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2021-12-29 18:29李峥嵘
科学咨询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德育素养

李峥嵘

(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陕西西安 710075)

在高中阶段,学生个体的能力和品质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满足一般的高中生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思想,锻炼和增强学生的品质和精神。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过程中,核心素养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的又一个新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提升,不仅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有正面作用,对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同样有非常深远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机结合原则

有机结合原则,即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比例,以有效发挥二者价值为根本,以实现二者融合为目的[1]。只有严格遵循有机融合原则,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满足学生知识学习和精神学习的双重需求,改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状态。

(二)循序渐进原则

在教育中教师最大的忌讳就是急于求成。过度的教育和训练不仅会消磨学生的耐心和兴趣,还会打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信心,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德育教育同样如此,而且和智育教育相比,德育教育的成果更具隐性,无法简单地从学生表现上判断德育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心、细心和包容心,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融入全新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实现精神、思想和品质的蜕变。

(三)生本教育原则

核心素养也好,德育教育也好,最终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都是学生[2]。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融入德育教育时,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思想和态度,注重学生在德育和智育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摆正自身位置,从指挥者变成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和模式,加深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愿意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师安排、设计的德育活动中,提升数学课堂德育教育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阶段,在其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并没有太多的图画和文字说明,几乎通篇都是数学理论和习题[3]。这种安排方式虽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运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品质和精神。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内容的同时,不能忽略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从教材中挖掘和引入德育元素,有效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思想。

例如,教授“函数”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德育内容更好地渗透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爱国事迹中获得德育教育,深化学生的责任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华罗庚先生,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数学史上一朵奇花!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以及函数理论方面的研究,不仅仅被国人所赞叹,也被国外友人所称赞。华罗庚先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华罗庚先生认识到祖国处于发展初期,百废待兴,于是毅然决然回国发展,那个时候美国给出了众多物质和精神奖励,都没能降低华罗庚先生喝米粥、吃干粮的决心和热情……成就了“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学生A:老师!华罗庚先生真的好伟大!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应当以华罗庚先生为榜样,不仅要在爱国方面把他当作榜样,更要在数学方面把他当作学习的榜样,努力学习知识报效祖国!

学生B:对!那个时候祖国较弱,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变好了,所以,我们在享受他们带来的一切时,也要心怀感恩之心,认识到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积极学习,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数学故事,一方面可以让德育教育找到合适的融入点,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热情,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增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担负起民族崛起、振兴的重担。

(二)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强化辩证唯物主义

数学知识除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矛盾性、变化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虽然有很多,但是,在这些特点又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它是通过特点方式、手段抽象成一个个数学文字和语言的,而非天生存在、就有的[4]。一些数学规律、定理都是在“特殊—一般—特殊”“理论—实践—理论”的漫长过程中演化出来的。因此,高生中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时会受到教材知识特点、性质的影响,逐步增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例如,教授“复数”概念时,教师可以结合“数”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完成对复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数史”的过程中逐步改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和心理,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

教师:众所周知,所有的知识都是源于对生活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数的形成自然也不例外,数的概念最早形成是在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那时候的数被称为“绳结”,也就是早期的自然数,而随着生产、交易活动的频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些东西在分配是无法做到按整分配,于是就有了分数,再到后来有了正负整数和实数……再后来人们将形如a+bi的数称为复数……”

例如,数学结合思想的应用,也能够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在学习“集合”内容的时候,通常需要通过画图的方式解答集合习题。例题:已知A={x|a≤x≤a+3},B={x|x2-4x-5>0},若A∩B=∅,求α的取值范围。从题目上一眼并不能看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分析发现在数轴上只需要标出集合A、B所含元素的范围,再通过A、B的位置关系,便可以轻松确定参数α的取值范围了。

在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阶段,数学思想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认知、理解等层面上具有非常不错促进作用,也是培养学生数学信心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为学生数学基础的巩固和技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这些数学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辩证唯物主义内容,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可以实现“一课多学”的效果,让学生既可以学习数学知识,又可以增长生活经验,继而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三)结合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德育渗透效果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内容,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难度,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5]。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想要渗透德育教育,借助教学情境也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德育教育内容,通常情况和高中数学教材、知识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创设德育情境无疑将会是成为二者融合的关键所在。

例如,学习“概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在教学中融入理想教育内容,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远大理想目标。

教师:在学习今天的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找出一个纸条,然后在纸条上打好均匀的格子。

学生:老师,我们做好了。

教师:很好,下面大家可以将自己想要的做到事情或是工作,以字母符号的形式写在纸条上,然后,大家预估一下你们可以做到这些事情的几率有多少。

学生A:老师,我的理想是不写作业,这个概率是不是零啊?

教师:不一定,如果你能够认真完成现在每一项学习任务,当你的数学技能和思维有了较大进步后,不写作业的理想还是可以实现的!

学生B:老师,经过我的思考,我发现,在这么多理想中,能够真正实现的理想只有一两个。

教师:没错,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是这样,甚至有的人一生都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原因在于他们只有理想和目标,却不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一味地靠等,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在树立理想目标的时候,也要树立和坚定实现理想的决心、信心,以顽强的毅力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随着学生对自己理想的规划和设计,不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在课下也成立自学小组,一起探究数学奥秘,分享实现理想的快乐,其中一些学生在自学氛围的影响的下,数学天赋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和提升,一点点从差等生开始向优等生转变。

德育+教学情景能有效发挥出二者的作用,密切二者之间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枯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德育内容放松和缓解大脑疲劳,重新唤醒学生学习数形结合、建模思想的热情和兴趣,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上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是一门关于理性思想、抽象思维的课程,和德育教育的联系并不明显,但高中阶段又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德育内容的融入,学会运用新思想和新方法,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获得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理想品质等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德育素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