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动物搭个家

2021-04-22 18:57邹咏王红宇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纸杯房子游戏

邹咏 王红宇

这段时间轮到我班组织户外纸杯搭建活动,小班幼儿进行纸杯搭建,搭建什么?大多数幼儿说:搭房子、家,给小动物住。于是,我们以主题“给小动物搭个家”开展搭建活动。

第一次搭建,几乎所有幼儿全是直线垒高,一旦垒得太高就倒得满地都是。还有的幼儿只是把纸杯抱在怀里玩或者四处观望。回顾活动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家只有一面墙吗?看看我们教室,想想自己的家都只有一面墙吗?”晗晗说:“家是全部围起的、有门的。”昊昊说:“只有一面墙,大灰狼、怪兽会跑进来吃掉小动物。”教师又问:“小动物的家要怎样搭建,才能挡住怪兽呢?”伊妹子说:“围起来的、高高的。”茜茜说:“我可以给小动物修大房子,方方的。”宇宇说:“也可以修圆圆的楼房。”

经过讨论,幼儿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由于缺乏搭建经验,再次搭建小动物的家,只有极少幼儿有了围合的表现,大多还是重复单一的直线垒高。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收集了一些围合搭建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圆圆的、方方的房子是怎样围合的?还请了搭建经验较丰富的昊昊和宇宇为大家演示。昊昊说:“围的时候要转弯的,我搭的和他搭的连起来。”再次搭建,部分幼儿能自主和同伴一起围合了房子,虽然房子看上去不方也不圆。但随着幼儿搭建经验的丰富,目测能力的提高,他们一定能搭建出自己想表现的房子。

案例1:我们一起搭

艺瑶和佳洋走进搭建区,两人一起拿着红色纸杯找了个空地蹲下来搭建。两人都在独自摆弄,把几个纸杯摆成一条线,再一层一层往上垒高。艺瑶边搭边四处张望,佳洋则专注“工作”,很快就搭得比艺瑶高了。佳洋手里的红色纸杯用完了,就到篮子里去取,发现红色纸杯没有了,就回来看着艺瑶搭。

分析:游戏前,艺瑶说要和佳洋一起搭建房子,但在实际游戏中却是各自搭建,两人之间很少交流,属于平行游戏。两个幼儿理解的一起合作就是两人在一起挨着各自搭建。在遇到问题“没有红色纸杯了”的时候,幼儿不会自己解决问题。

能够共同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小班幼儿正处于从平行游戏向合作游戏发展,但他们往往由于人际交往方面能力不足,不善交流表达,不会友好地提出请求、主动求助。教师观察了解到游戏中幼儿的状况,应该适时介入,促进幼儿成长。要提升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让他们能用主动表达意愿的方式优化交往方式,如友好地提出请求加入同伴游戏。当幼儿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其向他人求助。此外,还要进一步丰富幼儿搭建技能,如围合、连接等,使幼儿能够搭好小动物的家,在搭建中获得快乐、自信。

教师支持:每一次搭建后组织幼儿回顾分享,梳理经验。组织幼儿观看合作搭建的好的照片、视频,分享好的经验,讨论他们哪里搭得好。比如有幼兒认为“大大的、高高的”就是好房子,有幼儿说“房子围起来了,怪兽、大灰狼都进不去”的比较好,还有幼儿觉得“有长长的路”特别好。教师还邀请做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如昊昊和小吉合作得很好,教师就请他们两人为大家现场演示,他们两人一边摆一边说:“我们要转弯的,我搭这里,他搭那里。”通过这样的回顾与展示,幼儿对其他同伴的良好做法有了直接经验,有助于他们在后面的活动中运用这些良好做法。

案例2:我们又一起搭了

佳洋和艺瑶两个好朋友每次搭建都在一起玩,这一次两人还是各自搭建。佳洋在自己面前摆了两排纸杯,接着往上垒高,艺瑶看着佳洋也照着样搭。佳洋尝试往里围,搭高的同时纸杯不断倒下,搭着搭着,佳洋哭了。艺瑶无助地看看她,又接着摆弄纸杯。教师问佳洋:“你为什么哭呀?”佳洋抽泣着说:“我搭不起来。”

分析:虽然在集体回顾中幼儿分享了同伴合作搭建的好方法,但两人依然是一起独自搭建。佳洋开始了新的尝试:不再是摆一排单一地往上垒高,开始有了两三排同时垒高和围合。纸杯往上垒高运用了“架空”这一技能,需要目测两个纸杯之间的距离及第三个纸杯放在上面的位置。佳洋多排垒高还要围合,视线容易被挡住,纸杯随意放上去,一旦不平衡就容易倒。这需要一个“试误”的过程。佳洋遇到困难哭了,说明她急需帮助。佳洋哭了,艺瑶却不知如何沟通。

