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1939-1941)》与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建设

2021-01-12 21:43丁若浩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武装工作

丁若浩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中国青年》杂志自1923年创刊以来就以“引导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为宗旨,誓要做好《新青年》的接力棒。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国青年》在1927年被迫停刊,1939年4月一度被搁浅的《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这次复刊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作为普通青年刊物重登历史舞台,还在于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亟须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和培育服务于全国抗战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机关刊物,能够把有志抗日、愿意与工农结合的青年吸引到统一战线中来,为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力量,为培养进步青年和党的接班人创造条件。

一、《中国青年》与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随着全国抗日局势的日益严峻,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中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会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为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随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提供了战略支撑。

(一)《中国青年》担当共青团第一刊

随着抗日战争走向相持阶段,刚刚发展起来的爱国统一战线可能随时走向崩裂的边缘,党中央认为要继续推动青年运动,组织青年抗战,就必须促成青年爱国统一战线,仅靠青年组织建设是不够的,并且在如何引导青年上也缺少专门的宣传媒介,继而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各地青年团的领导机关)的领导下,《中国青年》复刊, 用来帮助宣传、引导、动员、组织、教育青年,鼓励和引导青年参加爱国运动,并促成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时任主任冯文彬在《中国青年》的发刊词上,鲜明直接地指出了复刊《中国青年》的主要任务:一是继续动员青年参战,二是促成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三是发扬青年的劳动精神和优良作风,四是帮助青年学习,五是弘扬青年英雄事迹,六是继承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革命而奋斗。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青年》出版的主要目的是为战略相持阶段的青年运动提供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持,团结和动员青年参战,帮助促成全国统一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

(二)抗日民族危机下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新认识

自鸦片战争以来,青年自身意识觉醒不断得到强化,加之新式教育的影响,青年的民主救亡意识不断激发,尤其是五四运动的胜利,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注重对青年学生的组织教育和对青年运动的引导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吸引青年创造了条件。红军到达延安后,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及刚刚通过的《关于青年统一战线任务的决议》精神指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得到了迅速恢复。如何看待青年运动的发展前途,党中央提出“由于中国国内形势的剧烈的变动,最广大青年群众参加到救亡运动与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来”[1]110的决定,为青年运动指明新方向,同时准备改造共青团,把广大青年吸收到参加抗日救亡的民族统一战线上来,把组织和团结青年作为为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中心任务。这时候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深刻认识到青年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2]565,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方面军,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2]565,号召青年们不仅要保持自身的团结,而且还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即和“主力军”结合,并且二者只要“结合在一块”就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就能攻破敌人坚固阵地和最后堡垒。

(三)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建设的需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极大地刺激了广大青年的救亡神经,青年学生再一次发挥先锋和桥梁作用,在全国各地开展罢课游行活动支持抗战,组织抗日救国会、抗日演讲队等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但是国民党政府对青年学生的请愿活动进行欺骗和镇压,不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实质上是继续推行“不抵抗”政策的一种表现,引起了青年爱国学生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学生爱国运动。尤其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开展,不仅得到全国学生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还把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有力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也有力印证了青年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在1936年的共产国际“七大”会议上,认为党的共青团应由狭隘的青年工人组织转变为包括工、农、小资产阶级青年及一切反帝青年的广大群众组织。随后中共中央和团中央根据这一会议指示开始筹划和落实,以《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为标志,共青团正式改造为“青年救国会”,在党的领导下以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吸收广大青年进行团结抗日,从而也使青年运动由“非法”“秘密”的组织和活动向合法、公开的形式转变。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又发出“使各地区内各种形式各种性质的青年团体互相联络合作,逐渐形成一个地区以至全国的青年救国联合会”[1]374的指示,为青年爱国运动指明奋斗方向。

二、《中国青年》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贡献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共青团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以“服务青年,建设青年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秉持青年“爱国”和“团结”两大主题,重视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宣传、组织宣传和工作方法的指导。

