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为引导的数媒专业群三创人才培养研究

2021-01-14 21:17胡先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创专业能力

胡先春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合肥 23120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政策引导和产业需求催生了大量创业型文化创意企业。作为文创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数媒专业需要将“三创”人才培养上升至战略高度。在这样的契机下,立足文创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数媒专业群的结构优势,结合数媒专业群“三创”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困境,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已经成为数媒专业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必要思路。

一、文创产业的发展脉络与数媒专业群的发展前景

(一) 文创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从属性维度看,归类于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1]。政策的倾斜、制度的支持以及大量相关企业的催生,促使影视、动漫、音像、数字传媒等文创产业的领域范畴和分支界限逐渐确定明晰,推动着文创产业在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日提升,而在文创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与日俱增,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创企业争相转型、升级,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尤为突出,急需大量的创新、创意、创业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助推企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从政府维度看,自《“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后,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制度引导下迎来了新的契机并得以兴盛发展,各类文创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政策层面的支持下,文创产业的发展势必是一片坦途;从社会维度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已基本得以满足,进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逐日提升,且求新与猎奇的心理亟待满足,这给文创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文创产业的延伸性得以凸显;从教育维度看,随着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市场导向为人才培育准绳的各类高校纷纷开设了文创类专业,吸纳并培养了大批文创人才,助力了文创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 数媒专业群的结构特征与发展形势

作为文创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媒专业群主要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等专业为主,群内不同类别的专业均以文化为切入点,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媒介,围绕创意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旨在培养符合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专业群立足“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育基地、实训平台、创意工作室等项目,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载体与丰富的资源。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新时代,各级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均指向综合、实践、创新等方向,而专业群的组建与数媒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高度匹配,加之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使得数媒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兼具“跨学科、求创新、重实践”等优势,因而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成为院校与文创产业对接的纽带和桥梁。从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看,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要求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经济形势与产业实际,数媒专业群的构建得到了坚实的政策性支持和制度性保障。由此观之,数媒专业群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依托数媒专业群构建“三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数媒教育的客观要求

数媒专业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催生的产物,因而数媒专业群需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结构调整和模式升级,以经济趋势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驱动,进而确保数媒专业群的形式意义和内在价值。新时代的社会经济以“创新”为发展取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以“创意”为主导的数媒专业群需要将“创新、创意、创业”糅合为统一而有机的整体,作为集群建设与发展的宗旨和纲领,进而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达成高度的内在契合。

(二) 符合数媒专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本质追求

作为文创产业领域的重要分支,数媒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随产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文创产业的发展以创新为内在驱动力,数媒专业的演进有赖于创新作为动力支撑,因而数媒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而创意是数媒专业的生命线,缺乏创意的数字媒体艺术恰如失去灵魂的空壳,不具备高端产品与尖端技术要求的内在价值,因而对创意的挖掘和培育是数媒专业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2];“三创”中的“创业”并非纯粹指向创业能力,而是要求人才具备创业的意识和素养,进而以统筹全局、立足高远的格调投身于数媒专业领域,助力数媒专业和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切合数媒专业人才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纵深挺进促使各级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日趋明晰,对于数媒专业人才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将知识、能力及素养转化为现实价值的目的,有赖于核心素养及核心竞争力作后盾,究其根本,在于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而人生价值的全面展现和充分拔高在于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创产业领域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平台与空间,创业成为数媒专业人才实现人身价值、绽放人生光彩的主流途径,因而数媒专业人才在夯实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的基础上,瞄准自身创业能力的塑造和培养,促使“创新、创意、创业”成为数媒专业人才接受教育的本质追求与内在动力。

三、文创产业背景下数媒专业群“三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片面追求理论灌输,缺乏实践能力塑造

目前,各级院校数媒专业群围绕“三创”教育模式,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针对“创新、创意、创业”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教学案例。然而,这类课程片面追求学生在创新理论、创意理念和创业意识方面的培养,理论知识分析和典型案例讲解较为全面,而缺乏实践活动的组织规划,导致“三创”教育模式滞留于理论层次,理论在实践中的检验与推敲得不到途径支持,“重理论,轻实践”的目标模糊问题致使实践维度明显缺位。

