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让小语教学真正发生

2022-03-03 12:1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任丽艳
学苑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真学文本课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 任丽艳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所谓“真学”就是指学习不能有半点的虚假,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否则学生的学就无法真正展开。在现今的小语课堂上,存在着一种学生看似在学习,其实并没有真正沉浸其中的现象,学生的学习仅仅是随着教师的步伐随意摆动,根本没有真正沉下心来“真学”,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那么,统编教材背景下,基于学生的“真学”的小语教学该如何实施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教学。

一、引导学生“真阅读”

阅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最基本的途径。“真阅读”是相对于“伪阅读”而言的,它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与成就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真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描述之精美,语言文字内涵的深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阅读体验。

如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中,这是一篇隐含着对祖父深深的怀念的文章,文章语言富有诗意,短句较多,节奏明快,干脆利落,寄情于景。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具有情感浓烈的句子或者让学生对作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对于学生体会文本情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只有让学生真正沉浸在阅读中,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让文本描写的内容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教学时,教师就要为学生留足大量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在读中感受作者童年的自由与快乐,在读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并在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在读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真切体会文本流露的情感。

阅读是学生体会文本情感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真阅读,才能让学生对文本情感有真切的感受与体会,教师应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为学生留足充足的朗读与体会时间,让学生真正读出自己对文本的体会与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自身阅读能力的真正提升。

二、启发学生“真思考”

思考是认知的高级层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考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经过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教师不可因为等不及而提前告知学生,这种真思考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其实也是学生思维真正得到发展的过程。

如在学习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示儿》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并没有一上课就引领学生展开古诗的学习,而是先给学生讲述了许多关于陆游的生平,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在学生们聚精会神的听讲中,他们对陆游的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诵读古诗,在学生诵读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有了教师背景资料的介绍与学生的诵读体验作为基础,学生们的思维可以真正被激发,参与诗词阅读理解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在反复诵读中,在学生的真正思考中,他们对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感受的也更加深刻。

在真学的阅读课堂中,让学生进行真正的思考很重要,教师从学生立场出发,为学生提供真正思考的条件,为学生的真正思考起到了催化作用,在真思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鼓励学生“真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提出恰当的探究问题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完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学生需要时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以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环境”这个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单靠学生的个人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为了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真知,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乱砍滥伐,大气污染等方面给我们地球造成的危害的数据资料,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环境。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就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什么说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在探究交流中,学生们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势在必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学生“伪探究”等流于形式现象的产生,而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借助资料,小组合作或者教师的点拨等等真正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样的真探究中,学生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而是学习能力的真正提升。

四、引领学生“真感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不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独特体验感悟的引导,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浸润与熏陶中真正有所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的时候,教学重点本应放在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以及连续细致的观察方面,可是有些教师却喜欢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寻找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在学生“找到了”“我还没有找到”这种一味找“脚”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忽视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真正的感悟与体会,而且还忽视了对学生观察方法的培养。结合这篇课文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借助实物图观察爬山虎的样子,再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文字真正去感悟,去体会。尤其是对于“触着墙、巴住墙、紧贴在墙上”等动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换词比较等方式来让学生感悟文本用词的准确,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才是真感悟,真阅读,真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对文本内容是否有真正的感悟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对文本的语言文字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文字去感悟,以让学生在真感悟中有所获,有所得。

五、倡导学生“真表达”

语文教学应从阅读走向表达,在时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虽然对学生的语用训练非常关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伪表达”的现象,教师要敢于去伪存真,引领学生真表达,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收获到独属于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才是学生的真学。

如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教学中,课文主要以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来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风趣机智。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风趣幽默等语言艺术带给人们的独特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言语实践的平台,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艺术与魅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就公园或者小区里“严禁践踏草坪”这个标牌语让学生改写,比一比哪位同学的广告语更能打动人们,更能体现出人文关怀和让人们容易接受,要尽力体现出语言的艺术。在教师的启发与引领下,学生们的表达精彩纷呈:

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

草儿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

这种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比起标牌上生硬的语言来更具说服力,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表达并不意味着要让学生生搬硬套的表达,而要结合文本内容特点,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表达情境,让学生的表达真正发自内心,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话语才是真切的,收获到的才是独属于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属于学生真学的课堂,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堂。

六、关注学生“真情感”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蕴含着深切的情感,体会文本蕴含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抓住文本关键之处引领学生细细咂摸体会文本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情味。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以期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在学生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母子情深之后,教师可以把歌曲《母亲》播放给学生听,在学生倾听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了这篇课文之后自己有什么感受?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环境气氛中,有学生说:“我的妈妈每天工作很忙,还要起早贪黑的为我做饭、洗衣,非常辛苦,我以后要好好孝顺妈妈。”有学生说:“我的妈妈生活非常节俭,自己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吃的都让我吃,我觉得妈妈把我养大很不容易,以后有什么好吃的,我要和妈妈分享,多为妈妈做些事情,我爱我的妈妈。”随着学生的发言,他们对父母的真实情感被调动与激发起来,并与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明白了母亲为了孩子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美好情感的渗透与熏陶,教师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营造恰当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真情实感的引领下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

七、引领学生“真活动”

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感受到课堂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让学生演一演、辩一辩等等,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收获到语文学习的无限快乐。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一课教学中,在学生读懂故事,感受寓言寓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后练习三展开辩论活动。正方观点: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反方观点: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以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教师巡回,推选优秀小组成员上台辩论,这样的辩论活动不仅可以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在辩论活动中对美的认识与看法更近一层,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质。

“真学课堂”倡导学生真活动的开展,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丰富多彩的真活动中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把真学课堂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八、注重课堂“真评价”

课堂评价是小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虽然非常关注和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大都是随意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学生的回答好在什么地方?不足的地方如何进行改进?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么教师的评价也就会逐步流于形式。教师只有对学生“真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当有学生回答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以及他们俩对灰雀的喜爱的时候,多数教师都会认为学生的回答不错,给予学生肯定评价以后就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可有可无,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其实,当学生回答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评价:“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列宁和小男孩都非常喜欢灰雀的?再次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来,一会儿我们交流一下。”教师这样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学指向明确,学生们阅读方法路径清晰,让学生的学更具有针对性,基于这个学习目标,学生们展开默读,圈画,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真评价是为学生的真学服务的,促进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等类似的评价,而要真正基于学生的阅读需要,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真学”是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探究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方法理论,是让教育回归本真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教师要坚持“真学”教学理念,让学生真阅读、思考、探究、感悟、表达,并对学生进行真正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攀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真学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