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探索

2021-01-14 21:17郝艳君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育人

郝艳君,王 伟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 11087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参考。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并位居首位。如何落实好人才培养,对高校而言责任越来越重大。为了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正确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也是在校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1]。因此,高校应该坚持为党为国育才,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优化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向。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任务折射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所遵循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重要实践要求,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在价值目标体现了办好高等教育的追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其实质便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社会主义大学[2]。贯彻好育人理念,执行好育人举措,发挥好育人效果,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成为最鲜明的底色、最亮丽的特色。

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要求的新变化

以德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也是高等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大学因人才培养而诞生和繁荣,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高等教育自出现以来,其功能不断增加和扩大,但核心功能仍然是人才的培养,其他功能是从人才培养功能中衍生出来并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立德树人在我国有着明确的历史脉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国际高等教育的一致使命和共同追求[3]。回归立德树人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也必须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高校立德树人与其他类别学校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专业性,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三、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德树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人才集中的重要领域。因此,高校必须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方面,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出于诸多原因,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例如,不少高校将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主要交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造成立德树人教育的内容过于概括,没能细化到日常教学、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这种情形之下所进行的学生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进而投入较多的精力采取死记硬背,以此应付考试,弱化了立德树人教育应有的价值[4]。

(二)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现状,整体而言显得不容乐观。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校在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但一些高校工作理念缺乏与时俱进,显得相对落后。一是教师在理论教学投入精力较多,比较注重于课堂教学,且大多以教材为基础,阅读教材或展示课件。在任课教师看来,这些授课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进而很难再进行比较深入的解读。这种现象一旦形成,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形成深刻的思政教育效果[5]。二是课程思政或者思政课程效果不佳。

(三) 立德树人教育氛围不浓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不少学生对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而实际上,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这不仅是可取的,而且也是有效的举措,但一些学校忽视了这一点,开展的课外活动仍以教学和科研为基础。对标立德树人的内涵,高校需要对立德树人进行深入地教育,在育人路径上,在探索和实践上下功夫[6]。

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索

(一) 提高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政治站位

党和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政策传达出重要信息,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人才的培养质量,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高等教育也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同时,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凸显出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在政治方向上,需要立场坚定、方向正确,进一步加强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认识。要树立核心意识,强化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思想政治话语权,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 紧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说到底还是以“人”为中心,主体还是学生。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是要将理论宣传与学校教育环节相结合,积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相关指示精神宣传进教材、进课堂,使立德树人的工作声音让青年学生听得见,让立德树人的工作成果让青年学生看得见,全力以赴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工作。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教育当代大学生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激发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发展过程中,融入广大青年学生爱国主义、强国志向、报国行动,在实践中予以落实。三是坚持说教与解惑相结合。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目标,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在加强学生思想引导的同时,及时解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青年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

(三) 强化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开展力度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率先开展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强化立德树人的效果,积极总结分析当前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课程设置上体现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可以将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纳入重点考试部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联系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和素质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最全面的评价结果。三是发挥“课程思政”的专业渗透作用,在“课程思政”中不断地渗透和强调“德”的内涵,每一位教师都讲育人,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专业课程讲出“思政味”,让思政课程讲出专业情。因此,把握好课堂这一主渠道,通过课程思政强化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 完善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机制

人才的培养,根本靠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的基础。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主体仍然是广大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无论是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都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学生立德成才的主要实施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道德建设工程的成效。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进行更新,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主体之一,担负着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要率先对教育观念进行改进和创新,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地位。二是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进,课堂教学是“活”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思政案例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思政元素对课程的嵌入度。

(五) 搭建新时代立德树人家校合作同心桥

学校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主力军,但立德树人教育不仅涉及到学校,也应有家庭的参与,这就意味着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合作。因此,搭建新时代立德树人家校合作同心桥显得尤为必要。学校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立德树人上的重视程度必须加强。在日常管理教育、思想引领、价值观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学校在立德树人上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引导和管理。当然,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在家庭中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经过长期的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深深体现出家庭的各种痕迹。因此,立德树人教育应将家庭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建立健全的“学校+家庭”长效机制,及时与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多形式持续开展家校合作,形成“家校互动”协同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