(一)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宣传

《中国青年》开篇就向世人揭示了以“爱国”和“团结”作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口号和主题,这主要是因为抗战爆发后,各地青年团大量涌现,有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些是青年群体自发形成的,有些是由其他党派领导的。如何形成一个地区以至全国的青年救国联合会是摆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又困难的任务。一方面“中国青年统一战线的发展,带着比较长期的、复杂的和不平衡的性质”[3]181;另一方面“主张青年团体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希望青年在政治上的自由与发展进步,希望青年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大量发扬,更要求革命青年一致团结起来,共同奋斗”[3]182。为了促进各青年以及青年团的相互联系,促进全国青年运动的统一和团结,必须先从宣传工作做起。作为青救会(当时的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号召“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并以“全国青年团结起来”作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建设主旨,告知青年要想“先把强盗赶走”,青年必须“爱国”和“团结”,由此也成为了《中国青年》宣传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两大基本主题。在第一期的发刊词、《青年要学会打仗》《组织广大青年参加生产运动》《晋西北农救会是怎样建立的》等文章中,都凸显了这个主题的迫切意义。在第二期的“五四特辑”上,毛泽东、陈邵禹、陈云、刘少奇、冯文彬、洛甫等人也先后发文表示,五四运动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青年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是无穷的,希望在抗战中“全国青年与文化人负有大的责任,把自己的工作与工农民众团结起来”[4]46,只有“全国青年更加团结前进”,才能“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彻底胜利”[4]51。同时,为配合中央和各地青年团组织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建设,宣传“爱国”和“团结”,《中国青年》使用了各种宣传方式如诗歌、读者来信、小说、谈话、社论、通讯、童谣等,宣传青年团结抗日的重要性,这些都集中表达了青年的“团结”和“爱国”热情。在宣传内容上,以形势政治、马克思主义、青年运动、青年教育等内容教育青年爱国和鼓励青年参战;在组织宣传动员上,《中国青年》结合党团组织工作重点进行宣传,如刘光的《青年统一战线是现阶段青年运动的基本方针》、冯文彬的《青年运动中的两个方向和两条路线》等文章实质是党中央、青年团中央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对青年运动进行宣传思想指导,以推动青年运动向纵深发展。同时,注重借用一些宣传方式和策略,对一切影响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团结的问题进行批判,如批评影响青年“团结”和“爱国”的青年顽固分子,以及青年中出现的消极妥协投降心理等,保证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稳固。

(二)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宣传

随着抗战进入战略相持期,战场也逐渐转向敌后战场,日军以主要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的兵力,为了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地帮助青年克服投降、分裂和倒退的危险,使党成为一个在全国青年中有影响力和群众性的组织,必须重视对青年工作的组织建设,使青年运动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得到巩固和发展。其中,通过《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青年统一战线是现阶段青年运动的基本方针》《青年运动中的两个方向和两条路线》详细介绍了党的组织路线、组织方针;通过《成都青运检讨及今后动向》《开展当前青运的三个基本问题》《青年与民主运动》《目前青年运动的任务》《边区青年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等文章介绍了各地及全国青年运动目前面临的任务、问题及今后的方向;而《晋东南的青年运动》《陕甘宁边区青年民主运动》《怎样建立青年武装组织》《华北建立正规青年武装的经验》等,通过总结各地的青年运动经验,帮助各地青年团建设武装组织。同时,在思想组织上,要求青年以及青年工作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思想,因为只有“一切倾向马列主义的青年,在可能来到的各种威胁利诱之前,只有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警觉,更加努力充实自己的思想武装,并更加努力充实自己的思想武装,并更加努力用马列主义的伟大真理来教育青年,教育人民”[4]77;在组织青年的方针上,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是基本方针,这是“根据各个时代的环境与任务所实现的对中国青运的正确指导”[3]182;在组织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路线上,针对国内出现的两个方向和两条路线,“主张革命的,进步的,民主自由的,为中华民族与中国青年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3]298,代表全国大多数青年的方向和路线;在当前青年面临的任务和问题上,号召要建立进步的、民主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必须改变国民党三青团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党派的青年和青年团体的态度,克服不同地区、战区和后方的青年和青年团体问题,才能实现青年的大团结。同时,还经常对青年运动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求保证全国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又要求各地青年团体、组织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促进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大发展。就如何指导青年武装组织来看,一是建立“武装的人民反对武装的反革命”[5]674的武装组织;二是武装组织的性质有两种,一种是脱离生产的纯武装组织,一种是半脱离半生产的武装组织;三是注重武装组织与党的关系以及正规性、武器装备、思想观念、队员与干部的关系等问题。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青年的武装组织才能顺利建成。从这些可以看出,《中国青年》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引领是十分全面和到位的。

