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1-15 00:48赵枫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手段高中生教学内容

摘      要 在线教育正悄然改变基础教育生态,成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依据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理论,结合成熟的在线学习投入量表编制包含6个维度、27个观测项目的问卷,面向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学习的高中生开展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调查,旨在从教师教学水平的视角深度探索在线学习环境下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中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水平评价认可度较高;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作业批讲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为此,教师要重视在线教学内容的建设,全方位做好在线学习支持。

关 键 词 高中生  在线学习  学习投入  影响因素

引用格式 赵枫.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03):20-24.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日益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积极力量。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线教育变革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处理的难点、堵点问题。与在职业培训、远程教育、大学教育等领域广泛融入相比,在线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因缺少应用的理由和场景而不受重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在线教育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基础教育正常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可以预见,在线学习将成为未来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如何评价学生在线学习质量则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

学习投入是评价在线学习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1][2]。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做出深入研究,以远程教育和大学教育居多,对基础教育关注较少。就高中生在线学习而言,探究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高中在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師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效[3]。高中生普遍存在对教师依赖的倾向,因此,本研究选取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时借助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量表,分析教师教学水平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以期为基础教育在线教学提供借鉴。

一、研究综述

1.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研究

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是指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4]。目前,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量表的设计方面,设计一份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内容科学、适宜操作的观察量表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其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因此,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往往透过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

课堂教学评价源于西方国家,评价的主旨是通过研究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相关研究包括评价量表的研制,其中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影响最为广泛。佛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主要关注师生互动行为,通过由编码系统、标准以及矩阵表格组成的工具系统达到结构化、定量化分析课堂教学的目的。在我国,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隶属于教育质量评价,因关注点的不同,评价量表的结构有一定差异,但大多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指标[5]。关甦霞编著的《教学论教程》将教学思想、目的、内容、方法与组织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6]。卢尚建提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四个维度:教学理念或教学价值、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或教学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7]。黎光明等人认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8]。胡定荣认为课堂教学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指向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五个维度[9]。淮安市教研室经过10年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出了《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其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维度[10]。另外,大学在线开放课程(MOOC)质量评价也值得借鉴,不少学者认为MOOC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教学设计、技术设计、学习支持[11][12]等维度。

2.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研究

目前,在线学习投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等领域。在线学习投入概念可以追溯到学习投入概念,一般认为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活动相关的积极、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这种状态具有持久性与弥散性,并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特征[13]。学习投入测量方法基于不同的学习投入分析框架而有所不同。弗雷德里克斯指出了学习投入是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维度的有意义结合,对学生学习投入的测量应该同时考察这三个方面[14]。关于学习投入的测量大多按照这种分析框架编制量表,如课堂投入调查表(CEI) [15]、远程学习投入量表(SEDE)[16]、远程学生学习投入量表(DSES)[17]等。影响在线学习投入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习资源、教师教学水平、同伴交往等方面;内部因素一般包括性别、学段、学业基础、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等。就外部因素而言,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投入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18]。就内部因素而言,学习成绩越好的中学生,其学习投入越高[19];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越高,其学习投入也会更高[20];自主性动机与在线学习投入正相关显著[21];在线积极的学业情绪、学习效能感与在线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22]。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研究比较成熟,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研究则局限于远程教育或大学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在线学习关注较少,尤其缺乏教师教学水平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影响的研究。为了提升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度,本研究聚焦影响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的教师因素,通过分析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以及在线学习投入数据,深入挖掘教师教学水平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1.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设计

基于“以生为本”评价理念的影响,学生日益成为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不可或缺的力量。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对象和受益对象,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应该发挥学生评教的功能。与教学态度、教学目标等指标相比,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作业批讲是学生较为容易观察和感受的指标。其中,作业批讲是一种能够反映教师专业水平的指标,同时作为在线教育师生交互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反映为师生交互的水平,进而影响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因此,本研究从学生评教的视角,在充分考虑在线教育特点以及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作业批讲三个维度分析教师教学水平,如表1所示。

