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2021-10-14 03:57孙孟俞致贤贾静王凤超刘义锋
癌症进展 2021年15期

孙孟,俞致贤,贾静,王凤超,刘义锋

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肝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55%。目前,肝癌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报道,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肝癌患者在忍受治疗带来的不适感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据统计,约1/3的肝癌患者存在焦虑、抑郁、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而亚临床的心理障碍与症状化的心理痛苦更加普遍,发生率高达30%~75%。研究指出,增强个体心理调适能力,有助于其对自身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知信行理论认为,疾病认知是个体树立正确信念的基础,是保持良好行为模式的必要条件,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探究肝癌手术患者疾病认知、心理调适现状,并给予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将各级主题关键词、颜色及图像建立链接,指导护理人员科学规范化实施干预措施,进一步分析其对肝癌患者疾病认知、心理调适及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具备手术指征,均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实施肝癌根治术;精神正常,具备正常听说读写能力。排除标准:最近半年发生重大生活应激事件;认知功能障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22例肝癌患者,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临床分期、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结合健康手册进行常规健康宣教,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鼓励其积极配合治护工作;加强心理疏导,协助其树立健康信念,保持良好状态。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①构建责任制无缝隙护理团队:科室护士长为组长,1名责任医师、3名高年资责任护士为组员,以小组形式对本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②制订干预方案:小组展开讨论,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方案,方案交由专家审核,经两轮审核、调整和完善,最终确定针对肝癌手术患者的《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方案。③具体措施:术前,强调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心理疏导:a.支持性团体疗法,护理人员通过引导患者一起讨论和表达各种相关主题,如表达情绪、控制疾病症状、处理对死亡的恐惧、获取社会支持等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b.正念疗法,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正念冥想、正念瑜伽、正念放松训练;c.意义疗法,以意义疗法理论为指导,通过访谈方式引导患者认识现在、生命回顾、面对未来,以协助其燃起对生命和生活的热忱。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制订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疾病宣教措施,宣教形式包括专家讲座、一对一讲解、音频循环播放等,采用回授法,宣教后指导患者复述,针对不正确之处,及时纠正和再教育,直至患者能正确掌握健康知识,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善检查,指导术前禁食8 h,禁饮6 h,常规备皮。术后指导:a.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烂饮食为主,如鸡蛋、牛奶、猪肝、羊肝、鸡肝及营养汤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忌辛辣、坚硬、熏制、烤制、腌泡及过咸食物;餐后30 min,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b.运动指导,术后6 h开始,行缩唇腹式呼吸、踝泵运动,每次5~10 min,每天2次;术后1天,床上坐起后,吹气球锻炼,每次10~15 min,每天2次;根据恢复情况,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活动时间根据患者情况适度调整。c.疼痛管理,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4分者给予镇痛泵镇痛,<4分者通过注意力转移法减轻疼痛感。干预至患者出院。(图 1)

图1 无缝隙全程干预思维导图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康复情况:统计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持续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②心理调适: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健康调查表-38(mental health index-38,MHI-38),测量个体积极和消极心理调适情况,量表由心理幸福感、心理痛苦2个分量表组成,共38个条目。其中心理痛苦量表包含抑郁、焦虑、行为/情绪失控3个因子;心理幸福感量表由情感纽带、总正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3个因子构成。心理痛苦量表总分24~142分,评分越高提示个体的心理调适越消极;心理幸福感量表总分14~84分,评分越高提示个体心理调适越积极。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8。③疾病认知:查询国内外核心文献,结合肝癌专家意见,自行设计肝癌防治知识凋查表,干预前后对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展开调查评估,调查表包括肝癌早期及常见表现、普查方法、高危险因素、防治知识,调查表中共有14个问题,回答正确得1分,部分正确得0.5分,不知道得0分,评分标准:优12~14分,良9~11分,差5~8分,<5分为极差,评分越高,提示个体疾病认知程度越高。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工作效率4个方面内容,总分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74~85分为满意,≤73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比例为总满意度,调查问卷 Cronbach’s α系数为 0.83,具有良好的信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比较(±s)

2.2 疾病认知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8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47,P<0.01)。(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n(%)]

2.3 心理调适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调适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痛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幸福感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MHI-38评分的比较

2.4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2%(5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5%(4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0.359,P<0.01)。(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科学的干预是改善患者心境、提升疾病认知、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属于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是将无缝隙干预措施以思维导图展示,使护理工作更加清晰化、规范化、科学化,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将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应用于肝癌手术患者,将护理工作分为术前、术后两部分内容,护理工作无缝隙拼接,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良好照护。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指出,对个体日常行为进行重塑,使其构建积极心态,采用完善的认知储备指导个体行为方式,对病情发展具有良好助益。从认知层面分析,完善的认知构架,利于对当前疾病有自己主观且正确的评判,进而构建积极的行为方式。本研究护理干预过程中,强调疾病认知宣教,通过专家讲座、一对一讲解、音频循环播放等多形式展开疾病知识教育,并采用回授法,针对患者疾病认知不正确之处,及时纠正和再教育,对协助患者正确掌握健康知识、提高疾病认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肝癌患者一方面承受着生理层面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对自身病情转归的不确定性存在担忧,使患者在精神方面出现负性体验。心理调适是指对个体的情感、负性情绪所做的调整和调控。一些肝癌患者在经历疾病、手术等压力事件过程中表现出抑郁、焦虑、心理痛苦等消极心理调适结局,另一些患者却呈现出积极的心理调适结局,如创伤后成长、心理幸福感、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状况涉及不同的心理过程与结局,应同时评估个体的积极与消极心理社会功能,以全面了解个体的调适状况。本研究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调适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肝癌手术患者在经历疾病和手术这一应激事件后,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痛苦状态,生活满意度、良好情感纽带及正性情感等方面心理健康同时受损,导致患者心理出现不良反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痛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幸福感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考虑原因在于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中,在强调疾病认知、构建患者完善的认知体系的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工作,运用支持性团体疗法、正念疗法、意义疗法,一方面使患者获取心理支持,另一方面可协助患者接纳自我,积极应对现状,勇于面对未来,燃起对生命和生活的热忱,从而达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减轻心理痛苦,增强正性情感。此外,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有助于加速肝癌手术患者康复进程,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原因分析可能为,术前强调心理干预,协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和手术,保持平稳心态,利于减轻心理应激对机体的损害;术后注重早期运动指导和疼痛对机体造成的刺激,并加强饮食指导,确保供给患者足够营养成分和热量,这对促进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给予肝癌手术患者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调控情绪,促进术后早期康复。此外,鉴于肝癌手术患者疾病特点、身心健康状态,临床工作中,需增加院外服务投入,增加院外随访,随时为患者解忧答惑,给予科学指导,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做出相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