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即兴舞蹈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21-10-18 22:00吴珺夏正江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实现路径幼儿教育

吴珺 夏正江

摘   要: 在现实中,功利主义取向的幼儿舞蹈教育长期盛行,其根源在于幼儿舞蹈教育理念的落后。文章从“发展身体、培育美感、启迪心智、涵养德性”四个方面,对幼儿即兴舞蹈的内在育人价值进行了整体性关照与解读,意图推动幼儿园舞蹈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关键就在于加强幼儿即兴舞蹈教育。教师可以从渗透舞蹈要素、创设趣味情景以及实施过程性评价等方面,将即兴舞蹈落实到幼儿园课程之中。

关键词: 幼儿教育;即兴舞蹈;育人价值;实现路径

一、加强幼儿即兴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教学法(Dalcroze Eurhythmics)、奥尔夫音乐教学法(Orff music)、西方现代舞教育以及创造性舞蹈(Creative dance)的引进,即兴舞蹈(Improvisational Dance)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步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所谓即兴舞蹈是指幼儿在一定情景要素的激发下,基于直觉进行的自发式动作表现与探索活动。它被视为幼儿艺术潜能的自然流露,并与创造性培养联系起来。1 然而,从当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采用教师口传身授、强调学生模仿、注重动作技能训练的传统舞蹈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流。尤其是一些片面追求动作技巧,罔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野蛮做法,已然走到了教育的反面。吕艺生指出:“有的幼儿园开设了非常专业的舞蹈课,完全是违背规律的,甚至有些专业的压掰动作,对小孩子的身体都是有危险性的。”2 “这种武断残忍的训练方式无疑对幼儿的身体是一种残害,同时有可能因为扼杀了幼儿舞蹈的灵性和艺术性,而对幼儿心灵造成深远的伤害。”3

这些令人担忧的现状背后,既与现实中功利主义取向的幼儿舞蹈教育观念和相当一部分家长、教师轻视幼儿即兴舞蹈的育人价值有关,也与幼儿园或者校外培训机构中的教师采用不当的即兴舞蹈教学实施路径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能否实现“幼有所育”是关系儿童的身心健康、终身发展,以及关系民生、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伟大工程。1在坚持“五育并举”“幼有善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即兴舞蹈对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育人价值,如何科学地将即兴舞蹈的育人功能落实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期盼。

二、幼儿即兴舞蹈的育人价值

即兴舞蹈虽然重心落在“美育”的范围,但从它内在的育人价值看,早已超越了单纯美育的范畴。可以说,对幼儿即兴舞蹈育人价值的探析,为时下我们深入理解“五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1.发展身体

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属于人体重要的感觉系统之一,它被视为个体学习新动作技能的重要条件。2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体动作发展的敏感期,也是本体感觉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首先,即兴舞蹈具有“身心合一”的特质,借助它可以不断激活幼儿的本体感觉。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mile Jaques-Dalcroze)提出“身心合一”的整体论思想,他指出:“身体运动是肌肉知觉的表现方式,动作的力度和空间的关系,动作的持续性与伸展性的关系,动作的准备与动作表现的关系是可以由意识捕捉到的。这是因为学生必须将所有肌肉运动整合起来进行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合作。”3 在即兴舞蹈中,诸如力量感、方向感、速度感、位置感、重量感等运动感觉,会受到外部情景要素(如音乐或教师的指令)的激发或抑制。换言之,幼儿的大脑在参与记忆、判断、矫正与发出动作指令的瞬间,与自发涌现出来的运动感觉互相耦合,从而形成了幼儿对各种动作参数(角度、方向、加速度)的体验。因此,在即兴舞蹈中幼儿身体与大脑的关联度会愈加紧密,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组合与环境展开互动。

其次,即兴舞蹈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一方面,幼儿在即兴舞蹈中的本体感觉(运动感觉)与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大脑)之间会逐步建立起迅速而持久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身、心、脑和谐统一的状态。另一方面,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讲,当幼儿沉浸在即兴舞蹈的忘我境界中时(可视为“心流”体验),内在的紧张感或被压抑的情绪被一并释放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心旷神怡、酣畅淋漓的愉悦感受,这就起到了调试身心的疗愈功能。幼儿即兴舞蹈注重过程远胜于结果,因而课堂的气氛充满天真与自由,在这种氛围之中能够增进幼儿身心的自由体验。

