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高校课程思政的生动教材

2021-11-30 00:28刘洪仁陈淑婷
关键词:思政防控疫情

□刘洪仁 陈淑婷

[内容提要]疫情防控如何更好转化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是较为紧迫的教育命题。文章基于新冠疫情防控的现实启示,结合当前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时代需求与基本状况,重点围绕后疫情时代高校落实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进行了理论阐释,对当前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是凝固的现实,而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当前全球经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就是正在上演的活生生的历史。我们强调教育和课程要生活化,就是要充分利用青年学生成长家庭、生活社区和现实社会的丰富资源,把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经验与个人所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使得课堂教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提高课程教育效果。无疑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已经成为目前各类课程的主要教育内容之一,成为高校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和历史责任。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现实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携手并肩、联防联控、隔离救治,抗疫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扩大,国内疫情防控取得巨大成就,必将最终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总结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回顾全民隔离的防控过程,毫无疑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作为一种新型传染病较之一般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等特点,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病毒复杂多变、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新型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总是有个过程,防控伊始只能一方面加强感染者的隔离治疗,一方面从社会层面采取大范围的原始隔离来控制传播。为此一段时间以来疫病感染率、病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扩散趋势,一定程度地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

党中央、国务院本着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在全国范围动员采取了严格的联防联控措施,落实传染病I级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防控发起了一场名符其实的人民战争,为扭转疫情蔓延发展态势,并最终取得疫情阻击战、总体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疫情防控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是一次公共危机,也是一次历史大考,因此这次疫情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公民个人哪一个层面的总结反思和教育惊醒都是深刻的。国家社会层面尽管暴露了生物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明显短板,但是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生命(利益)至上的民本情怀,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个人层面尽管牺牲了新春佳节千百年来与家人分享幸福和喜悦的传统,但是切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的紧密无间,以及“小我”与“大我”的辩证统一。

二、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

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出于职业习惯和使命担当,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想到很多,其中想到最多的还是教育的使命,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领域两个国家文件的贯彻落实,其中分别依次为:

一是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高校作为国民教育中高等教育的文化育人单位,在国家教育部门统一领导下,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抓好落实,立足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教育各个环节,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程。

三是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且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早已不仅是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专业课教师也应融入思政教育队伍,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完整课程育人体系。各类教育真正回归既教书又育人的最初使命,一段时间以来已显得紧要而又迫切,高校所有专业课程打造课程思政已是形势所迫、现实必需。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现实思考

当前各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经陆续启动并组织实施,进展较为顺利,但是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无论是教材讲义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还是教师观念转变、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效果评价等各方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程思政的最终落实,最需要的是作为课堂组织者的专业老师们的全情投入。可以说每一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引导者、是操盘手,直接面对和影响学生,不管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容易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所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次疫情防控本身带给全社会的不仅是惊醒和反思,更有满满的正能量和成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每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会有着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毫无疑问的是大家都已经直观地感受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不惜一切代价的宗旨担当,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伟大团结力量。这一切对开展好课程思政工作,较之过去更为自觉和到位,既包括感性的认知,也有理性的自愿,尤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和生动案例众多,可谓俯首即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好课程思政,最近教育部专门组织了面向全国高校的思政大讲堂,邀请全国知名的思政专家进行讲解和辅导,参与其中者受益良多,特别央视媒体的系列报道、专家述评等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疫情防控的思政素材融专业教育教学之中,经大致梳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是社会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治不忘乱、安不忘危,面向未来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次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大、范围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疫情危机,构成了一次任务空前、复杂艰巨的社会公共危机。疫情再次郑重警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路上必然布满荆棘和坎坷,必然是一场具有许多新挑战和新特点的伟大斗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正在明显地增多。未雨绸缪,方能行稳致远。

历史一再证明,多灾兴国、多难兴帮,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总是“小成于困难,大成于灾难”。近代史上的灾难暂且不提,仅新中国成立的7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方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几乎连年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无论水灾、火灾,还是旱灾、震灾等。其中灾难较大的,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七十年代的唐山大地震,九十年代的长江特大洪水,还有进入新世纪之后的非典疫情、汶川特大地震。这次新冠疫情作为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全球大流行,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机”中有“危”,“危”中有“机”。14亿人口的中国率先在全球战胜疫情,实现平稳地复工复产复学,又一次艰难地取得了抗疫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真可谓一次次在这样的磨难考验中艰难前行,一次次在应对灾难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奋起,中国人民才一步步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为此,结合这次疫情防控,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化解能力,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的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把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成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次疫情防控必将取得最终全面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完善、成熟和定型。

