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

2022-03-18 04:29韩云峰林丹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数据师生党组织

韩云峰,林丹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大数据”技术无疑是核心推动力。提高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融入“大数据”技术是一项重要举措。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系统”为例,通过统计师生党员的基础数据了解和把握具体发展现状,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可依此分析导致师生党员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能够大大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效能。本文旨在结合“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应用状况,提出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一、“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现状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党建信息化建设还只停留在党建工作与网络的简单相加而无深度融合,数据的利用模式仍然偏于传统。在大数据之前的小数据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获取数据通常为样本模式,即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查问卷、模式固定的访谈座谈等。这种方式获取的数据虽有一定的代表性,却不能完整说明被调查范围的整体情况。此外,一些碎片化的数据收集也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师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效果。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的不断成熟与进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党建信息化是当前新形势下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党建管理水平、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国务院在2010 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加快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此后我国加快推进了“云存储”“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普及,各地相继推出多种类型党建大数据平台,这些技术和经验对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信息化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应作出及时调整。

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内涵丰富且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基层教学党组织除了日常工作外,还有推进教学、科研等工作职能,但很多传统的工作占用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大量时间而影响工作效率。当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日常使用的数据平台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系统”,其结构简单且统计数据便捷,但大多是具体业务的办理功能,服务比较单一。基础信息管理以外的工作如支部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等仍采用常规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求,如党员思想动态的研判、政治学习效果的掌握、党员的考核评价等不尽准确、客观等。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精准的趋势预测能力,对党务工作者精准掌握党员工作学习情况非常有利,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落实。

(二)存在问题

“大数据”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针对党建的“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高校基层党建在应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大数据”平台应用重视不够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稳步推进。各类“大数据”平台纷纷上线,软硬件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但平台的运用水平却相对落后。一些平台推出后,使用率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高峰,此后便一路走低,虽然有相关的明确规定,但执行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在推进运用平台的宣传手段有限,给人一种并不重要的错觉;二是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能正确认识“大数据”平台的作用,信息化技术应用意识不强,还停留在传统的数据搜集模式中,对信息化新技术应用存有一定的畏惧感。因此,尽管宏观层面高度重视“大数据”平台,但微观层面却并没有完全贯彻落实。只有保障了“大数据”平台的使用率,数据得以全面搜集和科学分析,才能有效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旧有的思维模式未革新

在出现“大数据”技术之前,单体CPU 的运算能力已经渐渐跟不上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时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下只能获取结构化数据,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只能应用“样本思维模式”,即调查研究只能抽取部分样本,其他未被抽取到的样本则无奈放弃,然而任何人都无法确定放弃的样本中是否还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特点。现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所有的碎片化数据都能被搜集且参与到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师生党员动态的分析预测中来,其间哪怕出现任何细微变化,数据都会第一时间表现出来,应对策略也就能做到即时调整。因此,旧有的“样本思维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传统获取数据的方式(如调查问卷等)已不占据主要地位。“大数据”时代搜集数据必须坚持“模糊寻找”的新思维方式,即所有数据兼收并蓄,不分结构化还是碎片化数据。

3.评价支部及党员时容易过分依赖数据

“大数据”技术中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等可以极大地提高使用者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对事件走向的预测能力。“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最终是要为高校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党支部对师生党员进行评价考核发挥作用的。如果对数据的使用走向了极端,把数据当作衡量一切的标准而形成“唯数据论”的话,则会对基层党组织及师生党员产生不良导向。因此,“大数据”虽然可以将师生党员的行为数据化,但数据却不应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为师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参考,才是数据存在的意义。

4.“大数据”平台的信息有泄漏风险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是获取特定范围内的全部数据,这是分析预测的基础与支撑。既然是全部数据,当然也包括隐私数据。通常情况下,这些数据被获取后会在网络安全技术的支持下妥善存储在数据库中,但若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还是会面临被泄露的风险。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则会对师生党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数据库中包含了党支部的全部信息,这些数据一旦外泄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所以,只有保证了数据存储使用的严密性,才会切实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策略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向的是全体师生党员,其文化层次较高。因此,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能助其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仍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系统”为例,如果在该平台建设过程中适当加入“线上支部生活”“民主评议日志”等功能,数据库可以直接体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支部生活与民主评议前后状态的对比状况,据此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高校党委可以直观了解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政治学习效果以及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这对党员思想动态的研判以及考核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应用“大数据”平台要采取有效策略,使“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党组织及党员。

(一)加大宣传教育

一个“大数据”平台的生命周期是以用户持续使用为基础的,加强宣传教育十分重要。“大数据”技术运用得当,能够显著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因此,党组织应以激发师生党员的使用热情为目的,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可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对广大师生党员进行宣传。其次,在平台线上推出一系列学习任务,并加入一些知识竞赛,定期组织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在线活动,师生党员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可以获得评价分数。最后,在线下基层党组织设定适当的激励措施,依据评价分数进行奖惩。

(二)革新旧有的思维模式

“大数据”技术“兼收并蓄”搜集数据的特点使师生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将以数据化的形式存在,包括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生谈心谈话甚至网络社交平台上的动态等。因此,“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以及其他问题都需要构建“全局思维”思路并进行预测与决策。相较于“样本思维模式”,“全局思维模式”需要做到对数据的模糊查询与搜集。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出海量数据背后的问题,但准确分析的关键在于搜集数据时要兼收并蓄,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只有数据越多越杂,“大数据”技术对其分析得出的结论才会越精确和科学。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以此为轴来革新思维,从过去的注重筛选样本转变为尽可能多地获得杂乱的模糊数据。

(三)继续完善“大数据”平台使用的相关制度

由于“大数据”平台搜集的数据涉及到师生党员的个人隐私,因此,要注重数据的安全使用。基于现代较为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理论上可以屏蔽99%的网络黑客攻击,而造成“大数据”平台信息泄露的因素更多在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数据使用的权限范围以及使用者的责任意识。一方面权限不明、职责不清会造成管理人员非法操作导致意外泄露;另一方面责任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严格,则会使管理人员故意泄露数据而非法获利。应当注意所有数据的使用都应在制度的框架下,并且要明确数据使用的责任人,对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都要严肃追责,这样才会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才会对提高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产生积极作用。

(四)强化“大数据”平台功能

“大数据”技术是应用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的技术。由于其中涉及到虚拟化、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数据思维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同时还要熟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流程与要求。但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数据”平台的优化、改良和后期维护大多都是依靠网络技术公司,而在网络技术公司不清楚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内涵及要求的情况下,是不能高效运用“大数据”平台来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进程的。因此,要加强培养“双能型”技术力量。

在挖掘“大数据”平台新功能时应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以现有平台为基础进行优化和改良。如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系统”中适当增加舆情分析、学习效果评测、党员考核等功能,一方面系统中的基础信息等资源能够得以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功能越多搜集的数据越全面,对各项工作趋势的预测也会更加精准,有助于提高高校党支部的工作效能。

三、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趋势预测能力都会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而相关工作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会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是必然趋势,必将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今后,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积极应用“大数据”平台时还要更加注意管理制度的完善、思维模式的改变以及技术力量的培养等,使“大数据”技术通过助力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提升来赋能高校基层党建组织力和服务水准的升级。

猜你喜欢
大数据师生党组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麻辣师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