最后,从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角度来讲,即兴舞蹈能够为幼儿提供探索和学习多种身体运动方式的机会,从而提升幼儿的动作技能,包括促进平衡感发展、提高协调性能力、发展身体柔韧性、训练肌肉爆发力以及提高动作灵敏性。其中,即兴舞蹈对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发展有更为突出的作用。这是由于在即兴舞蹈中,幼儿需要对情景要素中的各种变化快速地做出动作(如速度、力量、移动方向、水平高度等),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以及本体感觉)被充分地调动并参与到对当下情景的分析与判断之中,使得动作反应与大脑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促进幼儿大脑皮质神经反应的过程更加快速与灵活。

2.培育美感

我们认为,只有被舞者附着了表现意图以及审美选择的即兴舞蹈才能够上升到美学高度。正如美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所言:“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或自然的事实。”4 对幼儿来讲,即兴舞蹈的美育价值就在于能够唤醒他们的表现意图,并促使其自觉地将美感融入动作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动觉审美(Kin-aesthetic)。依据布伦达·普·麦克臣(Brenda Pugh McCutchen)的解释,动觉审美就是舞者所做的审美之选,它包含运动的艺术性、同步感以及动作的精炼性。1 与成人舞者不同,幼儿通常是凭借直觉来抓取和表现内心的审美意向,因此,他们的肢体表现往往是稚拙的、简单的与不成熟的;同时,也可能是夸张的、充满想象与创意。换句话说,幼儿的审美表现受到其认知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制约,呈现出从简单到復杂,从稚拙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故而,教师或家长应当用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即兴舞蹈的美育价值。

另外,即兴舞蹈能够促进幼儿以动觉来传达出视觉、听觉、触觉的审美感受,从而增强审美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转换能力,即审美联觉(synesthesia)。2 埃德蒙·伯克·费德曼(Edmund Burke Feldman)指出,审美意象潜伏在人类的心灵,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加以唤醒。3 审美联觉作为审美感知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可以在即兴舞蹈中自然产生。原因在于充分的审美感知是激发幼儿进行即兴舞蹈表现的重要前提。例如,即兴舞蹈教学的先驱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encan)充分运用审美联觉的原理,她在学校中布置各种儿童舞蹈形象的浮雕、雕像与绘画;并运用贝多芬与瓦格纳等音乐家的音乐来激发儿童的舞蹈表现冲动。4

从审美移情的角度来讲,幼儿在即兴舞蹈中会自然地将个体的情感、意志与思想灌注到审美对象中,从而产生“物我同一”“物我同情”的审美体验,实现个体与审美对象的亲近。依据西奥多·立普斯(Theodor Lipps)有关审美移情的观点,我们认为,幼儿通过即兴舞蹈可以实现4种类型的审美移情:一般的统觉移情(即幼儿把感知对象的形式和外形灌注以生命)、自然的移情(即幼儿将自然界的各种对象,如动物、植物等拟人化)、心情外射的移情(即幼儿使感知对象感染某种情绪)以及表征的移情(即幼儿使对象的感性外观或形象作为人的内在生命的表征或象征)。

3.启迪心智

依据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ve)理论,人类心智或认识深深植根于身体以及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体验之中。5 尤其,“婴幼儿的心智天然地具有具身性,并且其认知乃至整个心理活动都是建立在身体运动提供的感觉刺激和原始信息供大脑处理的基础上的”。6 据此我们认为,即兴舞蹈应当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幼儿身体学习方式,它所具有的认知功能不应被人们所轻视甚至忽视。具体来讲,它具有自动性与情景性的特点。首先,自动性是指幼儿在即兴舞动中所产生的动觉感受与脑部信息处理过程乃是个体内隐的、自动化的处理结果。根据神經认知科学的研究,“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被认为是这种自动化具身认知的生物学基础。7 其次,情景性是指幼儿的认知、动作与环境因素之间构成的耦合关系。也就是说,在即兴舞蹈中幼儿对知识与概念的把握源于动觉感受与环境因素互动的结果。例如,当幼儿根据音乐的情绪色彩进行即兴舞蹈表现时,由于音乐的情绪色彩与肢体动作表现彼此耦合,进而强化了幼儿对情绪的体验并由此形成对情绪概念的理解。

