的思想,他注重知与行的统一,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从而将知行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认知与行动的动态转化过程,最终达到明觉的良知。“真正重要的是,只有把意识的流动理解为‘内在之行’或作为某种客观性而呈现出来的‘行’的‘前形态’,‘知行合一’之说才可能真正贯彻到底而成为颠仆不破,也才可能使人的活动体现出‘“彻内彻外”’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王阳明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也看作是行,这种思想动机是意识,还没有向行为转化。王阳明将行为动机和行为本身混为一谈,意在劝诫人们注重思想层面的道德修养,杜绝不良的杂念,回归良知。王阳明以知为行,虽然可以让恶的思想不外化为恶的行为,让恶的动机消失,但善的动机固然符合良知,善的动机实施起来却也未必会产生善的行为,主体自身对良知的感悟能力不同,就有可能根据其他主体实施的善的行为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这种结果未必就符合良知。

四、“阳明心学”和西方现象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著名的岩中花树中,友人认为花开花落皆为自然现象,因此与我无关,而王阳明则认为事物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花与人的心相关,人来看花时花才开了,这颇有点存在即被感知的味道。其实,王阳明的重点不在于客观事物上,而在于心体为客观事物赋予了意义,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因人的存在而具有了价值。王阳明的这一思想和西方的现象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现象学是一种意向性学说,关注主体意识的意向性活动及其意义。在现象学大家胡塞尔那里,作为一种认识批判,现象学是在主体性的认知活动中寻找具有普遍性的客观真理,王阳明则是从主体性上来寻找一切真理的源头。胡塞尔和王阳明都强调了知识的先验性和主体的意指性,都是先验哲学,但胡塞尔更注重纯粹意识,王阳明则注重一种伦理上的建构。

海德格尔超越胡塞尔的认知现象学而转向存在现象学,海德格尔在存在意义上也讲良知。海德格尔和王阳明都试图在人的生存中去探求最原初的良知,都注重生命体验和行动。“海德格尔按照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描述事情本身(现象)‘如何’的宗旨,摒弃或者悬置了伦理道德的和评价性的描述,而是去呈现‘良知’如何在人的生存中展开。”海德格尔的良知并不是先验的存在,而是在由常人的存在向本真的存在回归时自行呈现出来的呼唤。王阳明的良知则是先验的,且是天然存在于主体内心之中的至善。海德格尔的良知就是主体被唤起的此在,就是人之为人的根基所在,良知呼唤就是要跨越日常的沉沦状态,打破既有的限制而回归生命存在的本真,是走存在论的路,这个良知的呼唤是来自主体自身的。王阳明的良知也是对人的根基的探求,这个良知同样来自于主体自身,但他的良知最终要回归到一种普遍的标准和秩序上去,也就是追寻德性的完善,是走道德论的路。

五、对“阳明心学”的评价

王阳明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的哲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极大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万事万物与人心融为一体,这使得中国哲学在无限的心之空间内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此心就是良知,“阳明心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光复良知,达到我心光明的境界。达到了这种光明境界,心外也就无物,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了。良知亘古长存于每个个体的心中,每一个人都要善于向内寻求良知,在寻求良知的过程之中提升自我,并使自我自由的栖居于大地之上。“阳明心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启迪主体进行思考,在知行合一中永无止境的追寻良知,从而达到至善大成的境界。

尽管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并进行了较为严谨的逻辑论证和心学体系的建构,但这种主观唯心主义不可避免的还是存在局限性。用今天的阶级理论讲,王阳明站在官僚和地主阶级的立场之上,宣扬封建道德是人人心中内在固有的先验意识,人人都要遵守和探求封建道德,无非是把心学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力量,破心中贼来巩固封建统治。单纯从哲学上来看,”阳明心学”也有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王阳明的良知是天赋的,但这种天赋由何而来?最高的良知又是什么?人死之后,良知往何处而去?人能否达到完全的良知?如果不能达到完全良知,人的意义又在哪里?这些都是”阳明心学”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既然人们要根据自己探求的良知做事,而每个个体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极易导致对善恶的评判不取决于外在的意见,而依靠主体的自我评价,这就容易陷入相对主义判断,从而与良知的绝对性和标准性产生冲突。如果良知如王阳明所说是先验的不变的,那社会的道德标准应该也是一成不变的,但这又明显与现实相悖。“阳明心学”上述的种种理论张力为“异端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也为”阳明心学”后来的学派分化埋下了种子。

猜你喜欢
先验现象学海德格尔
康德定言命令的演绎是一种先验演绎吗?——论纯粹知性与实践理性在先天原则证成方面之异同
从中心到切线:现象学心理学的当代反响
浅析海德格尔的“存在”观念——以黄玉顺的三个方面批判为中心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研究与实现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先验想象力在范畴先验演绎中的定位研究
历史现象学的现状与目标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先验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