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2021-11-30 00:28王书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人文

□赵 丽 冯 哲 王书君

[内容提要]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完善其对自我的认知,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拥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怀和良好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做事轻做人,重现实功用轻长远打算,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倾向。这种情况导致“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与技术,‘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有可能将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1]很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相融,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2]高等教育应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人文社科知识,并将之渗透到他们日常的思想与行为中,逐步提高他们在价值判断、科学思维、理想情怀、自我认知、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一门具有历史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对于一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来说,学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偏少,没有专门的历史专业,有的学校仅有的几门历史课隶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如此一来,“纲要”课自然成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纲要”课主要讲授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迄今180年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历史带来的诸如历史观、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感悟等价值理性方面的积累。当然,对于这门课来说,讲好党史、国史,让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才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3]因此,通过“纲要”课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帮助完善自我认知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举措。“人文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4]“人类需要一种生活哲学、宗教或一种价值体系,就像他们需要阳光、钙和爱情一样”。[1]要想构建人生需要的价值体系则必须培养价值判断能力。一般而言,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无外乎两种判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告诉我们事物和现象“是真还是假”,价值判断通过判定事物和现象的是非、善恶、美丑等价值属性,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价值判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爱因斯坦曾经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象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懂得价值判断,才能建立完整的价值体系,才会有明确的价值观,才会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诸如目前存在的部分大学生考试作弊、个别大学生故意伤害动物、某大学新生发布辱国言论,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是其重要的教学任务。价值判断原本就是历史发挥现实政治功能的重要途径。正所谓学史读史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无论是孔子“知我罪我”、饱受质疑的“春秋大义”,还是司马迁坚持秉笔直书的“太史公曰”,以及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没有不带有价值判断的历史之学。举个例子来说,宋、元之际,历经国破民衰的史学家胡三省曾对《资治通鉴》作过一系列校勘考证,在其中隐藏了自己不便明言的爱国情怀,抗战时期,身处沦陷区的史学家陈垣感同身受,发愤对《通鉴》胡注进行考订辨析,写成《通鉴胡注表微》一书,突出阐发了胡注中讲臣子民族气节的部分,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这是历史价值判断功能的突出表现。“纲要”课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近现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运用历史事实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例如在“纲要”课中讲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藉此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使他们的道德修养、看待问题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深度都得到提高,逐渐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

“纲要”课可以指导大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问题,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分析问题,避免走向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机械主义的误区,从而明确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内在规律。

全面地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就是评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要顾及到各个方面,防止片面化、简单化,同时看问题能做到一分为二,正面反面都考虑到,不走极端。拿西方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来说,马克思曾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进行充分地揭露和批判,并深刻指出其对被殖民地区和人民造成的影响,“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6]客观上带来的建设性和现代化的一面,并不能掩盖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本质和罪恶目的。以“义和团运动”为例,既应该看到这场运动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而团结御侮、视死如归的抗争精神,使“各国于此一役,知民气之不可侮”,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因时代、自身认知的局限,他们存在着盲目的排外倾向,这是不可取的。可见,只有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才能看到历史的合理内核,正确指导当下的行为。

以发展地眼光观察分析问题,首先体现在“知古鉴今”的功能上。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提出的命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7]把过去与现在前后贯通,透过历史把握现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例如讲授“清末新政失败”这一历史事件,要启发学生从该事件中总结历史教训,诸如:新政的推行,应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统筹规划,但清政府腐朽无能,不足以成为领导新政的核心力量;社会变革要稳步前行、适度推进,清政府却罔顾当时的社会实际,在多个领域不加区别地全力求新求变,不仅没有解决社会的旧弊病,反而造成了大量的社会新问题;新政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此事的态度,清政府却借实施新政的名义大肆敛财,极大地增加了人民负担,加剧了社会矛盾;如此等等,这些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无疑具有较大的借鉴参考价值。以发展地眼光观察分析问题,还体现在“读史明智”的功用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8]例如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这一问题,在讲授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贯通的眼光,把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看作一个前后延续发展的整体,充分认识到历史不容割裂,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前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奠定了制度和物质基础,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正是在此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不能否定的。[9]

系统地观察分析问题,就是在评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也不放弃从局部角度对问题进行细致的考察。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才能避免把历史割裂成一个个分散的片段,才能真正看到历史步步前行的进程。例如讲授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落后封建制度而导致失败的必然命运,也要分三个层次对该指导思想进行考察:首先,在那个时代,若不强调以“中学”为主体,“西学”是不可能大规模进到中国来的;其次,一旦“西学”涌入,“中学”就必然会走向没落。洋务运动兴办军事企业,生产新式武器,需要新型技术和管理人才,于是出现新学堂和留学生。兴办军事企业遇到财政困难和原材料供给困难,于是兴办民用企业,企业的经营逐渐从原来的“官办”变成“官督商办”,期间,官一步步后退,商一步步前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最后,西方强大自有其强大的本末,洋务运动舍本逐末,最终会失败。虽然如此,它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影响了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形成。如此系统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分析历史问题,层层叠叠,反复曲折,显然能够帮助他们把问题认识得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彻。

