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研究

2021-01-14 21:17殷金桃曾德钦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责任疫情大学生

殷金桃,曾德钦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州 5109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1]。新冠肺炎疫情刚爆发,党中央立即决策部署展开防疫救治工作,坚持人民生命安全至上。各级党政干部坚守岗位,昼夜不分严防死守;医疗系统派出大批救护队员奔赴一线,驰援武汉救死扶伤;青年大学生在基层党团组织的指挥和安排下,深入到乡村、街道、社区协助防疫工作开展,彰显了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疫情虽然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防疫工作仍不能放松。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在疫情大考下更应勇于挑起重担,敢作为能作为,不怕责不推责,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意义

(一) 是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但是人民的生活秩序没有发生改变,社会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止向前,靠的就是伟大的英雄人民,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全民抗“疫”。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十多年前抗击非典后再度挺身而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锋在前,寻找病源,不顾一切地拼命救治病患;四万名建筑工人在十天之内克服重重险阻,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修建。正是因为在关键时刻,这些有担当敢担当的人民英雄冲锋在前,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一直虎视眈眈,从未停止过对我国的恶意中伤和攻击,这就要求高校提高警惕,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历史表明,中国是一个有担当的大国,中国人民是有担当的英雄人民。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富有朝气,敢于拼搏,应主动汲取英雄人物的精神力量,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力彰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则是高校立德树人效果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力彰显。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种基础性、公众性的道德意识,普遍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大学校园文化,大学生学有所成,敢于承担重任,才能够彰显高校用心培养人才的决心和力度。

(三) 是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3]。可见,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应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使命。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会接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勇于担当、敢负责任是众多优秀品质当中的一种,伴随着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向成熟,是树立人生目标、找准自身定位的关键时期,培养责任担当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在这关键的人生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之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当前大学生责任和担当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 家国情怀意识淡薄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沉淀和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底蕴,是最具富有营养的精神之钙。随着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和不断丰富,人们在不断追求更高物质生活品质的同时,精神追求很难同步跟上。当前,少数大学生漠视国情、淡化亲情,对社会公共事件不闻不问,缺乏集体意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不强。在网络化的影响下,各国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价值观多元化,作为思想构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错误思潮影响下的家国情怀也容易逐渐消融。

(二) 网络防范意识不强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信息获取者和传播者。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成本低廉等特点,加上大学生对网络的猎奇心理、法律意识淡薄,极易造成网络行为失范。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大学生无法正常外出,长期依赖网络来消磨度日。部分大学生因疫情产生的恐慌、焦虑等情绪,在网络上发表不正当言论,不经甄别转发不实信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种种表现突出了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不强。

(三) 理想信念易动摇

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时强调,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4]。青年时期是立志成才的关键时期,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自我要求放松,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泛滥,常立志而不立长志;在求职过程中眼高手低,盲目追求高薪高环境,不愿意扎根基层,服务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大学生更应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从容迎接一切风险和挑战。

(四) 危机意识较弱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疫情放大镜下,暴露出部分大学生满足于自身现有的所学,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还不够强,处理紧急情况的本领还不够硬,面对快节奏的社会需求变化无法适应等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危机意识薄弱,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开阔国际视野,追求进步。

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路径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较好,但是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因此防范疫情反弹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青年大学生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认识,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一) 以思政育人为抓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在“人”。高校应根据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其主动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来。学校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结合新时代的航空航天精神、防疫抗疫精神、英雄人物的事迹案例等,不断让思政理论课程鲜活起来,更富有生命力。思政课教师要主动适应疫情带来的教学变化,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建设智慧课堂,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搬上屏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外,要把当下的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生动故事,把疫情下的社会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关心国家大事发展当中来,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效果。

(二) 以朋辈沟通为桥梁,树立良好的家风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奠定孩子性格和良好品质养成的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做好朋辈之间的沟通,对加强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和主动参与家庭事务、承担家庭责任的行为养成十分必要。利用良好的家风进行熏陶。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精神范本,是一代代人不断传承并加以补充维护的活教材。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手持正义、肩挑道义"等内涵丰富、流传源远的家训。家中长辈要主动将家风好故事讲给大学生听,大学生更要积极了解家风家训的历史发展和深刻含义,从朋辈当中的交流分享中汲取精神滋养,从而塑造理想坚定、担当有为的人格品格,培育深厚的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疫情下的每一个家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突发情况下的每一位家庭成员更应该守望相助。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家庭建设和日常事务处理当中来,从处理好自身线上网课学习到家庭日常饮食买菜购物,从做好自身防疫抗疫到关心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每一件家庭小事的亲身参与都能让大学生加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刻感受到家庭责任的意义,自觉承担起建设小家、服务大家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 以价值宣传为举措,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筑牢大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培育的社会基础,需要全社会加以广泛宣传和引导。首先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3]。通过个人行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照,大学生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履行担当责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完善个人品格,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其次要加强英雄人物模范事迹的宣传宣讲。英雄人物是时代的标杆,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粮食。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危急时刻,英雄人物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国家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全社会要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热烈氛围,大学生要自觉学习英雄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把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浸润心中,转化为坚定的人生行动,学习并传播更多社会正能量。

(四) 以社会实践为推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守责任、讲担当不是纸上谈兵,是实实在在地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付出行动,流下汗水。大学生首先要敢于走出温室的环境,主动脱离家长的庇护,尝试去体验生活,感受国情党情、民风民俗、社会变化,把握最基层最质朴的主流价值观。其次,高校要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开展社会实践相关课程,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加以指导,带领学生参与到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红色基因传承、脱贫攻坚等实践活动当中来,用活动课程发挥实践育人的隐性作用,激发学生主体活力。疫情下,广大返乡大学生群体主动走进社区、街道、乡村,用运送物资、协助测温、开展宣传等方式加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大学生要主动把握暑期三下乡、千校万岗、社区社团志愿服务等机会,投入火热的激情,淬炼敢于担当的坚韧品格,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猜你喜欢
责任疫情大学生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期望嘱托责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