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突破校企合作瓶颈,在“研”“训”上创新
——以万州职教中心为例

2021-12-29 18:29向先武
科学咨询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万州实训室职教

向先武 彭 超

(1.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4000;2.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 404000)

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国“产教融合”是从“产教结合”“产教合作”演化而来的。“产教融合”是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实现各自目标、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应用合作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国家面对当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的实际情况,为重新调整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使其由“重要参与者”向“办学主体”转变。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自此,“产教融合”由专家学者倡议正式上升为国家政策,并成为专业用语。

在“产教融合”政策制度的趋动下,职业教育要做到满足企业需求,反映企业参与,受到企业欢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学生的道德人品,因此,“校企合作”成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基本特征,也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关乎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015年,S公司在中国推出了“碧播计划”,旨在通过可持续的校企合作,帮助有需要的年青人掌握技能、立足社会、改变人生。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百所职业技术学校,与社会力量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共建、共创、共育、共享”的校企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万州职教中心是重庆市唯一参与“碧播计划”的职业学校,多方面开展校企合作。牵头组建了产教联盟,学校联盟,制定了联盟章程,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等,成果显著。企业方也已将与该校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实践成果推广到全国73所“碧播计划”项目合作学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抓好常规,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元制”教学模式

常规的校企合作主要基于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双方合作通过“订单培养”“班级冠名”等形式,企业通过向学校提供实训设备或资金支持来达到其终极目标。然而,“碧播计划”并不是从用工需求出发,而是致力于青年人得到发展,让他们“掌握技能、立足社会、改变人生”。为此,万州职教中心主动融入合作企业产业链和“碧播计划”教育链,全面深入合作企业、了解企业战略布局,双方共同制订了《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现代学徒制管理办法》等制度,开展学徒制“订单”培养,主动安排学生毕业后到合作企业分公司实习就业。特别是在万州,主动为企业的弹性用工解难,平时储备2个班学生,根据企业需要随时派学生到企业轮流实习。学校根据企业用工时间不固定,为满足企业的紧急用工需求,专门设计了总实习天数为90天、可以根据企业用工分阶段总量完成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并试行了学分制,根据累计实习天数计算出实习学分,完成任务发放学分证书。学校的这一做法克服了教学计划多次调整的诸多困难,体现了校企共建命运共同体,将常规的校企合作引入了长效机制,深受企业欢迎[1]。

二、从“研”上下功夫,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共建创新团队

(一)从课程入手,共同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碧播计划”课程资源,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常规的校企合作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普遍做法是企业将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带进课堂,让学生提前了解并适应企业管理,当然也不乏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技术课程,但缺乏系统化。而万州职教中心与合作企业突破了这一瓶颈,在“研”字上下功夫。一是双方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发了《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10门课程标准,《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制》《智能照明》2本活页教材和《电气操作员》工作手册,形成了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对接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二是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职业理想教育和中国精神教育等渗透到教育教学内容中,植入国际青年基金会PTS(成功通行证)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三是结合电气行业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整合法国电气教材10门,与企业和其它学校共同开发“碧播”能效管理教材8门。此外,校企双方还共同研究制定了《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适应“碧播计划”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2]。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设“碧播计划”师资团队,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双提升

常规的校企合作难免会遇到企业讲师、工程师进校难、进课堂难的问题,而且很难解决“技师会做不会讲、教师会讲不会做”的矛盾。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在“研”字上下功夫。在校企双方共同编写教材的前提下,合作企业与万州职教中心实行了严格的“培训上岗”制度,即校企双方确定的专业教师必须分别通过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教师必须通过技能操作培训才能上岗;企业工程师也要通过教法学法培训才能进课堂。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共同开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其次是校企双方的师资团队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和科研课题研究。再次,校企双方共同申报项目、共同组建科研创新团队。以学校为主体,将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纳入创新团队共同开发科研成果等[3]。

(三)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校企合作由“产学结合”模式向“产学研结合”模式转变

万州职教中心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共同投资300万,在企业内建成了“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双方共同研发新技术,改进新工艺,使校企合作由“产学结合”模式向“产学研结合”模式转变,成为校企合作最靓丽的风景线,该项目建成后,2020年吸引了20个国家驻渝蓉领事馆参观团前来参观。

