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从课程思政角度分析

2022-01-12 04:44邓华荣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钟正河源市源城区二九二学校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职生品德思政

邓华荣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钟正 河源市源城区二九二学校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这一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使命。特别是在西方范式建构起的“体育武术观”“竞技思想观”的主导下,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变得愈发式微,甚至陷入边缘化境地。因此,从课程思政角度分析,论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使命——从课程思政角度分析

(一)承中国优秀传统思想

作为中国高职院校延续已久的体育课程,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签之一。相较于传统西方体育课程而言,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已经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元素,融合了佛家、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比如,“体悟”“仁义之勇”等。基于此,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将现有体育项目承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丰富体育课程思政内涵[1]。

(二)传中国社会美好品德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化彰显,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灵魂,其内涵深远,体现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美好品格道德规范。在过去几十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以“自强”“团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核心的伟大精神。基于此,在课程思政角度下的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发掘体育课程中蕴含、渗透的现代社会美好品德,并将其展现到高职生面前,为高职生传承社会美好品德提供依据。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紧迫性——从课程思政角度分析

(一)高职生自我发展需求

高职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其身心全面发展程度关乎工业社会民族发展。而身心全面发展,首在体育,体育具有改变个人的强大力量[2]。通过从课程思政角度开展体育课程,可以同步增强高职生体力和智力,并引导高职生树立明德勤学、团结奋进、遵纪守律、崇高理想、敢于担当的理念,督促大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延长锻炼时间,提升身体素质,避免体育功能失灵对高职生自我未来发展的限制和阻碍。

(二)高职院校时代使命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但长时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给予体育事业应有的重视,导致体育事业不均衡、不平衡的发展短板较为突出,居民身体素质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3]。而体育思政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体育魂、育体育人的关键手段。通过从课程思政角度开展体育课程,可以在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助推体育价值观的具体化发展,培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的新时代人才,解决居民身体素质问题。

(三)体育强国目标要求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国建设如火如荼,获得了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更是在2019年下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在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中,体育人才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正确且坚定的人才,也是自觉弘扬主旋律的人才。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这一类人才的有效手段,体育强国目标的达成也对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从课程思政角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登录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思政教育”“高职生体育品德”为检索词,获取电子文献资料。同时利用区域图书馆,对相关纸质文献进行查阅,初步了解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情况。

2.问卷调查法

以当地高职院校普通高职生体育品德为对象,在借鉴已有文献和专家意见的前提下,制定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了文明礼貌、团队合作、项目尊重、社会责任感、正确胜负观、遵守规则、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诚实自律等内容。并采取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0份,有效问卷465份,有效率为96.88%。

3.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中的题目选项进行逐一赋值,分值为1分、2分、3分、4分、5分。将大量数据录入电脑,运用Excel2020和SPSS23.0对数据进行计算。

(二)研究结果

体育品德是限制在体育范围内的品德,本质上为在体育活动、与体育相关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品质,包括道德、精神、品格三个方面。其中体育道德是处于意识形态层面的行为规范、与关系制约相关的行为准则,包括公平正义、遵守规则、自律自强等道德品质;体育精神特指可体现时代需求的高级产物,也是内在思维意识形态、外在表现的结合体,包括勇敢顽强、超越自我、自信自爱、锐意进取等谨慎;体育品格主要指生命体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与多方互动时体现的正面特征、积极表现,包括团队协作、文明礼貌、相互尊重等品格。

通过对高职生体育品格教育、体育精神教育、体育道德教育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见表1),在体育品德的三个维度中,体育精神得分较高,体育品格得分较低,其随着年级的增长,高职生体育品德没有明显上升趋势,甚至出现了下降情况。表明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现状不佳。

表1 高职生体育品德研究结果(5分制)

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从课程思政角度分析

(一)正确定位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精髓

体育课程教学组织结构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师可以从这几个部分入手,发掘思政教育精华,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精髓的正确定位提供依据,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精髓定位

如表2所示,在准备部分,集合整队、师生问好、课程任务发布、见习生安排、热身活动等模块均存在思政教育元素。比如,在集合整队模块,可以培养高职生纪律观念、规矩意识,为后续体育课程的有序推进夯实根基;在师生问好模块,可以促使高职生逐渐形成互敬互爱、尊师重道的精神,无形间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课程任务发布阶段,可以培养高职生脚踏实地、奋斗争先、崇高理想信念和精神;在见习生安排模块,可以培养高职生诚实守信、遵纪守律的品格;在热身活动模块,可以培养高职生大局意识、集体主义精神[4]。