以普遍联系的视角观察问题,要充分认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在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纵横各方的相互关系。例如讲授三大战役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称之为“进京赶考”的历史,联系到刚刚结束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和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进攻的告诫,足见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党中央面对肩负全面执政和建设重任的挑战,保持着清醒的预判和认知;进而再联系到九十多年前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这场争权夺位自相残杀事件的发生,是劳动者政权建立后蜕变为封建专制政权后必然要发生的,充分暴露了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通过两者的联系对比,开展关于“农民军进城”问题的探讨,采用郭沫若1944年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这篇分析三百年前明清鼎革之际政局形势、并在当时引发巨大反响的文献材料,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军进城的事例,思考“农民军进城后都发生了哪些类似的行为”?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主要参加者也是农民,但人民军队有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有了获取胜利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全党要始终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由此联系到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地走进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

“纲要”课教学依托其丰富的人文素材和独特的史学功用,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性精神,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悟能力。康德就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科学思维有助于使人保持客观理性,感悟能力则有助于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历史的学习,是增进个体与整个人类的情感联系和熟悉人类经历的心路历程的桥梁和纽带”。[1]如果仅仅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待中国近现代史,即使思维准确如医生的手术刀,也无法与曾经发生的那些人与事产生“共情”,更无法把对前人往事的“共情”内化为当下的自我感知,也就无法产生出对历史的感悟。但若对历史怀有情感认同,对前人往事抱持“了解之同情”,就能够突破小我的局限与束缚,穿越历史时空,获得一种广大、深邃的感悟与体验。因此,在教学中理性挖掘和感性激发同步推进,能够促进学生理智和情感的全面发展。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如果缺少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情感,无非是欣赏到战争纪录片若干、书画若干、实物及模型若干,所见所闻不过是了解抗战史上发生的一些事迹,此时历史还是冷冰冰的,但是一旦通过这些载体获得情感体验,理解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抗争精神、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情感才会受到感染和激发,灵魂才会受到涤荡和震撼,我们才会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才会更加地珍惜当下,努力生活!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历史感悟能力关乎学生的心灵,每个人的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或者敏锐,或者丰富,或者细腻,或者独特,都应该值得尊重与保护。在“纲要”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感受体验历史,以便激发正向的情感。以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为例,在讲授“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一节时,播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里桥之战”的视频资料,此役清军将士虽然奋不顾身,英勇作战,但终因战法、武器严重落后而惨败。通过这一视频片段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关于历史学习,很多人强调宏观格局,认为太多个体情感的代入会显得狭隘,但笔者认为,只有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对历史的体悟才会深深刻在心上,历史才会永远存活。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昨日的今人犹成古人,这样的感慨却从未死去,历史没有开头和结尾,但历史永远有情节,有情感。一旦具备了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悟能力,同学们就能产生比现实生活更高远的情怀,得以用更宏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识见去认识事物、明辨事理、把握未来。

三、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认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10]那么,如何使历史进驻个人,帮助大学生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呢?就“纲要”课教学而言,大概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首先要完成教纲和教材所要求的基本历史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国家、民族的历史,让学生掌握从宏观上思考历史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他们意识到正是国家、民族独特的经历和记忆,中国社会才整体呈现出当前的情状。这一步解决的是“我们从哪儿来”的问题。第二步,引导大学生由宏观历史引发对个体历史的内省反思,学会历史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让他们意识到正是个人独特的经历和记忆,才塑造了今天这个鲜活的自己。这一步解决的是“我从哪儿来”的问题。第三步,把自我放在更宏阔广远的视域下,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自己。这一步解决的是“我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历史”或者是“我如何在历史上给自己定位”的问题。相对而言,个体生命是渺小的,在时间上是一小段,在空间上是一小点。把渺小的个体生命置于苍茫的历史长河,人当何以自处?只有从历史长时段的视野去看待个体生命,个体生命才能够克服自身的短暂和局限,而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息息相通,从而变得深沉广大。

大学生只有充分地认识自我,才能不断健全完善自我,获得进一步成长的契机。“纲要”课教师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要在教学中将他们视作历史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历史主人翁意识,这不是简单地灌输几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类话语所能达到目的的,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和内化的过程。在“纲要”课程每个专题教学中,教师都可以选取一个代表人物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评析。这种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从历史个体出发反观历史整体,站在微观历史的角度审视宏观历史。个体生命的历史往往是一粒沙里的世界,一朵花里的天堂,可以小中见大,可以从更丰富的细节、更触动人心的力量中窥见近现代中国时代大潮流的真实点滴。学生可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移情”地思考自我,提出“若换作是我在当时会如何”之类的问题,从而逐渐萌生历史的主体意识。例如,在讲授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举措时,选用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的材料,引导学生从这一个个幼童的求学生涯和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中,看到在不同时代里的自身的影子。当初这些孩童走出国门,为的是唤醒沉睡的中国,现在中国这“睡狮”已醒,重新崛起于世界东方,作为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学习这些幼童的求学精神,无论身处何地、经历何事,始终胸怀民族大义,不忘报效祖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历史主人翁意识,加深对自我的认知,以更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放眼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思考自身在社会上、在历史中的定位,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有担当、有情怀、有人文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总之,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仅要培养他们拥有优秀的专业技能、正确的政治态度,还要培养他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把“纲要”课讲授成富有人文关怀的课程,教师具有人文精神,课堂充满人文气息,精心做好对正处在“拔节孕穗期”大学生的引导和栽培,使他们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拥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怀和良好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人文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学习贯彻《纲要》应厘清六个关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