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价值与路径: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2-03-18 04:29刘文祥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攻坚精神时代

王 聪,刘文祥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松江 201620)

脱贫攻坚战孕育的脱贫攻坚精神既丰富了中国的精神谱系,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时代素材。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脱贫故事,对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脱贫攻坚精神内涵与生成逻辑的基础上,探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价值与路径。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与生成逻辑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谱系的核心所在,这种根本内核是不断传承的。在不断的实践发展过程中,核心精神得以不断的时代化、具体化和形象化。脱贫攻坚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阐释。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将脱贫攻坚精神概括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1]。“上下同心”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贫困问题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单纯依赖某个主体难以做到有效和彻底的解决。面对贫困,社会各界凝心聚力,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贫困治理格局,汇聚起了脱贫攻坚战中的强大合力。“尽锐出战”展现了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中国的贫困治理过程中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成为重要的创新之举。据统计,“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精准务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为了提高脱贫的精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贫困治理理念,实现了贫困治理由“漫灌”向“滴灌”的转变。“开拓创新”展现了中华民族创新探索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懈致力于与贫困作斗争,不断更新贫困治理理念和贫困治理手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成就”,[2]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攻坚克难”展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精神。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精神,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3]“不负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人民至上的情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人民的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即使面临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生动地展现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二)脱贫攻坚精神的生成逻辑

任何一种精神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产生的前提条件。脱贫攻坚精神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核自然离不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4]。作为观念形态的脱贫攻坚精神,离不开中国人民奋力消灭贫困的具体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为了提高脱贫工作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贫困治理理念,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部署,最终实现了消灭绝对贫困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力同心,坚决同贫困问题作斗争,为脱贫攻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实践依据。

第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扶贫帮困、改善民生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追求”[5]。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实际上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阶级往往面临着生活上缺乏保障、政治上没有地位的凄惨境遇。因此,人民普遍向往着一种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民本”的思想。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始终没有摆脱封建君主专制的束缚,但体现了对人民的重视。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对民生的重视,构成了脱贫攻坚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色。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承。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穷和富裕两极分化的现状,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中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6]。列宁也曾对社会主义的理想状态进行过表述,没有贫富差距,社会成员共同劳动,劳动成果归全体成员共同享受。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应用要立足于具体时代、具体国情。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圆满胜利。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为脱贫攻坚精神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脱贫攻坚精神的生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实践基础上,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因此,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机械地“嵌入”,两者契合可行而且必要。

首先,脱贫攻坚精神是当代青年应当具备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9]。上下同心的团结精神、尽锐出战的担当精神、精准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不负人民的人民立场,这些正是当代青年所应当具备的精神品质。因此,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青年学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脱贫攻坚精神提升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学科特点,其话语“是以严谨性、规范性、系统性、抽象性、艰深性为特质的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交织”[10]。因此,要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居庙堂之高”而失去亲和力。脱贫攻坚精神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同时造就了鲜活的事例。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增强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政治性、学理性和大众化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脱贫攻坚精神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继承弘扬。“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意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先进的意识对于实践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脱贫攻坚精神具有凝心聚力、鼓舞人心的重要推动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重要渠道,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发挥好其他课程的协同作用,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传承、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要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铸就的鲜活的时代素材。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脱贫攻坚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有力的感染性。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讲好扶贫故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价值中,政治价值是居于首位且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4]。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来掌控上层建筑,引导树立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有力体现。首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面对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中“主心骨”作用的发挥。其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11]。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本上实现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全覆盖,也基本上实现了各行各业的全覆盖,这为贫困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同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到贫困治理过程中,构建起全民扶贫的“大格局”,形成贫困治理的“大合力”。最后,体现了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就立志要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解决贫困问题,进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未曾改变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讲好脱贫攻坚的故事,利用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加有利于增强青年学子的“四个自信”,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二)充实课堂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2]“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的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表现为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的亲近感、趋同感和接受度”。[13]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就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一方面,把握好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目前,“00后”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对于新事物具有更加敏锐的接受能力。要充分运用好时代素材,利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具体事例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形象化,使其符合“00 后”的接受风格。另一方面,把握好教育内容的现实关怀,注重教育内容的价值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和解释现实,同时要回应学生诉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1],特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许多故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使得原本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因此,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借助脱贫攻坚中的具体故事,有利于充实思政课的课堂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发挥引领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中国共产党育人目标的历史延续,时代新人具有其历史特殊性。这要求时代新人既要具备优秀的传统品质,也要具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能力。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上下同心”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增强时代新人的爱国精神和团结精神。“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9]。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是一次极好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尽锐出战”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强化时代新人的担当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众多的青年学子响应国家号召,远赴边远贫困地区或深入贫困第一线,用自己的青春岁月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这些同辈群体将有力地激发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精准务实”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的科学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精准务实”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避免时代青年出现“唯书”“唯上”“崇外”的教条主义,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涵养时代新人的创新精神。脱贫攻坚中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时代新人的创新意识,特别是脱贫攻坚中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拓宽时代青年的国际视野。“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增强时代新人的奋斗精神。借助脱贫攻坚战中的感人故事可以有效增强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激励时代青年直面挫折、砥砺前行。“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坚定时代新人的人民立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生动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有利于坚定时代新人服务人民、热爱人民、学习人民的人民立场。

四、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讲好“大思政课”,既要在课堂上讲,也要在社会实践中讲。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融入课堂教学,也要融入社会实践,使其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同时,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因此,要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以理服人”。讲清楚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脱贫攻坚精神,但要区别于“填鸭式”的单向性灌输。“说理”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在课堂“说理”的过程中,既要有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也要有理论深度,避免进行表面的直接阐述或对问题进行遮蔽。另一方面,要“以情动人”。充分挖掘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素材,阐述好脱贫攻坚精神,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创新教学方法,将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工作人员请进课堂,让其现身说法,发挥榜样模范的引领作用。同时,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运用视频、图片等感性材料,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说教,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向社会实践延伸拓展,实现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说教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促进学生对脱贫攻坚精神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教育过程中的知行转化,实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有机结合。要借助“三下乡”等社会调研项目,让学生深入曾经的贫困村、贫困县了解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切身感受脱贫攻坚的不易以及农村的巨大变化。同时,借助“挑战杯”等科创赛事,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生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进行深入研究,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贡献专业智慧。要加强劳动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小到学校志愿活动、社区服务,大到“西部志愿服务”、志愿“支教”等,通过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脱贫攻坚精神。

(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

在做好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显性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所谓隐性教育,即是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日常环境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维度,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首先,要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的建设当中,通过宣传标语、宣传画、主题展板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校刊、校报上开设脱贫攻坚精神的专题栏目。其次,要举办以脱贫攻坚精神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如演讲、征文、话剧,组织观看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影视纪录片等。同时,在开展党史学习之际,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扶贫历程。推动脱贫攻坚精神进党课和团课,通过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方式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扶贫历史的深入了解,从而增强“四个自信”。最后,注重新媒体的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线上渠道加强对脱贫攻坚故事的宣传,做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在润物无声中强化师生对脱贫攻坚精神的认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攻坚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拿出精神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