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021-04-22 05:39吴雨洪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陪伴交流幼儿园

吴雨洪

当前的幼儿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普遍存在,这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许多研究者发现缺失父亲教育的幼儿在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等方面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状况,为父亲参与幼儿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者发放了问卷星的电子问卷,共面向我园大、中、小班的幼儿父亲随机发放问卷180份,最终回收了17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89%。课题组成员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基本的频次统计和分析。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此次共有178名父亲参与调查,问卷设计考量了他们的年龄、学历、职业等基本信息(见表 1)。

此次受调查的178名父亲中,年龄在31~40岁的比例为75.28%,年龄在40岁以上的比例为18.54%。由于我园是大学附属幼儿园,因此受调查的父亲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大多为本科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比例为41.01%,研究生及以上为47.19%。从职业情况来看,受调查的父亲所从事的职业位列前三位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或工厂员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此三者比例对应为46.07%、21.35%、15.73%。绝大多数父亲都有稳定的职业、社会地位,能为幼儿的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

(一)父亲的陪伴时间

通过图1可以看出,父亲较少承担幼儿主要照看者的角色,只有5.06%的父亲认为自己是幼儿主要照看者,而母亲是幼儿主要照看者的比例是其3倍,达到了 16.29%。在调查中,夫妻共同为幼儿主要照看者占比为43.82%,幼儿的祖辈为幼儿主要照看者占比为32.58%。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父亲缺位幼儿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50% 以上的父亲承认自己不是幼儿的主要照看者,43.82% 的父亲选择了夫妻共同为幼儿主要照看者,而他们是否真正与妻子共同分担了照看幼儿的职责,仍存疑问。

通过对父亲每日陪伴时间的调查结果来看,父亲陪伴幼儿的时间情况不容乐观。如图2 所示,每日能陪伴幼儿2 小时以上的父亲比例仅有26.42%。通过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父亲表示因为工作特别忙,很少和孩子一起运动、阅读、游戏,所以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在2 小时之内。而且这2小时也并非有效的陪伴时间,因接打与工作相关的电话、收发邮件、查找资料等而相应地缩减了陪伴时间,使孩子并未得到父亲真正的陪伴。

(二)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提升家长教育水平,促进家园联系、加强亲子交流,我园组织了许多能让家长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为父亲提供了充分参与幼儿游戏与成长的机会和平台。那么,父亲参与这些活动的状况如何呢?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见图3),近70% 的父亲表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但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实际参与活动的较少。

通过图4可以看出,27.53%的父亲一学年一次都没有参与过幼儿园的活动,57.87%的父亲一学年参与幼儿园活动次数在1~3次,一学年参与幼儿园活动次数在三次以上的父亲只有14.60%。

(三)父亲对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认识

多数受调查者认为自己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比例分别为67.98%、29.21%。84.83%的父亲认为“父亲是孩子的玩伴、朋友”,希望建立一种平等的亲子关系,79.78%的父亲认为自己是幼儿园教育的协助者,在幼儿园教师需要家长配合的情况下,能及时提供适宜的帮助。

受调查者对“父母任何一员参与,对于幼儿园教育结果都是一样的”这种观点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55.06%的父亲不认同此观点,而35.96%的父亲则基本认同这一观点。

分析发现,父亲对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他们意识到自身参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但对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结果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态度和状态。

(四)家人对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態度

家人对父亲是否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支持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父亲的积极性。通过图5、图6可以看出,不论是母亲还是祖辈,都很希望父亲能参与幼儿的教育,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65.73%的母亲强烈支持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62.36%的祖辈非常喜欢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而只有0.56%的母亲和3.93%的祖辈反对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

(五)父亲期望与教师沟通的方式

通过图7可以看出,父亲更期望利用接送幼儿的机会与教师交流或者私下单独交流,比例分别达到48.31% 和30.34%。但是通过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只有12.92%的父亲会主动和教师交流。而且父亲与教师交流的频次也很少,57.86%的父亲一个月与教师交流1~3次,甚至有27.53%的父亲一个月没有和教师交流过一次。可见父亲与教师之间的理想交流方式(直接交流)与父亲实际可行的交流机会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六)父亲希望幼儿园提供的指导方式

在回答“希望幼儿园提供的教育指导形式”的问题上,67.42%父亲希望幼儿园能提供专门的父子活动,让父亲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方式,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活动中。而选择传统的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和家园联系栏等方式的父亲所占比例分别为34.83%、34.27%和23.0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传统的教育指导形式效果较为一般,未能让家长真正获益。

三、提升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策略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游戏、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为父亲参与幼儿教育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应营造一个接纳的、开放的教育环境,使父亲感受到参与幼儿园活动是有意义的,同时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作为父亲的骄傲和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成就感。幼儿园要充分考虑到父亲的时间,恰当安排,让父亲自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

(一)加强家园沟通,有效引导父亲的积极参与

在日常沟通中,教师应主动找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并保持适度的联系。转变教师对父亲的看法,把父亲当成合作者来对待,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对方,让父亲感受到教师的支持,从而提高父亲参与育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发挥父亲的重要作用

1.父亲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幼儿园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家长提供了大量的参与机会。对父亲而言,这也是难得的参与机会。“大美陕西”“迎新年·庆元旦”“学习雷锋日”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可见爸爸们的身影。各班在活动之后,邀请家长撰写参与活动的感悟和心得,在家长会的时候进行分享,以期让更多的家长尤其是父亲能关注到自身参与活动的重要性。

2.父亲是特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作为一所大学附属幼儿园,我园拥有充足的科学教育资源和优势,长久以来,科学教育一直是我园的特色活动。我园很多幼儿的父亲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警察、消防员等。结合园本课程内容,我们组织了“爸爸进课堂”活动,由爸爸们来组织教学,向全体幼儿讲授奇妙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现象。他们开展科学小实验、介绍先进的消防设备、高端科技等,让幼儿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和氛围。幼儿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崇拜之情,父亲的形象在幼儿心中变得高大、伟岸。

我们发现,幼儿对爸爸们带来的这些课外拓展性知识兴趣非常浓厚,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专注力更集中。

3.父亲是幼儿的评价者

我园在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幼儿活动观察评價表,由参与的家长充当评价者。通过分析发现,父亲观察并记录的幼儿活动评价表,评价更为客观,也更关注幼儿交往、能力提升的关键事件。“评价者”身份让父亲们更直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异。这有助于他们思考在今后的育儿过程中,自己以一种怎样的身份引导孩子。一位父亲在活动后进行了反思:“我的孩子一直比较内向、不善言语,我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能与人大方地交流。但是,通过现场观看以及与班主任沟通,才知道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才能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我要多带着孩子和他人交流,锻炼他的交际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父亲参与幼儿教育

通过家教园地、家长沙龙、园所网站等手段,我园向父亲全面、系统地介绍参与幼儿教育的目的、价值、意义、途径等,在丰富其育儿知识的同时,让父亲了解到幼儿园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使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自身参与的重大价值。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场合,我园邀请平常较少参与幼儿教育活动的父亲分享其育儿经验,交流育儿秘诀。

我园还通过“我最喜欢的好家长”评选活动,公开表彰为班级及幼儿园做出贡献的家长,感谢这些家长提供的活动支持,为幼儿成长、园所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也为其他家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此外,从宏观角度而言,我们还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政策,对男性职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采取一些措施,减少他们的加班时间,增加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并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对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猜你喜欢
陪伴交流幼儿园
陪伴
如此交流,太暖!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爱“上”幼儿园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