教师支持:见到这种情景,教师鼓励道:“佳洋、艺瑶来和老师一起搭个大大的、围起来的房子,不让大灰狼进来。”教师一边摆放纸杯一边故意出错(把放上面的纸杯故意放到下面两个纸杯之间边缘上):“咦,怎么倒了?”艺瑶连忙帮忙放好。教师引导佳洋看,并做总结:“对,要放在中间杯子才不会倒。我看清楚了,谢谢艺瑶。”艺瑶和教师一起围合,佳洋往上垒高,看着专注搭建的幼儿,教师退出了游戏。大大的、围合的圆房子越搭越高,佳洋和艺瑶开心地笑了。为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要注意时机的把握,教师指导的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幼儿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在后面的回顾环节,教师特意表扬了两个幼儿在合作搭建上的进步,希望以后两个好朋友能够加强合作,搭建出更理想的家。

案例3:我们修条路吧

昊昊和小吉手牵手走到搭建区,昊昊边走边说:“我们搭个大大的、圆圆的房子。”小吉点点头。两人取了黄色纸杯找个空地开始搭建。昊昊用纸杯摆了一条线,转弯换方向继续摆,小吉在他摆的第一条线上向上搭第二层、第三层,旁边抱着纸杯、四处观望的潇潇也加入进来。昊昊很快用纸杯围合成方形,指挥潇潇和小吉取纸杯、搭高点,房子越搭越高。昊昊忽然说:“我们修条路吧,朝那儿摆。”昊昊和小吉将纸杯朝一个方向延伸,一人摆一条线,很快黄色纸杯用完了,又取来蓝色纸杯继续摆放。昊昊指着搭建的房子和路对教师说:“看,我们搭了条路。”教师指着路的尽头问:“路通向哪里?这里为什么封住呢?”昊昊说:“通向红房子,这里是收费的,有栏杆挡住的。”

分析:昊昊的语言表达与动手能力较强,在搭建中不时与同伴交流、商讨搭建方法,是游戏中的领导者。小吉与后来加入的潇潇大多服从指挥、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能体验到合作搭建的成功与快乐。昊昊提出修路并积极尝试,说明他能迁移生活经验,为搭建拓展了新的内容,但他只是表现出长长的路,并没有表现路的其他明显特征,如与其他建筑连接等。作为教师应敏锐察觉,准确接住孩子抛出的球,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使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发展幼儿观察、建构等能力。教师应创造条件去发展、支持并延伸幼儿的游戏,并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变化、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

教师支持:修路这一话题激发了班里大多数幼儿的兴趣,我们生成了活动“各种各样的路”。首先,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各种路的图片,了解路的明显特征。其次,观看游戏视频、照片,讨论:昊昊他们修的路哪里好、哪里不好?伊伊说:“长长的很好看,可是走不到我们修的家。”晗晗说:“再修长点,还要转弯就修到了。”昊昊说:“我还要修一个宽宽的、开车的路。”教师鼓励道:“你们的想法都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下一次一定能修出来更多连接到每个家的路。”

拓展活动:怎样节省纸杯。许多幼儿都进行了搭建路的尝试。很快问题又来了:纸杯不够用了。怎么办?昊昊说:“我家里有。”宇宇说:“可以买。”教师抛出问题: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纸杯一起修路,来节省纸杯呢?小班幼儿缺乏经验,他们找来了长积木、圆柱、长木片等。在操作探究中,幼儿发现长积木、小长木片都能放纸杯上进行连接,但积木会把纸杯压扁、压坏,小长木片就不会把纸杯压坏。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既发现了适宜的材料,也从中获得了大小、长短、轻重、软硬等数学经验。

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新问题,很多幼儿先用纸杯连接摆了路,再将木条放上面,并没有达到节省纸杯的目的。在回顾中,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問题并进行讨论:怎样用纸杯和长木条连接更节省材料呢?我们让幼儿通过操作进行探究:每个人三个纸杯、两个木片,比比谁连接的路最长。在分享交流中,幼儿获得了新经验:两根木条都可以放在中间连接的纸杯上,这样修路更长、更节省纸杯。用木条和纸杯结合还丰富了路的不同造型,如转弯的、交错的。后来幼儿又发现用轻巧的泡沫板进行连接、平铺也能修路等。

幼儿的搭建过程涉及主动性、合作性、坚持性、解决困难、人际交往、建构技能等问题。借助纸杯搭建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如提高交往能力、增强规则意识,丰富搭建经验、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教师需要认真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支持并助推幼儿的游戏开展。

观察、了解幼儿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出发点,教师需确定观察的目标,保证观察信息有效地用于游戏的评价和指导。因此,在搭建过程中,教师需观察解读幼儿搭建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关注游戏情况,化解同伴冲突,支持幼儿解决搭建操作中的问题,推进游戏的发展。

同时,一个游戏情境中可能蕴含了多方面的教育价值,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分析,敏锐觉察到幼儿的需要,才能提供适当的支持。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适时介入游戏,采取相应的指导对策,创造条件去发展、支持并延伸幼儿的游戏,帮助幼儿成为有能力且自信的游戏者。虞永平教授说:“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观察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的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纸杯房子游戏
当心,纸杯可能有毒
孤独的房子
纸杯提气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纸杯的艺术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