除此之外,即兴舞蹈在启发幼儿想象创造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依据埃利斯·保罗·托兰斯(Ellis Paul Torrance)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成果8,将从想象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精致性5个方面来进行阐释。第一,启发思维想象性。即兴舞蹈为幼儿喜爱幻想与假装的天然倾向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借助肢体语言幼儿能够将自己脑海中丰富的形象与奇思妙想展现在他人面前。第二,培养思维流畅性。随着不断地进行即兴舞蹈练习与积累动作经验,在幼儿头脑中积淀的艺术形象将逐步充盈起来,表现的思路也更为开阔畅通,幼儿联想的速度也会更快,动作表现的“量”也会更多。第三,发展思维灵活性。幼儿在即兴中逐步理解和探索舞蹈的各种要素,运用这些舞蹈要素来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同时积累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经验。第四,鼓励思维独创性。幼儿天然地具有创造潜能,其表现原本就是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即兴舞蹈为幼儿展现独特个性提供了机会。第五,扩展思维精细性。即兴舞蹈能够促进幼儿有意地运用更多的精细动作来丰富自己的舞蹈表现,包括手部动作、造型、脚部动作以及小肌肉的运动等。

4.涵养德性

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即兴舞蹈对幼儿共情能力的发展也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所谓共情(empathy)能力,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幼儿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1 它被视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催化剂。来自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系统与共情能力的关系甚为密切。2 马丁·L·霍夫曼(Martin L.Hoffman)认为,幼儿可以通过模仿和联想来唤醒共情能力。3 整个过程就好像照镜子一般,幼儿通过下意识地模仿或表现他人的面部表情、姿态与动作来唤醒共情能力。在即兴舞蹈中,幼儿根据情景中的线索进行直接联想(想起过去的类似体验),从而帮助自己表现“他人他物”,这本身就体现了换位思考的过程。例如,幼儿表现小树苗慢慢长大,能够体验到小树苗冲破泥土的生命力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当幼儿表现雨水下落滋润小树苗时,体验到的则是自然界哺育万物的博爱之心。亲身体验不同的艺术形象,幼儿能够增进对他人他物的理解(包括情绪、心理感受以及处境),并逐步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当然,即兴舞蹈不只是幼儿个体的活动,其更加需要在团体中进行合作表现。也就是说,幼儿需要学会遵守规则、与他人共享场地空间以及合作讨论。因此,在即兴舞蹈活动中能够逐步培养合作精神。在舞蹈关系要素中就包含“与他人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具体包括镜像(mirrors)、回声(echo)、统一(unity)、影子(shadow)、对立(opposition)、连接(connect)、支撑(support)等概念。4 这些概念为激发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基本框架。从合作动机的角度来看,幼儿合作行为需要一定水平的合作动机来维持。喜欢与同伴交往是幼儿比较普遍的心理需要。在即兴舞蹈中,音乐伴奏为幼儿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小伙伴一起舞动或彼此适当地身体接触,能够带来强烈的身心愉悦与伙伴间的亲密感受。一方面,幼儿与伙伴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即兴舞蹈表现任务时,他们能够得到来自教师与同伴的认可与接纳,从而强化内在的合作动机。另一方面,当幼儿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舞姿、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培养他们敢于尝试与探索的勇气。总之,在即兴舞蹈中幼儿通过不断地积累合作经验,能够体验到合作带来的交往乐趣与满足,从而逐步培养合作精神。

三、幼儿即兴舞蹈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幼儿即兴舞蹈综合育人价值的充分实现首先应当落实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鼓励探索表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

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对完整人之素养的教育手段。5 教师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以免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式操练,从而导致幼儿丧失自信心、降低参与热情以及泯灭艺术创造力。编写者将“大胆表现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列入《纲要》之中。2012年10月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1 其中,“引导”“感受”“表现”以及“创造”成为《指南》中的高频词。上述高频词与幼儿即兴舞蹈的内涵高度契合,即在一定情景要素的激发下,幼儿基于直觉进行的自发式动作表现与探索活动。因此,在幼儿园即兴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动作的多种可能性,表达内心情感,积累成功的创造体验。

