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财务管理之转型

2021-11-22 14:30王晶岩
北方经贸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财务人员会计核算

王晶岩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0)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及目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随后国家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关于预算拨款、绩效评价、内部控制等一系列政策,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2017年,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正式引入权责发生制,明确了政府会计发展的趋势。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新政策正式启动,明确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核算基础由原有的“收付实现制”变为“收付实现制”和“责权发生制”并行的“双基础”体系。决算报告采用“政府财务报告”和“政府决算报告”的“双报告”体系,核算采取“平行记账”模式。新政策的实施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高校将更加明确财务管理职责,更加清晰认识到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高校应积极采取策略,找准自身管理模式弊端,积极适应新政策的实施,以便提高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水平。

二、财务管理转型的意义和必然性

(一)强调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精细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强调高校业务活动费用和管理等费用成本,优化和完善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和收付工作,完善了高校财务预算会计核算制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高校经济活动的费用和成本,以及学校的财务状况,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使得财务核算工作向精细化发展。

(二)规范财务管理模式,提升了绩效管理水平

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并行的制度体系,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互相衔接并适度分离,形成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功能、双核算、双报告”的财务体系,使得高校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高校建立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制度,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了高校财务管理的监控力度和透明度。

三、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财务管理的转型

(一)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型策略

1.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目前传统高校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要求,即采用“5+3要素”新会计核算模式。首先,会计核算模式采用平行记账,这就要求现行记账信息系统有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否在做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自动进行预算会计,单位各个部门的相关系统能否进行信息共享与连接,能否实现业财一体化?高校财务应该和目前使用财务软件对接,实现财务系统的升级。

2.对于高校资产核查方面,高校国有资产部门应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本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物品等以及和资产相关的数据进行清理核查,固定资产应该“实提”折旧,真实反映学校资产状况。

3.进一步规范学校往来款项清理,建立健全往来款清理机制,从而避免坏账、挂账现象,避免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高校教育转型跟进策略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及时转型跟进。通过政府会计改革发现,人才市场急需管理会计的人才,而财务会计人员相对过剩。学校应该积极与各用人单位沟通,了解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合理设置对应专业和更新教学内容,避免出现与社会脱节现象,避免造成人才过剩或是人才紧缺的现象。高校应该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可以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的管理会计师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讲授与交流,分享一线的经验与体会,或是增加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有更深的理解。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构建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需培养管理会计人才,让企业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双向选择,达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共赢。

(三)财务会计人员的转型

1.思维要转型

思想意识决定行动方式。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会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会计的转型首先是思维的转型,因为传统财务会计思维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财务人员的思维要向业务人员甚至管理人员的思维转变,要树立正确的用户思维,确保财务的共享服务符合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衔接好管理会计的思维体系。

2.业务能力要拓展

传统的会计无论转型成哪个方向的财务会计,都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需要从业务角度去探索内部流程优化和内部控制,所以需要制定比较明确的管理操作流程来指导业务人员的经济业务活动。管理会计报告基于财务会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不仅关注高校的内部经济范畴,新《政府会计制度》事实上是把高校推向社会,高校开始在管理会计报告中关注市场环境、招生环境、经济形势等方面的事项,这样有助于高校长远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形成战略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财务人员如果没有业务基础,无法搭建富有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就无法帮助高校在战略上取得竞争优势。

3.信息化技能要提升

高校的财务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来支撑自己的执业水平,还要具有社会化思维,在信息化社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能,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财务数据的核算和共享。要熟悉各类数据处理系统的操作,这样才能快速完成数据分析和处理任务,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水平。

(四)内部控制重构和管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推进了高校内部控制的发展,使得高校资产完整、流动资金安全使用和有效使用,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报告的应用,使得高校的公共信息和资产信息以及成本信息得以提升,这就促使高校在内部控制的环境、手段和管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变革,以提升高校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并有效提升其风险识别、预估和控制能力。因此,《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的内控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四、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转型的建议

(一)构筑战略财务管理制度框架

学校财务管理的改革推进,合理的制度先行。高校资源合理配置,流动资金的规范使用,合理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如果高校的管理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将会影响整个学校的资源配置,造成资源浪费等后果,不利于高校长远发展。所以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要从宏观把控、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入手,做好财务内控管理,让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力求符合高校自身发展愿景。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的财务工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核算、管理、监督、服务。高校的发展策略也越来越需要财务数据的支撑。所以培养业务融合的财务管理人员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转型的迫切需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推进了财务人员转型的必要性。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所以,高校应积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不仅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资产等方面的政策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应转变财务思维,积极主动学习财务管理知识,从琐碎的会计核算中解脱出来,努力学习培养分析、决策技能,尽快完成财务人员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三)多部门联合进行变革

加强组织领导,《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涉及预算管理、核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和内控管理。所以这不只是财务部门的改革。这需要高校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因此,高校应该以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为契机,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在财务、资产、科研、审计、人事、教学、信息等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方案,强化领导、层层落实、分工明确;以制度为动力,推进落实,以保证财务管理的转型有充分的保障。

(四)信息化系统建设是财务管理转型的技术支撑

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依赖于高校整体信息化系统建设,要想达到财务信息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有效交流与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现象,高校应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应在同一框架下实现代码的同一化管理和数据的源头化管理,彻底实现“让工作人员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彻底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财务人员会计核算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