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混融”教学:“后疫情时代”,基础教育面临着转型与变革

2021-05-16 11:08赵永华
民族文汇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学

关键词:后疫情新时代;“双线混融”教学;抓住“三个点”

后新冠疫情时代,基础教育即将全面进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的“双线混融”的新时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革命”立足学习从知识定位、能力立意走向素养导向;关注教学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构建学习共同体;改变课堂从刷题应试走向起于思考,变于思维,成于思路,终于思想的思维培养;努力实现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的转变,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从“教中心”向“学中心”的转变,真正做到从“育分”向“育人”的教育回归。

然而,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的现实表现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教与学交往的缺失,“教”与“学”基本上处于“平行线”状态。最大的新挑战,来自如何打破“双线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的“点状应对”“彼此割裂”“相互分离”的状态,走向“相互勾连”“多向呼应”“混融共生”。构建“双线教学混融共生”的新时代教学新体系,就成了后疫情新时代的“双线教学”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不过,这最终取决于“课堂革命”的核心力量——中小学教师能否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与根本任务,推动“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落地课堂主阵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革命”的真正融合。因此,基础教育“课堂革命”亟待突破后疫情新时代“双线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就得在“双线混融”教学设计上着重抓住三个一“点”,指向深度学习,再造教学流程,驱动教学资源供给方式转变,关注对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从主要依靠“教”转向主要依靠“学”,促使学习的真实发生。

一、学点什么:因学施教,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做到真学习、会学习

让学生学点什么?我们应该明白学生来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谋求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赢得幸福人生的智慧。因此,基础教育要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学科教学就应以学生深度学习和素养发展为本,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再造课堂流程,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充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权利,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力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让学生学点什么,就得一切从学生刚需出发,解决课堂教学学生不受尊重,缺乏平等的倾听和沟通的痛点,激趣为先,习惯为重,点燃学生的乐学热情;创新学法,学中悟学,培养学生的善学能力;强化实践,科学训练,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面向全体,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并恰如其分地处理自学导引与问题生成,互动对话与碰撞分享,及时反馈与多元评价等关系,因学施教,做到个性化、精准化教学。

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必须找到学生学习的痛点和刚需。在后疫情新时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学生学习数据流的挖掘,发现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因学定教。坚持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革命”的深度融合,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适切性强的学科专业网络平台,重度垂直课堂,再造课堂流程,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成全智慧课堂的“生成场”,打造无处不在的智慧教育“学习场”,建构起一个自主开放、智能高效的学习生态系统——指向深度学习的“双线混融”教学新体系。

二、会点什么:因应技术,信息技术依存于教学策略,融合于课堂教学环节

学生学会点什么?一堂课应该让学生学会一点受用终身的东西。也就是要求教师立足儿童视野,学生立场,问题驱动,以学生能力生成和人格成长为目的,最终达成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有诀窍和章法,要善于掌握和运用好科学的教学策略和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结合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素养,因应“课堂革命”的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践行“为学生学习设计教学”的课堂理念,实现“自主生成的课堂”逐步走向“创生智慧的课堂”。

因此,构建“双线混融”的智慧课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学习数据流的挖掘,发现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和建构、服务和成全,创建基于“云、网、端”的常态化智慧教学,形成“云端构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智慧发展”智慧课堂范式,现代信息技术就不可或缺地融合于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践行“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的课堂理念,精准教学,创生智慧。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融合创新,协作发展,突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有效提高了教育质量,成就了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三、用点什么:因材施学,依托技术解决课堂的痛点,真切做到教皈依于学

课堂教学该用点什么?教师该用点什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科课堂教学痛点,以完成“学点什么”的任务,达到让学生能“会点什么”的学习目标。那么,后疫情新时代,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设计该“用点什么”,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紧密粘合师生,使其高效地与学科教学完美结合,提质增效。

一切的教皈依于学。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本领。一堂本着为学生学会学习而服务的好课,一定是教规律、讲方法、传习惯、全人格的有效课堂,应该是成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随着“双线混融”教学的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诸多特性决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深度学习和素养发展为本的泛在化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逐步转变乃至摆脱“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不重趣”的简单粗暴的教学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有效落地课堂主阵地。在课堂上以教材、微课、学习历程方案(简称“学历案”)等学习资源为活动载体,营造学科和生活情境;以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活动方式;通过有效组织,实现真实探究,广泛实施个性化、移动化和社群化学习,因材施学,学教相长。让“双线混融”教学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生气,让笑声、掌声和讨论声在智慧校园里格外动听起来,深入推动指向深度学习的“双线混融”教学行稳致远。

后疫情新时代,“互联网+”深耕教育,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应用、创新发展不断走向深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抓实落细走深指向深度学习的“双线混融”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利用各种可能的契机去突围和改变,乃至超越现行的应试教育和教育工厂的模式,真正实现联接未来教育,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新生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走现代化智慧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46-51.

[2]董辉,钱晓雯,杨伟悦. 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什么困难——对“一师一课”政策实施过程的考察与思索[J].全球教育展望,2019(3):11-27.

[3]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雙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N],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5期.

作者简介:

赵永华,深圳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作为后疫情新时代语文人,笃定践行“自主、合作、探究” 的课改理念,现致力于新一轮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专项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学本课堂”双线混融教学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新一轮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专项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学本课堂”双线混融教学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