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资源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1-12-16 07:58于成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于成艳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恰当地使用音乐资源,能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情感,理解抽象的内容,促进行动的外化,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本文从引入资源、合理运用、分段应用这三个角度入手,阐述了音乐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音乐资源   应用策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引用学生易于接受的音乐资源,让学生接受音乐的熏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心灵的净化、品格的陶冶。音乐资源以优美旋律、丰富情感、深刻道理吸引生趣,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人获得生命的力量。

音乐资源具有生活性,能引领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形成是非观念,学会健康地生活;音乐资源具有生动性,能打动人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融入音乐营造的氛围,激活他们的思维;音乐资源具有形象性,能营造氛围,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

一、引入资源,丰富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理论性强,教师如果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势必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入音乐资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熏陶,让学生能积极融入学习。

如在教学部编本七上《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我想有个家》,并提出问题:“听了刚才的音乐,大家有何感想?家是温暖的港湾、亲情的牵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家的意味。”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对亲情之爱的探究兴趣,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让他们参与课堂讨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华丽的辞藻阐明深刻的道理,往往不及音乐直抵内心深入,让人感动。学生只有从内心接受所学内容,才能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启迪,促进他们思想的转变、行动的外化,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部编本七上《师生交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觀看视频《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教师在师生交往中扮演的角色,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理解教师、尊敬教师、体谅教师,使教学的主题得以深化。

音乐作用于人的感官,能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情、理的追求。人们对音乐作品比较亲,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音乐的教化作用。教师要借助音乐资源,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让教材内容变得更丰富,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感染。

二、合理运用,激发情感

教师要合理运用音乐资源,实现音乐资源与所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审美高度相匹配,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还要依据初中生的审美情趣融入音乐资源,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产生好感。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优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歌曲、视频,让学生融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使空洞生硬的文字变得有温度。

如在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 中国梦》第二框“共圆中国梦”时,教师可以播放公益广告《我们的中国梦》,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不同的人对中国梦的理解,并提出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既要国家的努力,又要人民的奋斗,国家需要创造哪些条件,个人应该如何去做呢?”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外交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提出问题:“中国取得辉煌成就是什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讨论,说一说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音乐资源的使用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还要立足于教师的音乐素养,挖掘音乐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情感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音乐资源的使用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与学习内容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资源的德育价值。

音乐资源的使用要适量、适当,如果教师引入过多的资源,不分时间地使用,势必会喧宾夺主,影响正常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要选择形象的资源,彰显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音乐资源的促学效果。教师要合理引入资源,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果教师盲目堆砌资源,或突兀地使用,就会画蛇添足。

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承担着育人的任务,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获得均衡发展。音乐能融情于文,感染人的情绪,唤起学生的爱心,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要发挥音乐的调节、共情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以乐传情、借情育德的功效。音乐作品的创作融入了作曲者的情感,为了让音乐资源能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对音乐资源进行重组加工,剔除与教学内容缺少联系的内容,让音乐资源服务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此外,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寻找音乐资源中的关键内容,反复品味其中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分段应用,有效融合

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播放与所学主题相匹配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音乐能打动人心,激活学生的思维,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不同阶层、不同素质的学生可以共同欣赏、感悟、谈论音乐,对音乐的节奏、听觉的冲击产生很大的兴趣,改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刻板印象。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领学生去聆听、演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融入新知的学习。

如在教学部编本七上《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时,教师播放《怒放的生命》这首歌,让学生从歌手的呐喊声中感受挣脱枷锁、跨越障碍、向往自由,表达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与“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的主旨不谋而合。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挫折,教师要挖掘学生的生命力量,让学生绽放生命光彩。

在课程导入时,教师融入音乐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听觉器官产生了刺激,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内化。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引发了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思考,迅速打开了教学局面,深化了学生的讨论交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还要彰显育人功能,借助音乐的陶冶功能,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化。对一些难以被学生理解的抽象概念,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资源阐述内容,引导学生去体悟其中的情感,让学生受到感染,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

如在教学部编本七上《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时,教师针对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的现象,可以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正确地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并从贝多芬身上了解他在失聪的情况下仍不屈服于命运,运用自己的坚持创造了许多乐曲,促使学生懂得在面对困难时要永不言弃,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在课程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学生身心,缓解学生的心理疲劳,或为学生播放动人心弦的节奏,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促进他们巩固内容、升华情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入音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能以乐唤情、以情育德,实现直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感知体悟,加深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秀云.浅谈音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4).

[2]王婷.音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1(6).

[3]张锋锋.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载体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5).

[4]林中坚.让音乐之声响彻政治课堂——浅谈音乐在《文化生活》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8(9).

[5]崔之芹,关金国.润物细无声——音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2007(4).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