通过在教研和科研方面下功夫,使万州职教中心与合作企业的联系更加深入、更加紧密,形成了校企命运“共同体”。

三、在“训”上做文章,实施“双基地”培训、“双身份”学习

(一)建立校内实训室,保证专业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改善“碧播计划”的实训条件,合作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全球产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学校电气专业的教学需求出发,高标准建设电气专业实训室,16年在校企双方共同规划设计的前提下,由合作企业投入100万,在万州职教中心建成了电气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设计,成为实训室的样板工程,为电气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有效解决实了训设备与专业教学不相适应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健全实训室功能,19年,合作企业又计划将校方建成“智能制造重庆人才培养中心”,并将电气专业实训室的功能设计又作了调整,由原来的“理实一体”转向“理实案一体”,既有理论课教学场地,又有实训操作设施设备,还有可供参观的案例场景。这种设计理念的突破再次领先职业学校实训室建设,在此基础上,对电气专业实训室作了全新的升级改造,并建成了第一个全国领先的MR实训室,成为“碧播计划”项目学校的样板实训室,为学校培养出高质量的电气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为合作企业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

(二)面向社会开展服务,校企双方共建“员工培训示范基地”,对企业员工和学生实行招生即招工、员工即学徒的一体化培训

19年,合作企业通过招投标,成功入围政府采购的培训项目,在企业建成了“新型学徒制员工培训基地”,计划将学校所有实习1年以上的电气专业的学生纳入员工培训;同时将企业员工全部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培训教师队伍,共同招收培训学员,对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双身份”培训,并积极创建企业员工培训示范基地。

万州职教中心利用重庆市教委确定的2个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深度合作,引进和推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校举办了4期德国职业教学法培训,既面向渝东北的职业学校教师,也将合作企业的聘用教师纳入培训。与此同时,校方利用寒暑假将学校电气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培训2周以上,要求到生产线上参与劳动,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生产流程,培训结束后要对教材进行修编。从而实现了员工与学生、教师与技师的“双身份”学习,使学校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无缝对接,并源源不断地为当地企业及合作企业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4]。

通过在“训”字上做文章,大大提升了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企业员工与在校学生的素质,建立了职业培训长效机制,将校企合作由“产学研结合”模式向“产学研训结合”模式纵深推进,让“校企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科学长效、创新引领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万州职教中心通过实施“碧播计划”,大大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典型案例。

万州职教中心的校企合作,突出了“研”和“训”,超出了普通意义的校企合作。实施五年来,让校企双方受益,推动了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从学校方面来看,专业建设成绩突出,依托与企来的合作,万州职教中心将电气专业打造成全市重点专业,高考成绩十分突出;18年又通过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打造了电气技术专业群;师生通过合作从中受益:五个年级电气技术应用类专业受益学生1485人,受益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明显增强,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参与教师47人,受益教师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明显提高。19年学校组织电气专业学生参加全国电气行业技能大赛获两个二等奖;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19年万州职教中心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在重庆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中期评估中排名前十位,进入重庆市中职标标杆学校行列。从合作企业来看,通过实施“碧播计划”,合作学校已达到73所,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保证了合作企业上下供应链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此同时,合作企业在中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升,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更加明显,并推动了企业与政府的合作。18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待马克龙总统访华,为中法关系发展作出规划。同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法国总理菲利普举行会谈,双方就工业、经济、民用核能、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之后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校方合作企来签订了在重庆建立智能制造基地的合作协议;20年在工信部、重庆市教委和法国驻华使馆专员的见证下,万州区人民政府又与校方合作企业在万州职教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5]。

双方制定的《基于“碧播计划”的中职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方案》,实践验证,切实可行,已在73所“碧播”项目合作学校的应用中得到了项目学校的高度认可,并在重庆市乃至国内一批中职学校中推广优秀建设成果,为全国的电气专业提供了人才培养方案,2020年成功入选重庆教育科研成果。

万州职教中心的校企合作,通过在“研”和“训”上创新,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全新模式——“产学研训结合”模式,为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万州经验”,激发了中职学校办学活力,正为渝东北、重庆市和国家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万州实训室职教
二年制职教本科线性代数课程的几何化教学设计——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为例
万州:发展生态经济 书写绿色答卷
万州面的乡愁味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我困在这座小城二十年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