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相关性

2021-06-28 02:05刘亚玲钟麒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导联心电图分级

刘亚玲 钟麒

宜春市中医院心电图室 江西省 336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类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1]。体表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是目前诊断STEMI的常规手段。谭子爵等[2]研究显示,心肌损伤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l troponin I,hs-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水平与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密切联系。另外林晓明等[3]研究显示Ⅲ级缺血是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猝死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警指标,对STEMI患者进行心电图缺血分级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STEMI患者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30~45岁;②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③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 mV;④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禁忌证;⑤所有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的目的及方法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②非窦性心律者;③安装有起搏器者;④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者;⑤合并肺、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严重异常者。根据上述标准共入组60例患者,根据入院心电图缺血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缺血组(n=24)和Ⅲ级缺血组(n=36)。

二、方法

心电图缺血分级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10 min内记录18导联心电图,由两名心电图专业医师进行分析、测定,并参照文献[5]标准进行缺血分级。Ⅲ级缺血:除ST段抬高,还至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两个导联以上呈Rs型的导联S波消失,或两个导联以上呈qR型的导联J点位于R波高度的50%以上;Ⅱ级缺血:ST段抬高,但达不到Ⅲ级缺血标准。

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检测 均于入院后10 min内抽取静脉血4 ml,离心后分离血液上清。采用Getein1600全自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血清hs-cTnI、CK-MB和NT-pro BNP水平,均采用配套试剂盒,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治疗及随访 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凝药物。术后随访9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冠脉重建、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全因性死亡。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变血管分布、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及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相关性。

四、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所有检验均采取双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年龄(岁,组别 例数 性别(例,男/女)合并症(例)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Ⅲ级缺血组 36 25/11 61.0±5.9 22.0±0.5 3.6±1.0 16 8 12Ⅱ级缺血组 24 17/7 60.6±6.4 22.3±0.5 3.9±1.4 11 5 7images/BZ_16_974_2458_1065_2488.png)体质指数(kg/m2,images/BZ_16_1253_2458_1344_2488.png)病程(h,images/BZ_16_1480_2458_1571_2488.png)images/BZ_16_349_2660_390_2695.png/t值 — 0.013 0.279 1.957 0.802 0.011 0.016 0.116 P值 — 0.908 0.781 0.055 0.426 0.916 0.898 0.734

二、两组患者病变血管分布

Ⅲ级缺血组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级缺血组(P<0.05),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级缺血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变血管分布[例(%)]

二、两组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PCI术后90 d随访期内,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4,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PCⅠ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三、两组患者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比较

Ⅲ级缺血组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明显高于Ⅱ级缺血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hs-cTnⅠ、NT-pro BNP、CK-MB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患者血清hs-cTnⅠ、NT-pro BNP、CK-MB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hs-cTnI(ng/ml) NT-pro BNP(ng/L) CK-MB(ng/ml)Ⅲ级缺血组 36 2.14±0.90 1124.16±156.80 56.13±13.28Ⅱ级缺血组 24 0.92±0.38 927.30±119.74 39.58±9.35 t值 — 6.265 5.215 5.287 P值 — 0.000 0.000 0.000

四、STEMI患者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STEMI患者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均与心电图缺血分级呈正相关(r=0.64、0.49、0.43,P均<0.05),见图1、图2、图3。

图1 STEMI患者血清hs-cTnI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关系

图2 STEMI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关系

图3 STEMI患者血清CK-MB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关系

讨 论

心电图Ⅲ级缺血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及QRS波终末变形,持续的心肌缺血引起缺血区域浦肯野纤维电传导延迟是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6]。本研究发现Ⅲ级缺血易发生于左前降支病变的患者,而Ⅱ级缺血易发生于左回旋支病变的患者,与张琴等[7]研究结果一致。颜昌福等[8]指出心电图Ⅲ级缺血患者心肌坏死随时间延长迅速发展,而Ⅱ级缺血患者心肌坏死速率相对缓慢,并提出QRS波终末部分扭曲是一项独立的心肌存活预测因子。有研究认为尽管心电图Ⅲ级缺血和Ⅱ级缺血患者从发病到PCI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别,但Ⅲ级缺血心肌再灌注不良,心肌梗死面积大,通过对人院时心电图进行缺血分级来推断患者预后,有助于临床选择最佳的再灌注治疗措施[9-10]。本研究中Ⅲ级缺血组术后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高于Ⅱ级缺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研究样本量小有关,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心肌损伤标志物hs-cTnI、NT-pro BNP、CK-MB是反映STEMI患者心肌坏死程度和面积大小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Ⅲ级缺血组hs-cTnI、NT-pro BNP、CK-MB的血清水平明显增高,提示心肌坏死程度和梗死范围更大,心功能不良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临床预后差。龚国忠等[11]研究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hs-cTnI入院后3 d内的峰值与梗死面积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梗死面积与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均与心电图缺血分级呈正相关。这提示根据心电图缺血分级可尽早判断STEMI患者的预后,有助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STEMI患者心电图心肌缺血分级与血清hs-cTnI、NT-pro BNP、CK-MB水平呈正相关,Ⅲ级缺血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临床上通过观察入院心电图是否存在Ⅲ级缺血有助于及早对患者预后做出判断。

猜你喜欢
导联心电图分级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下壁导联的de Winter ST-T 改变一例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