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脓胸的临床研究*

2021-01-04 11:32郭昌徐海亮杨泽西孙燕川宋建民卢瑞琪李丽杰顾振解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5期
关键词:脓胸胸水脓液

郭昌 徐海亮 杨泽西 孙燕川 宋建民 卢瑞琪 李丽杰 顾振解

脓胸是指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脓性的致病菌多来自肺内感染灶,少数来自胸内和纵隔内其他脏器或身体其他部位病灶,直接或经淋巴侵入胸膜引起感染化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菌种[1]。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干咳、盗汗、胸闷、乏力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病程拖延时间过长,会导致胸膜增厚及胸膜纤维板形成,使得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也可能发展为慢性顽固性脓胸,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2]。常规的治疗方式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引流胸腔积液,使得患者症状得以缓解,但该种治疗方式疗程长,部分患者难以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最终需要手术治疗,而增加患者痛苦及治疗费用[3]。临床实践证明,在患者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可取得良好效果,可改善病情。本院常规抗感染治疗下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脓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0 例脓胸患者。(1)纳入标准:①患者胸腔积液为单侧,经过B 超及CT 检查,发现黏稠、混浊及不易抽取的脓液;②病程不超过6 个月;③伴有胸闷、胸痛、干咳、乏力等症状。(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②精神类疾病或意识障碍;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④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及结核性脓胸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患者及家属知情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该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止咳化痰、锻炼肺功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胸腔穿刺抽液、胸腔内注入甲硝唑及碳酸氢钠反复冲洗脓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胸腔置管,注入20 万U 注射用尿激酶(生产厂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20040,规格:10 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夹管2 h 后,开放引流管,2 次/d,直至胸水呈现淡红色,停止使用尿激酶。行超声检查,如胸腔内无积液,及时拔除引流管,给予抗生素治疗。两组均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效果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经胸部B 超及CT 检查发现患者胸腔脓液清除干净,胸膜未见增厚情况,无胸膜板形成,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有效:治疗后经胸部B 超及CT 检查发现患者胸腔内仍存在部分脓液,胸腔狭窄且胸廓明显变形,患者临床表现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经胸部B 超及CT 检查发现患者胸腔仍存在大量脓液,病情有加重趋势,出现喘息、呼吸困难、肺不张及肺功能下降等临床表现,胸腔容积减小、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包裹等病理改变。总有效=显效+有效。(2)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包括每日胸水引流量、引流管拔管时间、胸腔引流液从黏稠变澄清的时间及脓腔闭合时间。(3)采用B 超及CT 检测患者胸膜厚度变化情况。(4)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数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0~75 岁,平均(48.23±3.23)岁;脓胸类型:肺挫伤后继发脓胸19 例,原发性细菌性脓胸21 例,肺癌继发脓胸10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2~76 岁,平均(49.01±3.21)岁;脓胸类型:肺挫伤后继发脓胸20 例,原发性细菌性脓胸21 例,肺癌继发脓胸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6,P=0.004),见表1。

2.3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每日胸水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引流管拔管时间、胸腔引流液从黏稠变澄清的时间及脓腔闭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胸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两组治疗前后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数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cm,()]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cm,()]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数变化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数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脓胸是呼吸内科和胸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因肺炎、肺挫伤所致,也可因其他部位感染直接或间接经淋巴或血行进入胸腔而感染。按病理过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按致病菌分为化脓、结核和特异性病原菌脓胸。按波及范围可分为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其致病菌多来自肺部,患者胸膜腔出现化脓性感染后早期可见明显渗出物,胸水稀薄,随着病程的发展,黏液逐渐变得稠厚[4-5]。引发疾病的致病菌较多,细菌培养可检出多种致病菌,图片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不积极治疗,脓液量增加会压迫患侧肺组织,同时可并发感染性休克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6]。后期也可遗留下胸膜粘连肥厚,影响其呼吸功能。因此,及时对该病加以诊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显著意义。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是脓胸的常见治疗方式,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易导致慢性消耗,使得其重要脏器逐渐衰竭,最终走向死亡[7-8]。临床常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脓液,因脓液稠厚容易出现引流不畅,拔管时间延长,导致脓液胸腔集聚,感染不易控制及并发胸膜肥厚。临床常采用抗生素及采用碳酸氢钠冲洗,可起到抗感染及稀释脓液的效果,使得细菌生长的内部环境遭到破坏,进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稀释脓液,但该种治疗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9-10]。

尿激酶是一种酶蛋白,作为新一代溶栓剂,采用生物技术从健康人体或肾脏提取,注入胸腔后,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蛋白质可通过酶,分裂成小分子量的纤溶酶,使得纤维蛋白聚集组织遭到破坏[11-12],同时还能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胸腔积液的黏稠度,使得胸腔内脓液得以稀释后顺利排出,清除胸膜分隔及粘连,增加了引流量,从而减轻脓液吸收带来的畏寒发热现象,促进肺部复张,使得病灶尽早得到恢复。增加了脓液排出,减少了感染灶,减少炎性物质的吸收而缓解脓毒及败血症,缩短了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了病情的康复[13]。尿激酶注入后,脓液黏度降低,脓液胸腔积聚时间变短,炎性增生减轻,使得胸膜粘连增厚情况得以减轻[14-15]。尿激酶注入后,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蛋白质通过酶分裂成小分子量的纤溶酶,加之抑制蛋白纤维素的聚集,故治疗后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从而降低了胸腔脓液的浓度,减轻了胸膜增厚粘连,促进了胸腔脓液的排出,加速了脓腔的闭合,缩短了拔管时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胸水引流量更多,引流管拔管时间、胸腔引流液从黏稠变澄清的时间及脓腔闭合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治疗效果显著,其操作简单,只需要一次置管,可反复冲洗,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节省医疗费用开支,患者接受程度更高[16-1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胸膜厚度减轻效果优于对照组,胸水黏蛋白及有核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尿激酶治疗的优势,对于病情的控制有着显著意义[20-21]。

综上所述,针对脓胸患者,使用常规抗感染治疗下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效果显著,增加患者每日胸水引流量,使得胸腔内积液得到充分引流,缩短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胸腔引流液从黏稠变澄清的时间及脓腔闭合时间,减轻了胸膜增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脓胸胸水脓液
遇到恼人的“火疖子”,该怎么办
肝硬化并胸水再发危险因素的预测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胸水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疗体会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结核性脓胸术后残腔形成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略谈小儿脓胸的胸腔镜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