2.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量表设计

本研究借鉴远程学习投入量表(SEDE),同时结合我国在线教育的实际情况及高中生学习特点,编制《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量表》。该量表由行为投入(4个题项)、情感投入(6个题项)、认知投入(7个题项)构成。量表采用李克特式5点计分法,从1到5分别依次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及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27、0.702、0.952、0.884,量表信度较高。经验证性因素分析,χ2/df=5.206,RMSEA=0.067(<0.08),RMR=0.049(<0.05),TLI=0.947(>0.9),CFI=0.955(>0.9),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三、研究分析

1.样本来源

本研究样本选自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Z市三类6所直属普通高中学生。问卷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理论学生人数约为1400人,实际回收问卷1381份,有效问卷1369份,有效回收率达97.79%。其中,样本包含男生689人,女生680人。

2.教师教学水平与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分析

(1)教师教学水平情况

教师教学水平总分的理论均值为30分。以30分为标准,低于30分為低教学水平,高于30分为高教学水平。类似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批讲理论均值分别为9分、12分、9分,低于均值为低水平,高于均值为高水平。

由表2可知,教师教学总体呈高水平,均值为39.68分,略高于理论均值,说明高中生比较认可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作业批讲三个指标上,各指标均高于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手段、作业批改以及教学内容,表明高中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手段认可度高,但对在线作业批讲与教学内容认可度低。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题项“教师会采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比如使用画板、笔、音频、视频等”均值最高,为4.26分;题项“网课内容很吸引我”均值最低,为3.53分,均值偏低的还有题项“教师每节课设计的任务量适中,我能够即时消化吸收”,均值为3.67分。由此可见,高中教师在线教学水平比较高,线下教学能力能够顺利迁移到线上。

(2)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情况

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总分的理论均值为51分。以51分为标准,低于51分为低投入,高于51分为高投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理论均值分别为12分、18分、21分,低于均值为低投入,高于均值为高投入。

表3显示,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均值为60.25分,高于理论均值。另外,行为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认知投入三个指标也高于理论均值。其中,情感投入高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高于情感投入。

3.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

(1)相关性分析

对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在线学习投入进行相关分析,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结果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批讲及教师教学水平与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及学习投入总分均呈显著性相关。由此可见,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受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作业批讲的影响。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为深入了解教师教学水平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掌握教学水平各指标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为以后在线教学提供精确指导,本研究进一步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因素作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此,将学习投入作为因变量,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批讲三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强迫进入法)。表5显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批讲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多元相关系数(R)为0.697,多元相关系数(R2)为0.486,表明教师教学水平的三个指标共可解释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效标变量48.6%的变异量。从表5中可以得出标准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高中在线学习投入=0.573×教学内容+0.134×教学手段+0.028×作业批讲。三个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为正数,表明它们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为正向影响。鉴于标准化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则自变量对效标变量的影响越大[23],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水平三个指标的重要性依次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作业批讲。尤其教学内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说明其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解释力最强。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

本研究从教师教学水平的视角探讨了高中生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水平评价较高,教学水平各维度认可度有一定差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作业批讲均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1)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对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有显著影响

教师教学水平及各指标均高于理论均值,认可度最高的是教学手段,最低的是教学内容。说明高中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水平评价整体比较满意,认可教师为提高他们的在线学习质量而采用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手段使用的有效性,但对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适切性认可度较低。该结论与在线课堂教学观察基本一致。通过观察高中教师在线课堂教学发现,面对陌生的在线教学环境,教师均能采取包括教学手段在内的多种方式以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质量,并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学技术以满足在线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适切性是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把握的两个方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中教师对在线教学比较陌生,缺乏在线教学的有效经验,在时空分离的教学环境中,因获取的学生反馈有限,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传统线下面对面教学环境中,教师能够依赖多种信息反馈渠道有力掌控教学节奏与内容,即使出现短暂的偏差,教师也能够快速判断、迅速纠偏。

