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2021-12-29 18:29姚张蕊
科学咨询 2021年31期
关键词:朋辈班级儿童

姚张蕊

(深圳市南山区沙河小学 广东深圳 518000)

一、人际交往概述

人际交往,是个体通过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王晓红认为,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接触,在心理上或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人们由此交换思想与信息,表达情感与需要,交流经验与技能,相互认识、理解、合作与促进[1]。

综上,可以将人际交往总结为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情感、调整行为的互动过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可界定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与其他人群(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情感、调整行为的互动过程。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提到,人的发展会历经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

6至12岁学龄期,核心任务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是接受学校教育。学校是儿童第一次离开家庭,进行社会适应,掌握学习方法和生活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就会获得勤奋感,对自己更容易产生信心,反之,则产生自卑[2]。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青春期修订为10-20岁,也就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儿童开始进入青春期。埃里克森指出,青春期的核心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及其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结合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学业的适应、兴趣和信心”,以及“友谊”是小学高年级儿童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小学高年级学业难度提升,如果他们在处理学业挑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寻求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果,那么他们就容易获得来自自己和来自同学、老师的肯定与欣赏。朋辈群体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当这些外部声音是积极正向的,那么他们也将更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归属感[3]。

(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小学高年级的儿童,进入自律道德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道德判断受到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公正感由原来的“服从”,被“平等的观念”取而代之。

在这个阶段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朋辈关系仍然是青少年儿童主要的人际关系,他们更看重关系的平等公平,注重在人际中是否能互惠互动。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服从权威,容易导致他们的反感与抗拒[4]。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家长、老师和同学。进入小学高段的五六年级学生,对父母对老师不再一味地依赖和服从权威,而是发出对平等、公平的更大的需求,朋辈群体在他们的关系中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成为他们社会支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亲子关系研究中,董莉,沃建中研究发现,小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与父母交往水平是逐渐下降的,六年级与父母的交往水平最低。于海琴、周宗奎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母子依恋培养了儿童乐观、合群、愉快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儿童发展出积极的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维持能力[6][7]。

在师生关系研究中,贾劲婷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对老师产生选择、怀疑的态度,有耐心、爱心、公正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学业成绩好的小学生有更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的正面关注,将使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5]。

在同伴关系研究中,Sleman(1980)的研究发现,6-12岁儿童的同伴交往,处于双向帮助期,他们开始能够互惠,9-15岁的儿童处于亲密的共享期,此时的友谊是彼此分享兴趣、秘密、承诺与计划,愿意帮助朋友解决个人问题,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综上,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在亲子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亲密,朋辈关系的影响日渐上升,互惠的友谊关系日渐成为他们的核心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促进他们的朋辈交往,师生关系中,儿童更注重与老师的关系,并由此做出选择。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

1.性别因素

这个阶段的儿童,性别意识日渐强烈。一方面,同性更容易玩到一起,但朋辈之间相处技巧不足。由于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能积累尚少,学生容易以“别扭”的方式吸引朋辈和异性的关注,如明明想亲近对方,却用捉弄、逗玩的方式来引起对方的注意,有时候容易因为尺度把握不当而引发矛盾,造成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因为归属感的需要,以性别为前提,由兴趣爱好而形成的非正式小团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学生在小团体中获得保护和关注,但也容易引发团体排斥,这表现为女生容易发生排挤,而男生容易发生肢体冲突。

2.生理因素

高年级儿童开始步入青春期,身体迅速发生变化,身高体型差异日渐明显。身形高大、强健有力的学生更容易得到欣赏和崇拜,反之,身体瘦弱矮小、患有疾病的学生,则容易遭到欺负。

3.人格特质

外倾人格(外向)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因为善于表达和喜好与人接触而更容易获得关注和反馈,更容易融入集体生活,内倾人格(内向)的儿童相对而言,则需要较多的时间来建立人际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内向的儿童由于更善于倾听、思考再表达,这让他们更善于发展持久而较深入的人际关系。

4.学习表现与成就

进入高年级的儿童,要面临学科难度大幅提升的学业挑战。那些学业表现良好的儿童更容易获得勤奋感,从而产生信心和相应的能力,创造成就,进而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正向反馈而不断强化自我意识,有助于构建“我可以,我做得到”的自我认知。反之,那些在学习中屡屡受挫的儿童,会逐渐获得习得性无助而产生自卑,产生厌学,在此过程中形成“我很笨,我没用”的消极的自我评价。

5.社会行为

友谊的发生和凝聚,依托于共同的活动。在活动中,因为有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和行为的调整,儿童才能更好地发展出社会行为,如合作、帮助、分享,判断、调整等社会适应的能力。发生在朋辈之间的共同活动对儿童人际关系能力的影响非常重要。

(二)家庭环境因素

1.早期童年经验

在幼年童年早期,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顾和陪伴的儿童更容易发展出亲社会行为,掌握人际交往经验,相反,如果从小就被父母忽视、虐待,则容易形成叛逆、胆小、不与人交往、攻击、敌对的人格,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

2.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人格的发展。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家长过于支配,长大的孩子容易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放纵型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长大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等;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平等和谐的,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则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3.社会经济地位