二是人民性品格进一步凸显。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特别是大规模蔓延可能威胁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明确要求,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人民性品格和人民立场得到生动诠释。

加强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同心同德,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正是如此,人民战“疫”靠人民,人民战“疫”为人民,人民群众再一次成为战胜疫情的真正英雄。在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广大人民群众无私无畏,无怨无悔,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稳,人心稳,社会就稳”。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方面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全力保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一方面科学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抓好复工复产、复学复市,保证社会秩序持续稳定向好。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大灾大难、大是大非面前,人民群众是值得信赖的,党心和民心是紧密相连的,全力依靠人民凭的就是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同样也是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疫情防控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党员走在前、群众紧紧跟,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普通医生、快递小哥、社区保安、种菜农民,个个都是战斗员,许多群众在危险关头、危急时刻,牺牲小家为大家,义利面前讲大义。只要党和国家需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尽管当时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其他地区因有序复工复产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又有境外疫情输入压力加大的风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加强社区防控,真正铸牢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无论过去打土豪、分田地,还是今天消除贫困、抗击疫情,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者,也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开这一价值指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会失去方向。因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制度自信进一步强化。疫情的突如其来,搅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于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集中考验和现实大考。但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在疫情防控中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显著优势得以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无论中央各部门、各系统,地方各组织、各单位,还是部队各兵种都是闻令而动、全面奋战,整个过程各司其职、各尽其位、协调配合,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的局面,真正落实了“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铮铮誓言。

快速、及时、科学、高效的全国大动员、大集结、大作战,使得疫情防控急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序集结到位,不论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在短时期内向疫区紧急投放的1000多亿元资金,还是全国各地日常生活资料源源不断地发往疫区,诸如新疆的水果、东北的大米、山东的蔬菜以及其他地方的救援物资,还是一批批志愿者主动请缨驰援湖北。特别是一批批白衣天使毅然“逆行”、奔赴防疫一线,人民军队更是闻令而动奔赴疫区,即使是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也在与时间赛跑进行科研攻关。这一切集中展现了全国各界的大爱与担当。尤其难得的是仅用15天时间雷神山、火神山两所标准化医院拔地而起,而且大量匹配的医护人员、医疗设施、科技设备等迅速到位、投入使用。据统计全国有29个省市及部队各兵种调配了330多支医疗队,41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有19个省份对口湖北16个地市支持各类资源。

这一切全方位保证了疫情防控的持续向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所显现的现代化动员、组织和整合能力,在疫情防控中充分显现。反观当前某些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控及社会影响,对此定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四是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弘扬。疫情防控作为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人民战争,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在超过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14亿中国人向病毒发起的这场战争中,自始至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和人民唇齿相依、血肉相联、生死与共的现实场景比比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与家、家与国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身为生于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大家自然感到了那种庆幸和幸运,也找到了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应担起的责任和使命,已经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让个人走出精致的孤独,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从此每个大写的我应该再也不会缺少大写的家国情怀,从耄耋之年的院士到普通医护人员,从社区防控志愿者到快递小哥、出租车师傅,从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防控战士到坚持两个月宅在家中自我隔离的社会大众,还有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始终保持不断电、不断水、不停暖等良好的社会保障等。这都将赋予我们穿越未来所有艰难险阻,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自信和强大力量。

然而,面对这场还没有结束的疫情防控大考,曾几何时旁观者有之、怀疑者有之、甚至污名化者有之,支持中国者亦有之。再看当前的中国已经给世界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同时与世界分享抗疫经验,并持续支援80余个国家和地区抗击疫情。这是我们充足的底气和信心使然,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赋予我们无以撼动的底气,这也是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赋予我们的自信。回想在99年前,一批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缔造了一个最先进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近100年来,一批批、一代代仁人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热血和信仰、智慧和汗水,一分一分地为中国洗刷落后,一点一点地为中国创造财富,一次又一次地开创中国奇迹。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业已步入全球大国行列,人类向何处去,世界将走向何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贡献全球。但是人类的发展必将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直面全球气候变暖、核扩散等重大风险考验,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世外,独善其身。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人类本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才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各国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坚持多边主义,走合作共赢之路,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必将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更加熠熠生辉。

