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1-10-14 04:52鲁华王慧曹玉萍
癌症进展 2021年15期

鲁华,王慧,曹玉萍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周口 466700

肺癌是起源于肺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极高且呈上升趋势。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至一定阶段后会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确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远处转移,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系症状等,可缩短生存时间,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在分子水平上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因子的改变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变形能力,提高其对健康组织的浸润能力,对肿瘤相关因子的检测可辅助肺癌的诊断与病情评估。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在肺癌中高表达且血清浓度稳定,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变形能力,提高肿瘤细胞核异型性;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属于鳞状上皮细胞中高分子蛋白质,能提高肿瘤细胞DNA的复制速度,多用于宫颈癌的诊断。本研究探讨SCCA、ProGRP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旨在为肺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肺癌的诊断标准,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癌;②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②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③合并急慢性感染;④转移性肺癌。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08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期选取肺良性疾病患者45例(作为肺良性病变组)与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组)。肺癌组中男64例,女44例;年龄32~71岁,平均(56.78±10.12)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41例,腺癌67例;T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43例,Ⅲ期27例,Ⅳ期12例;分化程度:低分化31例,中分化47例,高分化30例;无淋巴结转移57例,有淋巴结转移51例。肺良性病变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33~69岁,平均(55.98±10.32)岁。健康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6~70岁,平均(56.90±9.98)岁。3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肺癌组与肺良性病变组患者在治疗前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健康组受试者体检当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分离管中,1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70℃保存待检。使用西门子ADVIA 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CCA、ProGRP水平,所有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以SCCA>1.5 μg/L为SCCA阳性,ProGRP>65.0 ng/L为ProGRP阳性,任何一种指标为阳性即判断为二者联合检测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SCCA、ProGRP水平的比较

3组受试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肺癌组患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肺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受试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的比较(±s)

2.2 不同临床特征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比较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血清SCCA水平均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2.15、2.58,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血清ProGRP水平均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8、5.04、10.30,P<0.05)。(表2)

表2 不同临床特征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n=108)

2.3 不同临床特征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108例肺癌患者中,SCCA阳性76例,ProGRP阳性72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血清SCC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5、11.20、21.99,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血清ProGRP阳性表达率均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18.06、21.74、24.07,P<0.05)。(表3)

表3 不同临床特征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阳性表达情况(n=108)

2.4 SCCA、ProG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SCCA、ProGRP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均不足40.00%,特异度均超过70.00%,SCCA+ProGRP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AUC为0.845,此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表4)

表4 SCCA、ProG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肺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吸烟或工作环境中存在氨气、甲醛、石棉等致癌因子人群的发病风险极高,且病死率与无瘤生存时间等预后指标较差。肺癌对化疗敏感,若早期发现,通过化疗或手术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使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过30%。但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且增殖速度快,易发生远处转移,X线检查难以识别,临床症状较重时才到医院就诊,多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本研究探讨SCCA、ProGRP在肺癌中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特征肺癌患者SCCA、ProGRP的表达情况,旨在为肺癌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目前,肺癌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部分研究显示,肺癌有神经内分泌特性,可通过检测血液内多种物质以评估癌变性质与程度。SCCA作为糖蛋白,在肿瘤细胞持续性分裂过程中不断释放,在非角化癌的细胞中含量尤其丰富,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最早用于诊断肿瘤的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GRP)作为肺癌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合成分泌的主要蛋白,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全程参与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GRP水平是反映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GRP半衰期仅2 min,实际检测困难,在肺癌诊断中的运用结果并不理想。ProGRP作为GRP前体结构,广泛存在于肺组织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在早期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也具有促进作用,且稳定性较强,是较为理想的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王志远研究证实,血清ProGRP水平可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标志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组患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与Liang等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肺癌的发生发展受SCCA、ProGRP水平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SCCA水平升高,可促进肿瘤细胞分裂和分化。Cao等的研究显示,肺癌患者中SCCA水平较健康者可升高35%以上。ProGRP水平升高可直接影响细胞周期,升高中晚期肿瘤比例。本研究探讨不同临床特征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的水平,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血清SCCA、ProGRP水平均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表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SCCA、ProGRP水平可能有关,随着SCCA、ProGRP水平的升高,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增殖速度也随之升高,可促进肺癌进展,升高临床分期。同时,SCCA、ProGRP水平升高还能够增强肺泡上皮细胞的黏附浸润能力,导致淋巴结转移。ROC曲线结果显示,SCCA、ProGRP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均不足40.00%,特异度均超过70.00%,表明SCCA、ProGRP单独检测诊断肺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SCCA+ProGRP联合检测诊断肺癌AUC为0.845,此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朱超男等的研究也指出,血清SCCAg、ProGRP、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 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联合检测可提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表明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效能。但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偏少,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SCCA、ProGRP在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可能与肺癌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SCCA、ProGRP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