(2)教师教学水平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作业批讲对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教学内容的解释力最强。通过了解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作业批讲上的学生认可度,可以预测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度,进而预测高中生在线学习质量。这进一步表明,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作业批讲方面有重点地着力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度。该结论与国内外有关学习投入的教师支持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类似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批讲等教师支持能正向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如Skinner等人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投入受他们对教师的知觉和教师的实际行为的影响[24];Fredricks等人研究发现,教师支持与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5]。另外,研究结论与实际也存在不相符的地方,即解释力相对较小的教学手段、作业批讲,尤其作业批讲的预设和实际不太一致。教学内容固然很重要,但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样难以吸引学生的投入。作业批讲作为时空分离下在线教学的重要交互方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研判以及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聚焦、困难的解决、信心的拾起,理论上能较高预测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

2.相关建议

(1)重视在线教学内容的建设

研究结论揭示了教学内容是影响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高中教师要通过加强在线教学内容的建设来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投入。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包括内容的吸引力、适切性和清晰性。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取决于教师对三个方面的把握:①对课程内容本身的把握;②对在线学习环境的把握,明确哪些内容适合以在线的方式学习。③对学生兴趣特点的把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蕴知识于生活、问题或任务之中。研究显示,当教学内容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学习投入会降低[26]。因此,要达到内容适切性的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在高中生的最近发展区,避免内容脱离学生认知基础,超越学生的认知阈限。教学内容的清晰性与内容的逻辑结构、形式结构有很大关联,理解课标、读懂教材是关键,高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通过学科教研活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2)全方位做好在线教学手段支持

研究结论表明除教学内容外,教学手段与作业批讲也是显著正向影响高中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的同时,也要全方位丰富在线教学手段,提高作业批讲的质量。

在线环境下,教师可选的教学手段比较有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和归类在线教学工具,以应用于不同学习内容的需要。当然,并不是任何教学手段对所有学科、内容、环节都是有效的,教师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判断择优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板书是高中教师在线教学的一项重要技能。基础教育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板书即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过程性把握的重要方式。作业批讲是师生交互的重要载体。作业批阅过程中,教师可就作业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通过有意识的关心和鼓励,提升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情感投入。作业评讲方式包括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开展作业展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另外师生可利用在线平台互评,进而提高学生在线课堂的行为和认知投入。

参考文献

[1] 叶甲生,朱祖林,郭允建.现代远程教育质量测评:学习性投入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60-65.

[2] 胡小勇,徐欢云,陈泽璇.学习者信息素养、在线学习投入及学习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03):77-84.

[3] 郑爱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33):79-80.

[4] 张爱华,杨苏琴.高职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03):21-23.

[5] 杨金月.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及其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6]关甦霞.教学论教程[M].西安:陜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91-294.

[7] 卢尚建.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11):35-44.

[8] 黎光明,张敏强.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多元概化理论权重效应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01):122-128.

[9] 胡定荣.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调查[J].教育学报,2007(01):31-36.

[10] 陈浩.新课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J].物理通报,2013(10):84-87.

[11] 姚凯,李思志,李艳红,等.MOOC评价模型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03):65-71.

[12] 李青,刘娜.MOOC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5):66-73.

[13] Schaufeli W B,Salanova M,V González-Romá,et 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01):71-92.

[14][25] 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Paris A H.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01):59-109.

[15] Wang Z,Bergin C,Bergin D A.Measuring engagement in fourth to twelfth grade classrooms:The Classroom Engagement Inventory[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14,29(04):517-535.

[16] 丛彭彭. 初中生学业压力、自主性动机与学业投入的关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17] 李爽,喻忱.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编制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6):62-70+103.

[18] 刘斌,张文兰,刘君玲.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1):63-68+80.

[19] 刘在花.中学生学习投入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06):71-77+85.

[20] 尹睿,徐欢云.国外在线学习投入的研究进展与前瞻[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03):89-97.

[21] 高洁,李明军,张文兰.主动性人格与网络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8):18-22+29.

[22] 高洁.在线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02):89-95.

[23]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389.

[24] Skinner E A,Belmont M J.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Reciprocal Effects of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cross the School Year[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85(04):571-581.

[26] Henrie C R,Robert B,Manwaring K C,et al.Exploring Intensive Longitudinal Measures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Blende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ributed Learning, 2015, 16(03):131-155.

[作者:趙枫(1986-),男,湖北黄冈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珠海市教育研究院,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姚  瑶】

猜你喜欢
手段高中生教学内容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