(二) 合作平台定位片面,综合能力开发受阻

数媒专业群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以合作平台的形式与文创企业开展密切合作,依靠承接企业项目,为数媒专业人才提供培养载体,促使学生在专业范围内夯实创新、创意、创业方面的理论和能力筑牢了基础。然而,投身于合作平台的学生将主要目光瞄向企业交付的项目任务,自主创新也难以脱离企业项目的制约范畴,窄化了数媒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效能。同时,受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的束缚和资源配置的限制,诸如平台管理、运营、营销等与创业内在关联的内容,多以教师为主完成,数媒专业学生缺少参与度,不利于其创业能力的有效塑造和提升。

(三) 实践目的偏离轨道,核心能力难以夯实

数媒专业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实践平台和渠道丰富的实习工作,以此促使学生充实理论知识架构,夯实创新、创意、创业方面的意识与能力,进而为其职业规划的实现奠定基础。然而,大部分学生未能牢固树立“三创”意识,不能将获取创新创意经验和创业能力作为目标,有目的地参与到“三创”相关社会实践中,而是将主要精力置于兼职工作和短期打工上,以快速获取经济报酬为主要目的[3]。目标导向的偏离使数媒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夯实,大大削弱了“三创”教育模式的践行意义。

四、文创产业背景下数媒专业群“三创”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

(一) 确立“三创”型能力培养主线

数媒专业群需要立足文创产业发展的大环境,结合自身实际结构形式和运行特点,以“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理念为导向,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项目引入、师资建设及实践训练中全面融入“三创”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创新、创意、创业”这一主线,从顶层设计维度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属性壁垒,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与素材,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同时通过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为数媒专业群“三创”人才教育更新软硬件设施,打造一支兼具理论实力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并通过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全面合作与深度融合,为数媒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提供渠道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实训平台,促使数媒专业人才“三创”能力的全方位夯实与提升。

(二) 构建“三创”型课程体系结构

数媒专业群人才培养应以需求为导向,围绕文创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标准,将“创新、创意、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体系始终。首先,针对数媒专业群的结构优势,强化教学内容在“三创”方向的倾向性,结合典型案例,为学生在创新、创意、创业方面意识与思维的培养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内容,夯实其理论基础。其次,关注文创产业的学科交叉性,将课程设置瞄准人才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围绕数媒专业技艺技能的培养,辅以管理、营销、心理、人文等方向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管理和客户需求分析的能力,为其“三创”能力的强化提供助力[4]。此外,明确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创意和创业的重要性,将知识产权作为“三创”的呈现载体,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专利申请的知识内容,依托数媒专业群为学生提供知识产权申报渠道,引导学生围绕知识产权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夯实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知识产权的申报意识,以此为契机开展创新、创意活动,增强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 搭设“三创”型校企合作平台

数媒专业群需依托文创产业领域的资源,推动院校与文创企业的深度合作,围绕“三创”的目标主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项目,为学生“三创”能力的夯实提供基础载体。对此,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项目运营中,依托技术技能岗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三创”能力的综合开发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由教师牵头组织,使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规划、研发和营销中,吸纳部分学生进入服务管理岗位,负责项目监督、协调沟通、日常管理等工作,以真实的任务情境促使学生“三创”能力的全面挖掘。同时,依托数媒专业群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个人工作室的建立渠道,以学生为创业主体,教师为帮扶角色,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创业情境中积累项目制作、创新创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与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予以项目引进、人才引荐、阶段帮扶等帮助,促使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提升自身“三创”能力。

(四) 创设“三创”型教师教育机制

“三创”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三创”型教师和“三创”型教师教育运行机制作支撑。对此,数媒专业群需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师范类院校的深度合作,将“三创”理念全面注入数媒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更新数媒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增设“三创”教育课程,使教师兼具专业教育教学和“三创”指导能力,为数媒专业“三创”人才培育夯实师资基础。其次,结合数媒专业群为教师提供的学习项目和培训活动,凸显“三创”理念,强化教师对学科教学与“三创”理念的融合能力,实现数媒专业教学与“三创”教育的全面对接和内在契合[5]。此外,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依托教育科研活动,组织并引导教师明确培育学生“三创”品质与能力的责任,在数媒专业教学中掌握“三创”教育规律,结合文创产业发展的有利形势,依托数媒专业群的资源优势,强化“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创新型数媒人才的培养注入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文创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陶溪川文创街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