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探究

2021-12-29 18:29吴润媚
科学咨询 2021年31期
关键词:榜样习惯小学生

吴润媚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小学 广东广州 511338)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但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认为只要用严厉的要求约束学生,就能规范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惰性心理,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课下作业不感兴趣,过于严厉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出现抵触的学习心理,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农村小学教师应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想要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利用适当的制度约束学生等,这样也有利于完善教学体系,为教育教学提供合理准确的依据。其次,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自觉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教学为主要目标,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最后,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学生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现状

目前,在农村小学中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懂得认真学习,协助教师做好班级工作,还有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学习表现,能在教师的管理下认真学习,但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行为懒散,缺乏遵守纪律和制度的意识,对待作业的态度也不认真,无法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成绩也比较差。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不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会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大多数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丰富的知识储备,加上工作原因,很少有时间辅导学生学习,也没有精力学习先进的知识信息,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不仅会增加学校教育教学的难度,还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受错误社会风气影响

小学生年龄尚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物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广泛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小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和是非观念还不成熟,一些不良的社会信息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采用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

科学规划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扎实的知识基础,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农村小学教师应认识到教学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通过大量、丰富的书本知识,让学生形成知识的积累和记忆,还要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这样也能够通过课本有趣、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目前,许多农村小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枯燥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极大地降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要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安排一些游戏类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情景剧的表演,这样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生动、有趣地表演出来,以此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娱乐中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

(二)树立榜样作用,增强激励效果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可以利用激励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名人效应,为学生讲述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来启发学生,如闻鸡起舞、凿壁偷光、韦编三绝等成语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养成坚毅的品质,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教师还可以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农村小学生对教师抱有崇敬的心理,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正因为这样,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良好品行促进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到教室做准备活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板书时要字迹工整,不乱涂乱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以此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最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小榜样,定期投票评选出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来作为学习之星,选出学生身边的学习榜样,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和进步,促进每个学生以榜样为标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促进自身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每个月评选出学习标兵、卫生标兵、礼仪标兵等,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2]。

(三)教授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

想要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将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在探究和反思中增强学习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问学生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地方吗,学生往往会回答听懂了,没有不会的地方。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学生存在问题,但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好意思向教师提出问题,这一点在学生的作业上就能反映出来。因此,教师需要悉心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才能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同桌间互相提问,学生在面对同伴时会比较轻松,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问题,将自己的结论分享给大家,这样能使学生在互相提问、主动探究中锻炼语言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组织教学活动,巩固教学效果

丰富的教学活动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设立兴趣小组,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有些学生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教师可以成立诗词小组,让学生一同朗读和鉴赏古诗词;有些学生对数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数学小组,开展计算大赛;对于想象力丰富,喜欢趣味故事的学生,可以开展故事创作大赛。鼓励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课外活动,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利用轻松、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在活动中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效果[3]。

(五)注重家校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不同学生的学前教育程度不一样,而且很多农村学生是由家里的爷爷奶奶照顾的,爷爷奶奶往往会对他们过分溺爱,忽视对他们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要的话,可以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现状,耐心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而找到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家庭原因,这样,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能迅速、有效地建立起较好的教育方法,通过与家长建立沟通和联系,间接引导家长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建议家长为学生树立正面的形象和榜样,在学生学习的时候,给学生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家里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进一步巩固在学校里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不仅如此,教师要引导家长在家里耐心指导学生的学习,对于在学校出现问题的地方,采用委婉的语言进行指点,对表现较好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信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活动,通过走访每个学生的家庭,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家庭环境,同时需要与学生的长辈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详细、具体地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生活方式及日常的行为习惯,这样,在后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时候,也能够积极有效地制定较好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关注到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猜你喜欢
榜样习惯小学生
上课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是小学生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