五是党的先进性进一步体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次疫情防控,无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次重大考验。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进行专题研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并亲自深入抗疫一线进行实地调查。总书记亲自指导确定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战略使命,及时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战略要求,尽早制定了疫情防控战略计划,为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力做好北京局部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其他省份的分类指导指明了方向。党中央从实际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并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这一切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和显著优势。

在党中央的直接指引下,各地区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他们同时间赛跑,与魔鬼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坚决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人们真切地看到共产党员的挺身而出,哪里任务重,哪里情况险,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冲在前、做表率。

灾难面前共产党人真正做到了把自己的同胞挡在身后。总计全国有共产党员带领的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不顾风险,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甚至献出了生命,书写了医者仁心的崇高;还有党员率领的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和无数普通百姓,舍小家顾大家,克服个人困难,服务社区管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这种敢于壮士断腕、承受重创,担起大国意识和公民责任担当的壮举,让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六是敬业奉献担当成为新时代主旋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有人勇敢、有人胆怯、有人自私、有人忘我、有人自律、有人懈怠、有人高尚、有人卑劣。精致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标签青年没有了市场,相反很多人英勇地挑起了历史的责任与担当。于是乎,在疫情防控中,为了努力降低感染率、病亡率,提高收治率、治愈率,映入公众视野的既有令人心生敬意的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率先成功研究新冠病毒疫苗的陈薇院士,及幽默风趣的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传染病防治中心主任张文宏,又有千千万万奋斗在防护和科研一线的占比三分之一还多的年轻九零后、零零后的医护工作者。就这样,现实中的祖孙三代出于职业的责任和使命的担当,做出了以生命换生命的自我选择。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有了这些专业人士的直面应对,疫情才得以遏止,形势才得以扭转。

疫情防控进一步让国人提振了信心,充满了希望。因为民族的延续和历史的传承,总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不断接力。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担当,父辈终究会老去,青年最终是每个时代的接棒人。疫情防控再一次让世人确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成功地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为此不由得让人联想百年前为民族危亡奔走呼号的五四青年,南湖红船上改变了中国方向和命运的热血青年,长征途中前仆后继,坚定不移的硬核青年,还有那些被称作叫花子学生,却有着不坠青云报国之志的西南联大青年,那些奔赴延安追求光明的希望青年,还有宁可少活20年,誓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庆青年,用血肉之躯抗击洪水和地震灾害的救灾青年,以及创造深圳速度的创业青年,在奥运会、世博会、国庆大典等参加志愿服务的奉献青年等。

战胜疫情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无论诊疗方案、治疗方法,还是疫苗研发;无论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还是健康码识别等都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在当前的各条科研战线上都活跃着新时代青年的奋斗身影,其中我国硬核实力的北斗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和神舟团队,平均年龄也只有33岁,习近平总书记褒奖他们是青年英杰。其实优秀青年还包括众多因疫情宅在家中勤奋学习的青年学生,他们未来走向社会就是无数建设者、奉献者。疫情期间有在自家屋顶上借网上课的高三男生,有在方舱医院里备战考研的大三男孩,有在雪山顶上专注念书的藏族女孩等,他们都在努力用读书积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一个民族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读书声就有无穷的希望和不竭的力量。

总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疫情大考更让世人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愈加坚定稳健、负责担当的中国,正在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为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疫情不分种族国别的全球漫延,任何国家想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显然行不通,世界各国携手抗疫,打一场全球阻击战已成为不二选择。

疫情发生后,中国对内举全国之力采取严格、彻底的防控举措,经济社会生活一度按下“暂停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同时中国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广泛的防控合作和信息交流,分享中国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和医疗支援。为此中国的疫情防控先后赢得了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组织、地区负责人的慰问和肯定,并有众多国家和地区同样向中国提供了支援和帮助。这一切充分彰显了中国开放包容、关注人类的负责任大国担当。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全球的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冠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这场疫情防控战争的最终胜利。

猜你喜欢
思政防控疫情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