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14 03:57谢菲高歌唐晓红
癌症进展 2021年15期

谢菲,高歌,唐晓红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5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9.89万例,病死3.05万例,发病率居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目前,临床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宫颈癌,治疗后患者面临女性特有生殖器官缺陷、生育功能丧失、性功能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术式,子宫切除术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切除范围包括盆腔淋巴结、全子宫。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易恢复的特点,但目前关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两种术式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也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②依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临床分期标准,分为Ⅰa~Ⅱa期;③无手术禁忌证,且未接受其他治疗及放化疗治疗;④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复发性宫颈癌;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④病历资料不完整。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宫颈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39),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41~52岁,平均(46.87±1.81)岁;FIGO分期:Ⅰa期29例,Ⅰb期17例,Ⅱa期15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0例,腺鳞癌26例,腺癌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0~55岁,平均(47.51±1.73)岁;FIGO分期:Ⅰa期18例,Ⅰb期11例,Ⅱa期10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12例,腺鳞癌16例,腺癌11例。两组患者年龄、FIGO分期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术前3天,两组患者均行阴道冲洗且持续3天服用抗生素,术前禁食并灌肠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再做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穿刺并置入腹腔镜,若患者无生育要求则离断双侧圆韧带,若患者年轻有生育要求,则切除固有韧带后悬吊卵巢,冲洗阴道后引流并缝合。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于下腹正中左侧做绕脐切口并探查盆腹腔,其余步骤同观察组。两组出院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3年,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完成全部随访。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出血量计算方法:观察组出血量为吸引瓶液体总量减去冲洗液量,对照组出血量为吸引瓶内出血量加纱布垫吸血量,纱布垫吸血量按每块30 ml计算。②术前和术后2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SAS、SDS评分范围均为20~80分,评分<50分表示无焦虑、无抑郁,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况越明显。③术前和术后2个月,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宫颈癌特异模块(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with cervical cancer subscale,FACT-CX)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由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therapy-generic scale,FACT-G)和宫颈癌特异模块(cervical cancer subscale,CCS)组成,FACT-G包括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4个维度共27个条目;CCS包括疾病症状、治疗不良反应和心理活动共15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各条目按照“一点也不”“有一点”“有些”“相当”“非常”分别计为0~4分,总分范围0~168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④随访第1、2、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和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手术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的比较

2.2 负性情绪的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FACT-CX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FACT-CX评分高于本组手术前,对照组患者FACTCX评分低于本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FACT-CX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FACT-CX评分的比较(±s)

2.4 生存及复发情况的比较

随访第1、2、3年,两组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随访不同时间的生存及复发情况[n(%)]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宫颈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根治性手术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以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最为常见,手术内容包括清除病灶和清扫淋巴结。传统开腹手术较腹腔镜手术更加成熟,术野清晰,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医师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处理,但传统开腹手术仍存在手术创伤大等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腹腔镜手术可放大患者病灶处成像,能准确彻底地清除淋巴结,此外,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更能改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术中维持气腹压可减少微小血管的出血,使用超声刀可快速止血,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腹腔镜手术术中腹腔的暴露面积较小,肠道未受明显影响,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因此,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快、恢复快,明显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此外,腹腔镜手术为整个手术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亮度,明显提高了各韧带间隙操作的准确性,使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多。因此,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增加淋巴结清扫数。

宫颈癌切除术后,患者存在性征改变及生育功能丧失,患者术前多处于高度焦虑、抑郁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术前明显缓解,这可能是因为术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消失,手术创伤也逐步恢复,因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由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的优点,因此,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手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改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文化程度、经济、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手术后,观察组患者FACT-CX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手术改善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这可能是因为腹腔镜手术过程视野开阔,淋巴组织清晰可见,可仔细辨别盆腔神经和大血管,使盆腔神经得以保留,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表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宫颈癌根治术的疗效相当,腹腔镜手术效果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