(三)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方法指导

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建设的工作方法与党、团关于青年工作的方法密不可分。由于在大革命中,党注重对青年工作的方法指导,采取的方法在青年运动中获得广泛成功,因而党和共青团工作特别重视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方法指导。在《中国青年》出版的文献中,对青年与青年组织贡献了各种方法指导。一是对青年进行如何打仗的方法指导。朱德的《青年要学会打仗》开篇明义地号召青年一要学会用武器打仗,即各种冷兵器;二要学会用人打仗,即组织群众;三要学会做好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做好了,也能打胜仗;四要学会打经济仗,穷也可以打胜仗,要学会吃苦,“不吃苦,革命是不会成功的”[4]5;五要号召青年到实际中去学习,只有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工作的意义。二是对青年、青年组织、团体如何参加劳动的方法指导。号召各地青年团要建设劳动青年组织,促进劳动青年的大团结,其中刘光的《组织广大青年参加生产运动》、贺仁的《农村青年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若望的《把劳动青年组织起来》等文章就深刻反映了劳动对于整个青年运动的重要性。以刘光的《组织广大青年参加生产运动》来看,青年参加劳动主要原因在于支持长期抗战,帮助渡过战略相持期的难关,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把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同时注重青年的劳动教育,“劳动不仅能帮助我们渡过抗战的难关,劳动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劳动在创造和改造生活中意义”[4]6,帮助青年理解“劳动神圣”,要求青年不仅要学会劳动,善于劳动,还要用劳动的方式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无产阶级劳工思想。三是对青年学习的方法引导。《论青年的学习》《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学生》《向斯大林学习》《战斗与学习》《关于新教育的二三事》《学习毛泽东》《怎样读书》等,从不同的角度教育青年必须学会学习以及怎样学习,不仅要把握学习的内容,还要把握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要“向民族的历史遗产和世界先进的科学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工作学习”[4]11-12。四是注重对青年组织的领导方法进行指导。《农村青年工作中的几个问题》《青年统一战线是现阶段青年运动的基本方针》《边区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把劳动青年组织起来》等,提倡民主式的领导方法,以民主自由的联合互助作为青年工作方针,克服官僚主义的做法,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领导者不创造出适合的批评的空气,我们便无从得到下级来的批评”[6]305。同时要做无产阶级的新型领导,而不是资产阶级型的。五是帮助青年和青年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方法。艾思奇的《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就是辩证法》、许立群的《怎样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怎样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都详细地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方法,从而教育各地青年和青年团学会用联系、发展、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抛弃本位主义、个人主义、中庸主义和形而上学等错误的工作方法。六是注重发挥模范的作用,通过纪念、宣传英雄烈士的革命事迹鼓励青年要不断进步。七是注重总结经验并进行方法指导。《农村青年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开展当前青运的三个问题》《华北建立正规青年武装的经验》以及《怎样总结经验教训》等文章,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导青年和各青年团体、组织学会进行青年工作,开展青年运动,以维护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青年》紧扣当时的中国抗战大局,以青年需求为出发点,对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宣传和指导,极大地促进了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稳固和发展,为全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促进了全国青年团体的团结和统一;同时也提高了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扩大和加强了党对全国青年的影响,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入党,在其影响下爱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从而成为支持抗战和决胜抗战的重要力量。

三、余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团结和奋斗,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其成长成才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管何时何地何事,都应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青年的爱国主义觉悟,增强青年的民族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奋斗点亮青春的色彩。共青团是团结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因此,“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7]是新时代青年组织建设的重大课题。要努力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只有不断赋予青年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创新青年工作方式方法,把青年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才能将青年团结到党的周围。赢得青年,才能赢得国家的未来,因此,青年工作必须以凝聚共同价值为基础,特别是要注重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是团结青年的共同价值基础,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凝聚和团结青年的新的共同思想基础,只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才能把青年团结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共创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武装工作
爱红妆更爱武装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M-24武装直升机
不工作,爽飞了?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选工作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
本刊从明年起交邮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