儿童的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高,父母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机会,他们重视教育,也容易接触到同样重视孩子教育的群体,活动信息和教育资源丰富,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广阔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谈论话题,更容易获得朋辈的喜爱。

4.家庭结构的变化

父母关系和不和谐,家庭结构完整与否,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儿童害怕父母争吵,对于家长做出分居、离婚的选择,感到无奈和无助。家庭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状态,儿童只能从有限的人生经验里去理解,很多儿童就会归结于“因为我的存在,才让爸爸妈妈吵架、离婚的”。这容易让孩子产生自责、愧疚的情绪,变得自卑并产生低价值感的自我评价。

(三)学校教育因素

1.教师管理风格

进入小学高年级,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学生更看重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否公平公正,同时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老师的关注下,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的不同管理风格,对学生有不同影响。专制型的老师,学生常有不满情绪,放任型的老师,学生容易出现失败和受挫,民主型的老师,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很少表现出不满。教师的管理风格会促成不同的师生关系。

2.班级氛围

受到班主任风格、特殊学生多寡、家长风格、家校关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班级氛围各有不同。良好的班风,学生关系更为团结、友爱、积极、正向,他们在其中更能产生归属感和得到支持,相反,不好的班风,学生在其中也更容易陷入团体斗争中被排挤或得不到很好的团体氛围,而得到较少的支持而缺少归属感。

3.同伴关系

良好积极的同学同伴关系,更能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友善、互助、团结、支持,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更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冷漠、粗暴的同伴关系,则会让学生感到被忽视被排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出现不愿意参与社交的退缩行为。

五、建立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的策略

(一)学校层面

1.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是一份需要调用大量体力、精力、情绪能量的工作,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组织教学、课堂管理、学校事务、家校沟通等项目中,学生和班级情况复杂,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普遍。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应引起学校层面的重视,为老师提供调适身心的环境和活动,使其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抽身出来,关爱自己,做好日常情绪能源的储备,再把这份正向的关注关爱回流给学生,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

2.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为学生创建多元评价体系,不因局限在应试学科,而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在术科等领域展示自己,获得社会肯定,从而提高学生自信,能从丰富的学科层面同样获得勤奋感,在学科活动中,培养能力,提升信心,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3.和谐的校园环境

营造和谐、包容、开放的校园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探索更丰富的自己,培养对环境对组织的归属感,能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开展人际互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课堂、心理咨询辅导,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积极探索和认识自我,及时有效地介入和处理学生矛盾,化解危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师层面

1.看到学生多元能力,尊重差异性

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候是因为教学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老师授课拼尽全力,学生吸收却寥寥无几,让人沮丧。但如果老师能多角度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等待学生的成长,那么师生关系中的挫败和无望,也就逐渐能被期盼和相信所取代。老师如果能多角度欣赏和关怀学生,提升课堂温度,教学就不再只是追赶教学任务的机械生产过程,而是有人文关怀的情感连结,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自己有正向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

2.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老师重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应该像重视他们的应试能力般,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有意识地培养提升,利用班会课、队会课、日常班级生活等教育阵地,加强教育引导。

3.注重班级建设、班风建设

老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进行班级建设,和学生一起,打造班级口号、班级标语、班级公约、班级活动等,提升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同时,建设良好的班风,引导形成正直、积极、正面的班风,让学生在群体组织里得到支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学生能力层面

1.换位思考的能力

高年级儿童注重同伴关系中的互惠,需要被理解被肯定。学生需要在实际的人际交往实践中逐渐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看到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先去理解而不急于评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可能。

2.求同存异的能力

高年级儿童进入青春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放大自己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当听到与自己喜好不同的观点和人物时,就将其列为对立面,进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失衡。他们需要学习看见每个人的差异性,寻求相同的部分,尊重、欣赏他人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高年级学生的人际矛盾很多时候是由一个个很小的、不友善的语言习惯而起,或者是因为一些很小的误会没有及时沟通所导致。他们如果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提升表达与沟通的技巧,就能在人际交往中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并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合适地表达出来。

4.分工合作的能力

学生校外时间被各种兴趣班、能力班填满,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进行技能训练,与他人合作分工的锻炼较少。学生需要在生活学习中,提升合作分工的能力,既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也能融入到团体去支援他人。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核心能力,也是适应社会的必备要求。

(四)家庭层面

1.多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

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在丰富的活动中扩宽视野,接触不同的人员,拓宽对人、对自己的认识,积累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的经验。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关系对刚进入青春期的高年级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家长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处理好亲子关系,为学生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促进他们更主动、积极、灵活地探索人际交往[8]。

3.做好理解、倾听与陪伴

家长应看到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尤其是负面行为背后的正向需求。家长要客观评估其面临学业的挑战难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孩子处理畏难情绪。多关注他们在学校人际交往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时陪伴和引导他们,做好倾听,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同时,家长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在家庭中经营好人际关系,是对孩子非常重要的示范教育。

六、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需要联动家长、老师、学生等群体,共同为学生创建更有利于成长的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学校环境,需要多方合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更需要我们拿出耐心和信心,陪伴一颗颗年轻的心成长。

猜你喜欢
朋辈班级儿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留守儿童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六一儿童
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班级被扣分后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