2.以挖掘适宜素材、渗透舞蹈基本要素为育人内容

《学习活动》2 是二期课改以来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采用“深挖”与“拓展”两种策略,从已有的《学习活动》中创造性地挖掘适宜的即兴舞蹈教学素材。第一种“深挖”策略,是指教师从教材中再次挖掘可能存在的即兴舞蹈素材,这些素材必须符合可舞性(动作)、要素性(概念)以及意象性(形象)三个基本标准。其中,要素性是指所选取的教学素材能够体现出舞蹈要素。第二种“拓展”策略,是指教师创造性地将一些外部优秀素材与《学习活动》中的主题建立起联系,从而生成既符合幼儿园课程要求,又贴近幼儿生活并能够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即兴舞蹈教学内容。

此外,教師应当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采取循环往复、由浅入深的螺旋式设计思路,将舞蹈要素渗透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之中。根据2014年美国颁布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National Core Arts Standards)3,身体、空间、时间、力量以及关系要素,被视为学前儿童创造与表现的基本框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每堂即兴舞蹈活动中所聚焦的舞蹈要素应当尽量单一,且主次有别。这样既有利于深化幼儿对特定舞蹈要素的理解,又有利于教师制订更为清晰的活动目标。

3.以创设趣味情景、善用引导示范讨论为育人方法

创造力研究学者基思·索耶(Keith Sawyer)指出:“创造性学习需要某种程度上的开放、弹性与即兴;然而,当学习被一些适当的结构所引导时会更有效率,这些结构我们称之为‘脚手架……这些精心设计的脚手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技能,以及更深层的概念理解而即兴变化。”4我们认为,在即兴舞蹈活动中,幼儿的创造自由必须被一些精心设计的结构元素加以引导和限制。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与师幼互动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活动设计的角度来讲,首先,教师应该为诱发幼儿即兴舞蹈表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式、任务式、问题式情景创设方法,激发幼儿参与即兴表现的内在动机。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各环节中搭建适宜的“脚手架”,以此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包括语言支架、音乐支架、图谱支架、视频与图片支架等等。对幼儿来讲,向他们提供一些结构元素与规则是提升教学效果,以及避免教学陷入混乱与无序的重要前提。所谓结构元素,就是舞蹈段落与舞蹈要素的融合。例如,幼儿在一段包含开始、中间与结尾的音乐片段中,即兴表现出低、中、高三种水平的空间要素。当然,最大的挑战在于教师需要平衡结构元素与即兴表现之间的张力。也就是说,即便幼儿表现出了所有结构元素,他们仍然保留某种程度的创造自由,并通过学习能够达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教学互动的角度来讲,有效的即兴舞蹈教学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即兴协作。首先,教师既要把准方向,又要能够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与要求做出反应,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之中。其次,教师应当善用语言引导、肢体示范与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增强教师与幼儿以及幼儿之间互动中的弹性与活性。其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观察法与讨论法的作用。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将舞蹈表现与舞蹈要素进行对照,从而获得认知理解;而借助讨论幼儿,可以解释相关的概念或创意意图,并通过即时学习萌发新的想法与创意。

4.以营造良好氛围、实施过程性评价作为评估手段

为了有效落实幼儿即兴舞蹈的综合育人价值,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估手段。根据高凌飚的观点,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1 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嵌入”即兴舞蹈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换言之,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效果不断地进行反馈,从而使教学过程得到不断的优化。也就是说,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应呈现交叉与融合的特点。在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关注即兴舞蹈在“发展身体、培育美感、启迪心智、涵养德性”四个方面所具有的综合育人价值,并对幼儿所取得的任何进步与成果给予积极反馈,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即兴就像是一场未知的旅程,这背后既需要个体的冒险精神,也需要“一种实验性的并且容忍错误的文化”2 加以支持。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因此,教师在课程中营造一种宽容、民主和温馨的学习氛围,是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前提条件。此外,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评价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应当形成互动,也就是说,既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又需要幼儿之间以及幼儿对自己进行评价。该评价方式可以实现对幼儿即兴舞蹈表现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与判断,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的质量。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Improvisational

Dance for Children

WU Jun,XIA Zhe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In reality, the root cause of the utilitarian orientation of childrens dance education which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 can be the backward concept of childrens da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holistic ca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rinsic educational value of childrens improvisational dance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developing the body”, “cultivating the aesthetic feeling”, “enlightening the mind” and “cultivating the virtu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dance educ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ransformation. The key to this transformation is to promote “childrens improvisational dance education”. Teachers can implement childrens improvisational dance into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rom such aspects as permeating dance elements, creating interesting scenes and implementing process evaluation.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improvisational dance, educational value, implementation path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实现路径幼儿教育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