在基本部分,包括技战术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几个模块。前者可以在技术组合、技术、战术、战术配合的教学阶段,引导高职生同步提升专业知识素养和思想政治观念。比如,在技能讲述方面,同步提升高职生精益求精、奋勇拼搏的品德;而在战术配合方面,则可以有效发展高职生团结同伴、集体意识、友爱品德;后者可以从新授、复习内容延伸到高职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全面灌输先苦后甜、健康第一、艰苦奋斗的思想。

在结束部分,整队集合、抽样检查、整理放松、小节点评、课后作业布置等若干个模块均有助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精髓的正确定位。比如,在临近体育课尾声的整队集合部分,可以培养高职生善始善终、遵守纪律的品德;在抽样检查模块,可以配合优秀学生展示赞扬、差生鼓励点评等活动,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德;在整理放松模块,可以通过放松活动重要价值讲述、放松方式丰富等一系列活动,提升高职生健康第一、遵守规则的品德;在小节点评模块,通过再次赞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促使高职生对体育活动项目保持孜孜不倦的热情,为高职生的体育优良品德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后作业布置模块,可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细化高职生自主习练要求,促使高职生在自愿的氛围中发展超越自我、锐意进取的体育品德[5]。

(二)坚持体育课程思政教育道路创新

在体育课程特别是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单一思政价值引导方式,而是运用演讲式、问题式、辩论式、探讨式理念,构建翻转课堂,促使高职生可以自主参与活动,了解体育技术、竞赛发展趋势,增进对其中蕴含的体育品格、道德的认识[6]。或者通过多媒体影片播放,配合具体案例引导,要求高职生提前准备个性化论据、论点,发散思维,对具体事件进行还原,从而获得深刻的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提升思想品质、精神情操。比如,播放2019年日本大阪女排世界杯赛中国队连克强手豪取十一连胜的影像资料,讲述女排教练郎平一身伤病仍带领中国女排豪取11连胜夺冠的事迹,鼓励高职生自行搜集资料,了解与教练郎平相关的事迹,感悟郎平身上展现的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精神,进而围绕“女排故事”这一主题,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展示。在展示完毕后,可以高职生互相评定的方式,选出表现最佳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奖励。一节由高职生主导的排球理论课,可以在吸引高职生驻足参与课程的同时,为高职生展示自我提供充足空间,最终改善高职生精神风貌,提升高职生体育品德。

体育课程从本质上仍然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课程,实践课占据课时的大半“江山”。在改进理论课程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高职生为主体,将施德与施教融合,促使体育思政教育活动可以在更加平等、尊重的氛围中进行。传统以纠错、讲解、示范、练习为主的实践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在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上,对现行体育实践课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变革。比如,以高职生先尝试做、其他高职生评价、教师纠正错误的形式,激发高职生课前课后自主习练积极性。通过由学生担任评价者,可以为其提供体验教师责任、辛劳的途径,激发学生换位思考,强化学生勇于担当的意识,促使其真正爱上体育课;或者引入自愿结对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轮换评价特定个人、小组,并由骨干带头,互相帮助,互相比拼,促使高职生在合作中提升体育技能,在合作中提升社会交际能力,进而发展乐于助人、团队协作等体育品德。

(三)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空间元素

丰富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空间元素融入,可以为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体育教育开展奠定基础[7]。因此,教师应主动走出传统固化教学方案设计的“舒适区”,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任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多个方面。同时主动向优势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汲取经验,触类旁通,给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空间元素创新提供思路[8]。进而以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的方式,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组织与教法(准备、基本、结束、器材)、思政引导几个方面,完善教案融入课程思政的构想表,便于直观掌握每一个模块的思政育人元素以及对应的组织教学方式。

以《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为例,教学目标为:通过课程学习激发高职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使八成以上的高职生了解篮球原地交叉步突破的要领;帮助高职生巩固篮球技术动作,提升运动能力;培养高职生超越自我、奋勇拼搏、勇于担当、吃苦耐劳以及团结一致的体育品德。在课程准备部分,设置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内容及目标宣布、见习生安排以及集中注意力练习、动态拉伸等若干项活动,要求高职生跟随教师统一口令,模仿动作,认真钻研,相互协助,体会重规矩、敬师长、爱集体、讲文明的体育品德;在课程开始阶段、结束阶段,顺序推进活动内容,并设置对应的思政引导元素,促使思政引导元素贯穿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课程始终。特别是在场地器材收放环节,由教师以身作则,带领高职生进行器材清理,促使高职生将乐于奉献、无私助人的思政元素融入个人行为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而言,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本质是在向高职生传授身体锻炼技巧、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寓道于体、寓德于教的目的。因此,针对当前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应主动将“体悟”“仁义之勇”等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渗透到体育课程中,促使高职生在体育课程中自觉传承中国社会美好品德,为课程思政的有序推进提供充足驱动力。

猜你喜欢
高职生品德思政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